沪教版生命科学第二册 第6章第1节 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保护 教案(3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沪教版生命科学第二册 第6章第1节 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保护 教案(3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7-21 13:54:11

文档简介

第6章?城市生态????
第1节?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保护
第一课时??城市生态系统
?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
2.理解城市生态系统的不稳定性。?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上海的有关市政布局规划、河长制等了解城市生态系统特点。?
谈谈人类活动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影响。?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理解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城市生态系统的不稳定性需要我们形成正确的消费行为和生活习惯。?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
城市生态系统的不稳定性的特点。?
难点:?
城市生态系统的不稳定性。?
三、教学准备?
?课件?
四、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教学说明
引入?
复习:自然生态系统的类型?图示:黄浦江沿岸主导功能布局图、苏州河滨河景观设计图?
复习回顾?观察上海有关城市布局。
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
问题:我们生活的城市是怎样组成的?指出:城市生态系统是由特定地域内人造的生态系统,包括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注重人类活动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
人、物??城市的核心是人
通过对比自然生态系统,了解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
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人类活动对城市生态的影响
设问:自然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结构是怎样的????设问:在城市生态系统中是怎么构成的呢??(1)?以人为核心的人工生态系统思考:?城市怎样解决衣食住行??城市生态系统结构与自然生态系统有何不同???自然生态系统中,死亡的动植物遗体是怎么处理的?城市生态系统的废物处理与自然生态系统有何不同??(2)?对外部系统的依赖性大?图示:城市生态系统结构示意图?由于人作为城市生态系统消费的主体大大?超过生产者,大量的能量何物质必须从外部输入;由于分解功能不完全,产生的大量废物只能输出到城市外部,对外部的依赖性大。所以城市的物质、能量、信息流量大、运转快、高度开放。自然生态系统则不具这种依赖性,它们在物质上可以自给自足,维持相对稳定。???城市生态系统食物链简单化,营养关系倒?置,非常不稳定,易被破坏。?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的人们的消费行为和生?活习惯是否会加剧城市生态的不稳定性??(生活中的过度消费——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人类活动中的问题??介绍上海“河长制”、学校楼顶光伏发电、上海郊野公园等。
思考: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以人为主?从外界购买输入??思考、分析消费者大大超过生产者,要从外部输入能量和物质才能满足需求。?分解者少,人类活动产生的废物只能输出。?举例说明生活中对资源的过度消费。?造成大气污染、水污染、等。
引导学生对比自然生态系统归纳总结城市生态系统营养关系金字塔的特征。城市生态系统的食物链简单化,营养关系倒置,人类利用外部输入大量能量和物质从事生产核消费。?感悟人在保持城市生态系统稳定性中的重要作用,提升节约资源意识。
小结
?北上广等特大城市正在对人口规模进行调控,用城市生态系统的知识来解释。?
关注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发展理念。
作业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保护
第二课时
城市环境保护
一、设计意图
本节课主要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对于水和大气方面的现状和如何保护,这点在《科学》中已经讲得很详细了,这里主要让学生简单回顾一下,唤起环保的意识即可。重点在于城市垃圾的处理,结合当下城市有些地方开始进行垃圾分类,全国超市取消无偿提供塑料袋等例子,使学生明白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并利用垃圾教具,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分类,这样既有感性认识,又有理性知识。至于生物技术在城市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学生了解比较少,可以通过查资料和教师介绍这些途径来了解。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城市环境保护的主要任务及措施
2、知道上海市的大气和水环境的现状和政府采取的措施
3、知道城市垃圾的处理过程及上海市城市垃圾处理的目标
4、知道现代生物技术在城市环境保护中的一些应用实例
过程与方法
1、学会通过阅读资料,了解苏州河的治理情况
2、学会通过垃圾分类活动,知道怎样进行垃圾分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了解苏州河治理的目标和现状和垃圾的分类处理等,提升对上海环境保护的关注度和责任感,并落实到日常行动中去
2、了解现代生物技术在城市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实例,激发对生命科学的热爱和求知欲
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
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处理
难点:
1、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处理
2、现代生物技术如何在城市环境保护中应用
四、教学准备
1、学生调查居民垃圾的收集方法
2、教具:自制的垃圾桶和垃圾
五、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行为学生活动教学说明一、引入
保护的意义和目的引导:城市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讨论:
1、我们向往生活在哪座城市,为什么?
2、生活在环境污染的城市中,会怎样?
3、保护城市环境的目的。
4、上海城市环境要解决哪些城市环境保护的问题?从向往的城市城市入手,唤起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二、新授1、城市的大气和水环境的保护(1)大气:烟尘和硫出示图片
组织讨论1、引入:为什么城市上空能见度低?
有哪些污染物?
2、分析现状:
(1)谈谈你对空气质量的印象
(2)政府采取的措施
(3)提出建议:(个人和社会两个方面)学生根据图片和日常生活经验讨论,了解大气现状,并落实到行动中。(2)水:化学物和生活污水出示图片
引导学生带着问题看书。阅读书p111、112,讨论:
1、苏州河的历史:
A、水质污染的主要原因?
B、政府治理过程
2、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水环境?学生在了解苏州河的基础上,意识到自己应该怎么做。2、城市垃圾的处理(1)垃圾为什么要分类?1、播放影片
2、组织学生讨论和游戏调查居民垃圾的收集方法,讨论:
1、生活中有哪些垃圾?
2、你如何处理家里(教室)的垃圾
3、乱扔废电池等废弃物的危害
4、垃圾为什么要分类回收?
5、垃圾如何分类回收?游戏小游戏:每人扔一种垃圾到垃圾桶里(2)垃圾处理:
1、回收
A、金属
B、塑料制品
C、纸
D、玻璃
2、有机物:
3、残留物:出示垃圾教具,
介绍再利用情况:
介绍云南丽江的做法讨论:我们把这些垃圾怎么处理呢?
A、你和同学们外出旅游时,对饮料、包装袋怎样做?
B、谈谈对限塑令的看法,赞同或反对,为什么?
C、下次学校再组织旅游,我们应该怎么做?
阅读书p118的介绍,思考上海有垃圾处理厂的作用学生通过观察、讨论,了解垃圾回收情况,更加深理解垃圾分类的目的,也更清楚垃圾怎么分,及为什么这样分。(3)垃圾怎样分类?教师纠正学生代表上台评价学习后再评价游戏结果,效果更好。目标: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引导目标讨论:
这样处理垃圾的好处?3、生物技术在城市环境保护中的应用1、生物技术
2、应用于环境保护和污染的治理
3、特点:高效性、低成本、专一性介绍应用例子:
1、治理污染
2、减少污染1、交流查找到的生物技术在城市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及特点
2、谈体会让学生理解:社会推动了生物技术的发展,生物技术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发展。三、总结及反馈练习总结:通过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在生活中应该怎么做?思考与讨论:p116
1、为什么要节约用水?家庭节约用水什么方法
2、节省用电能减少大气污染吗?为什么?
3、我们已经做了什么?准备怎么做?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认识到:如何在生活中保护城市环境。城市绿化
一、教材分析?
“城市绿化”一节是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生命科学》第二册第六章“城市生态”第一节的内容。《课标》中对本节学习水平要求为A级。?
从内容上看,“城市绿化”主要包括三个知识点:“城市绿化的概念”、“上海城市绿化的发展变化”和“城市绿化的作用”。城市绿化的概念是基础理论知识,是对城市绿化的理解,然后由理论知识深入到现状调查,关注上海城市绿化的制定标准及其发展变化,最后,通过计算校园绿化覆盖率并提出改进意见及简单设计规划城市的活动,知道城市绿化的作用,并指导学生基于理论知识进行模拟实践应用。整个过程从理论到实践,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从结构上看,“城市绿化”位于整本书第六章,在“城市生态系统”之后,且学生已经在第四章学习了植物的生理功能。在此基础上,有助于学生理解城市绿化的概念,即是城市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同时对于城市绿化对人类的作用也更易理解。在学习“城市绿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城市环境保护”,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1.知识储备?
学生在学期初已经学习了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且对一些上海常见植物有初步的认识,这对于学生推测城市绿化的作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学生刚学习了“城市生态系统”,了解了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及特点,有助于学生理解城市绿化的概念。?
2.能力水平?
我校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查阅和搜集能力,能利用网络和书籍查找信息,但信息的分析整理能力还有所欠缺。同时学生也有一定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具备通过观察比较进行简单归纳总结的能力。学生思维发散有一定的局限。
3.生活经验?
学生对于生活周边的绿化情况较清楚,且在学校春秋游、周末或节假日可能会去上海某些公园或湿地游玩,对上海城市中的绿化环境有一定的了解。?
4.兴趣动机?
城市绿化和校园绿化与学生生活环境息息相关,学生对此有一定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
1.了解城市绿化的概念,说出城市绿化的作用,初步学会计算绿化覆盖率。?
2.通过网络和实地调查,交流喜欢上海城市绿化的理由,关注上海城市绿化的发展变化,关注身边绿化环境。?
3.尝试运用跨学科的知识和方法,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城市规划,初步形成科学规划的观点。??
四、重点难点?
1.重点:能说出城市绿化的作用。?
2.难点:尝试运用跨学科的知识和方法,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城市规划,初步形成科学规划的观点。??
五、课前准备?
活动一:课前将问题下发给每个小组,小组通过网络和实地考察等途径查找问题答案,并制作成PPT,以备课堂演讲。?
活动三:城市地图、相关贴纸??
六、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阅读新闻,寻找关键词“绿地”。?
(二)城市绿化?
1.小组代表上台介绍课前活动,分享对某一处上海绿地的考察结果。?
2.通过新闻、学生分享及身边常见例子,引出城市绿化的概念。
(三)上海城市绿化发展变化?
1.教师展示上海绿化覆盖面积折线图,了解近年来上海城市绿化发展变化。?
2.教师展示上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柱状图,对比联合国标准,意识到上海城市绿化发展任重道远。?
(四)计算绿化覆盖率?
1.学生根据相关数据,计算学校绿化的覆盖率。?
2.比较校园绿化覆盖率是否达到2005年《上海市绿化条例》的标准,并结合城市绿化概念对校园绿化覆盖率提出改进意见。?
(五)我是城市规划师?
1.各小组合作设计规划一座城市,小组代表上台分享并对所有绿化和建筑的分布设计说明原因。?
2.教师根据学生分享,总结城市绿化的作用。?
3.教师简单介绍巴西利亚的设计规划理念,点出城市绿化应该融入城市建设,而不是点缀城市。??
七、板书设计
八、附录?
学生课前活动单:??
1.请以小组为单位确定一块你们喜欢的上海绿地;?
2.调查该绿地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主要景点、特点特色等方面的资料;?
3.实地考察该绿地,并拍摄2~3张照片;?
4.将你们得到的资料制作成PPT,并用于课堂展示;?
5.调查所得相关资料请注明来源;?
6.实地考察过程中务必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