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一起做游戏
【教学目标】
1.在“堆一堆”和“玩一玩”的活动中,积累对图形特征的认知经验和利用数学解决问题。
2.能够从游戏中获得信息,体会学过的立体图形的特点并用10以内数的加减法来解决游戏中的问题,尝试寻找取胜的策略。
3.在游戏中体验到用数学的快乐,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能够了解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这几个立体图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
初步认识到规则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积木、扑克牌。
一、新课导入
活动一:堆叠物体
1.复习旧知。
师:我们曾经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这些立体图形,谁能说一说这些立体图形有什么特征?
指名学生说出特征。
师:今天我们就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共10个物体,来玩游戏。大家说,好不好?
板书课题:一起做游戏。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使学生在游戏中更好地利用其特点。
2.了解游戏规则。
游戏规则:
·10个物体都要用上。
·堆出的作品要有创意。
·堆得又快又高的小组获胜。
3.学生分组活动。
4.学生汇报游戏中的收获。
师:在游戏中,你有哪些收获呢?
生1:我们发现球最难堆了。
生2:我们发现把大的放在最下面是最稳定的。
生3:我们堆了好几次才把10个全堆上。
生4:我们玩得很高兴。
……
活动二:玩扑克牌
师:刚才大家玩得很开心,接下来,我们再玩一种游戏吧。看看,这是什么?
(出示扑克牌)每份中有四套扑克牌,但每套牌上的数都是从1到10,我们知道A就是1。怎么玩呢,请看大屏幕上的游戏规则。(课件出示游戏规则)
游戏规则:
·一边摸牌,一边算牌上的数的和。
·结果比10大的就被淘汰。
·结果最大的人获胜。
·结果一样大,谁摸的牌少谁获胜。
师:能看懂这些规则吗?老师给你举个例子。
师提出问题:
(1)淘气已经摸了3,5,还摸吗?
(2)淘气如果继续摸牌,摸到几才能获胜?摸到1可以吗?为什么?
小组讨论交流,并汇报:
淘气可以继续摸牌,也可以不摸牌了,如果不摸牌了就得第2名,如果继续摸牌,要摸到2或者连续摸到两个1才能赢得比赛,若只摸到一个1,则还是第2名,因为总和是9,但是摸牌的张数比第2个同学多……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给予及时的肯定,并引导学生:若淘气继续摸牌到底会出现什么情况呢?现在请同学们四人一组开展游戏,一起来体验下!
生活动,然后展示某一小组的游戏情况。
师: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师:通过今天的数学活动,你有哪些想说的?
生自由发言。
二、课堂小结,课后延伸
一副扑克牌牌面还有J、Q、K、王,(电脑显示)这些又怎么计算点数呢?我们在游戏中可以共同制定规则,共同遵守。小朋友,生活中处处有规则。如过马路要遵守交通规则,在一个班集体中要遵守班级规则,(图片显示)规则,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文明,有序。让我们一起遵守规则,享受规则带给我们的快乐。
【板书设计】
一起做游戏
堆一堆 玩一玩
【教后思考】
在这一节活动课中,营造了比赛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欲望。在第一个游戏中,引导学生根据立体图形的特征,合理地利用材料,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想象力。而在第二个游戏中,巧妙地结合游戏,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游戏中的问题,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也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