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 3.11分析数据 课件(共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 3.11分析数据 课件(共1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0-06-29 14:34: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分析数据
活动任务
表格中的数据是相关的,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是为了得到有用的信息。找出它们存在的关系和规则,才能探明数据背后隐藏的问题,才能根据现有的数据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在本节中我们将利用数学知识对数据进行计算,借助公式、函数等方法对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
活动建议
了解Excel中公式编辑的方法,提供的函数,以及函数的应用方法。对所调查的原始数据进行统计,从而得出调查的结果。
我的计划
本组数据需要进行哪些计算?
活动过程
一、认识公式和函数
公式是工作表中对数值进行计算的等式,公式要以等号“=”开始。公式中可以包括函数、引用、运算符、常量。
函数:函数是预先编写的公式,可以简化和缩短工作表中的公式,特别是在执行很长或复杂的计算时。例如,G6单元格使用的SUM函数用于计算单元格中所有数值的和。
引用:如G5/D5中用“G5”表示引用单元格G5中的数值。
运算符:指定表达式内执行的计算的类型,有数学、比较、逻辑和引用运算符等。
常量:常量是不用计算的值,因此也不会发生变化。例如,数字60以及文本“人数”、日期:2010-03-09,都是常量。
打开配套光盘“表格素材”文件夹中的文件example2.xls,在该工作簿中选定“视力不良率统计表”工作表,完成各种数据的计算,如图2-14所示。
(1)依次选中G4,G5,G6和H4,H5,H6单元格,观察它们的编辑栏呈现的信息有何异同。(编辑栏是位于Excel窗口顶部的条形区域,显示存储于活动单元格中的常量值或公式)
(2)将E4,E5,E6单元格的数值依次改为30,60和105,观察并检验数据计算是否正确。在表2-14中记G4,G5,G6单元格的编辑栏信息和改动前后各单元格的数值。
思考 在“合计”和“视力不良率”的统计计算中,使用公式的好处是什么?
在这个数据表中,G5,G6和H5,H6单元格均使用了公式进行数据的汇总和视力不良率的计算。
(3)以SUM函数重新计算G4单元格的值,观察并检验数据计算是否正确(参见配套光盘中的“教学演示”→“SUM函数求和.swf”)。
①选中G4单元格→执行“插入”菜单中的“函数”命令或单击编辑栏旁的“插入函数”按钮。
②在打开的“插入函数”对话框中选择“常用函数”中的求和函数“SUM”→单击“确定”,如图2-15所示。
说明
●选择所需的函数类型。
●在列表中查找函数名称。
●查看函数描述以确保选择了正确的函数。
●如有疑问,可单击“帮助”链接了解有关详细信息。
③在打开的“函数参数”对话框中,Number中输入需求和的区域“E4:F4”,单击“确定”,如图2-16所示。
(4)重新计算H4单元格的值,观察并检验数据计算是否正确。
参考方法如下:
●双击H4单元格,删除原数据。
●输入“=G4/D4”。
●按“Enter”键。
二、设计数据分析表
(1)以调查“本校七年级学生的睡眠情况”为例,设计数据分析表。根据所要统计的数据,设计分析表格,如表2-15所示。
表2-15
(2)打开配套光盘“表格素材”文件夹中的文件“example3.xls”,插入“数据分析”工作表,建立“我校七年级学生睡眠时间数据分析表”,如图2-17所示。
(3)确定有效样本总数
排除所搜集数据中无效的数据样本,例如是否有问卷的填答人对一道单选题选择了多个答案等,如果有无效的答卷,将其取消。
(4)结合在第6节中“根据调查目的确定所需的信息资料”对调查主题进行分析,确定本组的“数据分析表”,填写在下面的方框。
三、对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
在调查统计中为了更清晰地说明问题,常常会采用百分比来描述统计数据以调查“本校七年级学生的睡眠情况”为例:
1.计算相关数据,完成“数据分析”工作表中的相关计算
以计算“每日睡眠时间”中各选项的百分比为例,选项A(少于6h)所占百分比应为“=选项A的被选数÷有效样本总数”。在“数据分析”这一工作表的单元格D7的计算公式应为“=SUM(表格式化!Q4:Q23)/数据分析!C7”。单元格D7的计算公式“=SUM(表B格式化!Q4:Q23)/数据分析!C7”中体现了工作表之间的数据引用。“SUM(表B格化!Q4:Q23)”表示的是工作表“表B格式化”中Q4:Q23这一区域的数据的和,这样引用的效果是当“表B格式化”中的数据发生变化时,引用该数据的单元格中数据会自动随之更改,不再需要人为更改。
操作方法参考:(参见配套光盘中的“教学演示”→“工作表之间的数据引用.swf”)
(1)选中单元格D7→执行“插入”菜单中的“函数”一在打开的“插入函数对话框中选择“常用函数”中的求和函数“SUM”→单击“确定;
(2)打开函数“SUM”对话框,如图2-18所示:
鼠标移出对话框,单击工作表“表B格式化”→鼠标拖动选定Q4:Q23
数据区→鼠标返回“SUM”函数对话框,单击“确定”→在单元格D7的编辑栏将公式其余部分补充完整:
(3)以同样的方法,得到各项分析数据,如图2-19所示(在使用公式和函数的操作中请充分留意软件提供的提示和帮助信息)。
2.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得出初步分析结论
例如,根据计算结果(如图2-19的显示),在被调查的学生中有21.05%的中学生每天的睡眠时间达到8h(选项D,E,F的总和),68.42%的中学生每天睡6~7h(选项B,C的总和)。
写出其他的分析结果:
创建公式时最常见的错误:
●在公式的开头忘记输入等号“=”。
●在等号“=”前面插入了一个空格。
●数据格式有错误(例如,数据格式为文本而不是数字)。
●选择了错误的数据范围。
如果公式中存在错误,Excel则会返回错误的结果(例如#VALUE!),如图2-20所示:
3.统计表格
根据所调查的原始数据设计数据分析表,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