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鸦片战争 课件(共33张PPT)+习题+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鸦片战争 课件(共33张PPT)+习题+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0.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6-29 17:21:59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鸦片战争
统编版
八年级上册
前情回顾
清朝
闭关锁国
闭关锁国政策推行了近两百年,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曾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清廷故步自封,闭关自守,导致国家的闭塞,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鸦片战争
近代史开端
学习目标
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知道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
记忆《南京条约》的内容。
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角色扮演
清朝人
英国人
战前
清英双方在中国的贸易情况
贸易现状
清朝人
茶叶
瓷器
出超
生丝
贸易现状
英国人
工业革命
布匹
入超
呢绒
清英输出表
1818年
1820年
1827年
1831年
英国输华总值
中国输英总值
单位:千万元
1
0


如何打开中国市场?
鸦片作为药物使用,长期或过量使用,则造成药物依赖性;作为毒品吸食,对人体产生难以挽回损害甚至造成死亡。吸食鸦片后,可以初致欣快感、无法集中精神、产生梦幻现象,导致高度心理及生理依赖性,长期使用后停止则会发生渴求药物、不安、流泪、流汗、流鼻水、易怒、发抖、寒战、打冷颤、厌食、便秘、腹泻、身体卷曲、抽筋等戒断症。
英国人
吸食鸦片
平民
女性
官绅
你们
鸦片的危害
白银外流,
加剧了中国的贫弱
严重摧残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
政治更加腐败
削弱军队战斗力


如何应对鸦片?
林则徐(1785-1850),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福建侯官县人,是清朝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主张严禁鸦片,在中国有“民族英雄”之誉
清朝人
禁烟?
开烟?
虎门硝烟
(1839.6.3—6.25)
林则徐于虎门公开销烟。曾使用
“烟土拌桐油焚毁法”,但膏余却会渗入地中,吸毒者掘地取土,得十之二三。于是改用“海水浸化法”,
在海边挑挖两池,池底铺石,四周钉板,再挖一水沟。将盐水倒入水沟,流入池中。接着把烟土割成四瓣,倒入盐水,泡浸半日,再投入石灰,石灰遇水便沸,烟土溶解。期间拿木耙不停在池中搅拌,务求烟土完全溶入水中。退潮时,把池水送出大洋,并洗刷池底
战时
1840年4月,英国议会以271票对262票通过了对华发动所谓的贸易战争,决定向中国派遣一支由航舰48艘、载大炮540们、武装士兵4000人组成的“东方远征军”。1840年6月21日,英国“东方远征军”在其圈圈大臣乔治?懿律和海军司令伯麦的率领下,相继到达广东海面,封锁珠江口,鸦片战争正式爆发。
鸦片战争
——直接原因
林则徐虎门销烟
——根本原因
鸦片战争是英国资产阶级开拓海外市场、掠夺生产原料的必然结果。
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封锁广州
攻陷定海
直逼天津
进攻厦门
查办林则徐与英国议和
第一阶段
1840年6月——1841年5月
占香港
进吴淞
逼近南京
第二阶段
1841年6月——1842年8月
厦门、定海、镇海、宁波失守
鸦片战争
清朝抗英人物事迹
关天培
三元里抗英
陈化成
爱国军民英勇抵抗,为什么清朝还是节节败退,溃不成军?
战后


提出什么要求,为什么?
英国人
项目


割地
赔款
五口通商
协定关税
割香港岛给英国
赔款2100万银元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英商货物进出口税
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清朝社会发生了什么变化?
清朝人
项目




割地
赔款
五口通商
协定关税
割香港岛给英国
赔款2100万银元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英商货物进出口税
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破坏中国领土完整,
破坏关税主权,为外国侵略者进行经济掠夺提供条件
财政吃紧,人民负担增加
中国经济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影响
①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形式上独立,但受外国列强控制,丧失部分主权)地半封建社会(保留封建主义,但一定程度上发展了资本主义)
②鸦片战争成为中近史的开端。
虎门条约
战后,英方利用清朝政府对国际惯例和己方利益的无知,引诱清方就通商口岸的各项制度继续谈判,签订了《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又称《虎门条约》。
1.片面最惠国待遇:中国“有新恩施及各国,应准英人一体均沾”。
2.准许英人在五口租地造屋,永久居住。后来英国据此加以典解,于1845年在上海强迫清政府划定“租界”,建立侵略据点。
同一天英国又强迫清政府订立《五口通商章程》,作为《虎门条约》的一部分。其主要内容是:
1.明文规定了统一的五分税率,即肯定了无论何种货物,一律值百抽五。
2.领事裁判权规定“英人华民交涉词讼,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中国独立自主的司法主权受到严重损害。
望厦条约
黄埔条约
《望厦条约》,1844年,7月3日清朝与美国在澳门的望厦村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也是清政府与美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黄埔条约》,1844,10月24日清朝与法国在广州黄埔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也是法国侵略中国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小结
小结
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受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
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形式上独立,但受外国列强控制,丧失部分主权
保留封建主义,但一定程度上发展了资本主义
思考
主流观念认为,1648年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1840年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根据所学,解释为什么1840年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除了以1840年作为中国近代史开端外,
还有没有其他划分的可能性?为什么?
当堂训练
1、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中俄《尼布楚条约》 B、《北京条约》
C、中英《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C
2、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
)                         
A、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打破 
 
B、长期闭关锁国的状况被打破
 
C、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D、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
C
当堂训练
3、下列内容与林则徐无关的是(

 
A、缉拿烟贩   B、虎门销烟 
 
C、民族英雄   D、与英军谈判
D
4、
1851年与1839年相比导致清朝这一时期几种主要进口货物税率(关税)降低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清朝闭关锁国政策
B.中国手工业纺织技术较弱
C.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
D.英国机器棉纺织业发达
C
作业
完成同步导学第一课
完成同步导学第二课自主预习
记忆《南京条约》的内容和影响。
制作第一课思维导图
THANK
YOU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鸦片战争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天朝的崩溃》一书中写道:“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从此开始,中国人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文中的“这场战争”指的是
A.鸦片战争
B.甲午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2.今年国庆期间电影《我和我的祖国》热映,其中《回归》篇再现1997年香港回归场景。其聚国人新声“让海潮伴我来保佑你,请别忘记我永远黄色的脸,香港,我们永远在一起”。那么,香港问题的形成开始于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3.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A.鸦片战争
B.戊戌变法
C.虎门销烟
D.辛亥革命
4.19世纪上半期,英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了,它为什么还要侵略中国( 
)
A.中国人好欺负
B.道光帝下令禁烟
C.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D.英国迫切需要打开中国市场以推销商品,掠夺原料
5.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指出:“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来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材料中所涉及的条约给中国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
C.列强对华开始大规模资本输出
D.清政府已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
6.中央电视台每年以“感动”为标准评选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如果可以对历史人物进行评选,你认为1839年感动中国人物最有资格当选的应是
A.邓世昌
B.林则徐
C.左宗棠
D.关天培
7.《南京条约》中为列强打开中国大门提供便利的内容是
A.割香港岛
B.五口通商
C.协定关税
D.巨额赔款
8.19世纪初的一位英国商人说:“只要中国每人买一顶棉制睡帽,就够曼彻斯特所有工厂生产几十年。”这句话揭示了
A.中国人不喜欢棉纺织品
B.英制睡帽难以运到中国
C.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D.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
9.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关闭已久的大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得出此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中国市场大门被打开
B.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C.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D.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10.“竹枪一支,打得妻离子散,未闻枪声震地;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这句打油诗深刻揭露了(

A.鸦片输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
B.中外反动势力勾结的官场腐败
C.列强入侵使中国无数家庭妻离子散的现状
D.《南京条约》签订后,个体农户纷纷破产的现实
11.有历史学者说:“英国挑起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要扫除中国设在贸易往来道路上的主要障碍。”《南京条约》的条款中,最能体现英国这一目的的是
A.五口通商
B.赔款2100万银元
C.割让香港岛
D.中英两国协商关税
12.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描述鸦片战争后的社会情景:“洋布、洋纱、洋花边、洋袜、洋巾入中国,而女红失业……洋铁、洋针、洋钉入中国,而业冶者多无事投闲……”材料旨在说明
A.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使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丰富了市场商品种类
D.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二、综合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烟真狡猾——这是西洋要将中国害,女子变妖怪,男子变痴呆,未老身先死,已死身不埋。
材料二
鸦片战争爆发时,中国投入陆军兵力约10万人,水师约1万人,船只多是水质铁皮,铁炮质差,杀伤力小。英军约2万人,直接参战的陆、海军约0.6万——2.7万人,战舰20艘,船坚炮利,其结果以中国惨败和英国胜利而结束。
材料三
“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清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2)根据材料二指出鸦片战争中国惨败的重要原因?你认为这是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吗?为什么?
(3)材料三是什么条约的内容?这一条约是在哪一次战争中签订的?这次战争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14.中国社会的变与不变
著名学者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一书的序言中对于鸦片战争在历史上的重要性做了如下的阐述:“战前我国的社会政治制度是千年未变的;战后的中国那就十年一变了,甚至变得面目全非。”
(1)鸦片战争前,中国“千年未变的社会政治制度”以及思想与观念主要有哪些?
(2)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主要发生了哪些“变”?
(3)你如何看待这些“变”?
参考答案
1.A
2.A
3.C
4.D
5.A
6.B
7.B
8.C
9.D
10.A
11.D
12.B
13.(1)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清政府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
(2)军事武器(装备)落后。不是,根本原因是清朝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无法与先进、发达的西方资本主义相抗衡。
(3)《南京条约》。鸦片战争。影响: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4.(1)未变的:中国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科举选拔人才的制度;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伦理道德;天朝上国、藩属进贡、华夷之分等观念;(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等)。
(2)变化:中国领土的主权与完整遭到了破坏,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遭到解体;资本主义经济产生与发展;向西方国家学习,探索强国御辱真理等等。
(3)看待:具有双重性,一方面是屈辱的,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和破坏,导致中国政局的动荡;另一方面也促使人们能重新认识中国自身的不足,开眼看世界,开启了中国现代化的先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