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宋代的经济发展
一、选择题
1.北宋时期,国家财政收入的大部分来自淮河以南地区。淮南每年向都城开射运送的粮食六百万石。下列表述与此相对应的是
A.“苏湖熟,天下足”B.“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C.“古今国计之富莫如隋”D.“一半胡汉似汉家”
2.元朝在中央设立了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这些机构的职能分别是(
)
A.行政、军事、监察
B.行政、外交、军事
C.财政、监察、外交
D.财政、军事、监察
3.南宋时,都城临安曾有谚语“东门菜,西门水,南门柴,北门米”,这主要说明临安
A.蔬菜类品种丰富B.水利建设获得发展C.城市商业的繁荣D.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4.下面知识卡片所列内容为中国古代某时期经济发展的一些特征。据此推断该朝代是
A.唐朝B.宋朝C.明朝D.清朝
5.宋朝的对外贸易非常频繁,出海贸易的商人应该向哪个部门报批( )
A.市舶司
B.中书省
C.三司
D.十三行
6.据报道:从古沉船“南澳1号”中打捞出的瓷器,很多都是出自于“瓷都”,请问我国哪个地方被称为“瓷都”?
A.河北曲阳B.河南汝州C.江西景德镇D.河南开封
7.谚语“苏湖熟,天下足”表明全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中国经济重心南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唐朝中后期开始,最后完成于
A.隋朝时期
B.唐朝时期
C.南宋时期
D.元朝时期
8.法国人谢和耐在《南宋社会生活史》中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对此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A.中国早在宋代已经进入现代化行列B.宋代社会商品经济活跃
C.宋代茶盐企业已采取现代管理制度D.银企之间票据流通频繁.
9.宋朝政府积极鼓励海外贸易,先后在广州、杭州等地设置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
A.市舶司
B.蕃坊
C.蕃学
D.宣政院
10.假如你穿越时空来到两宋时期,可能经历的事情有
①用“交子”在脚店换酒喝②在“瓦子”里听说书③在“宛囿”里赏花、喝茶,品茶
④去“夜市”吃夜宵⑤在“勾栏”里听当时流行的散曲和看《窦娥冤》
A.①②④⑤B.①②③⑤C.①②③④D.②③④⑤
11.下列有关我国经济重心的变迁说法正确的是
A.秦汉时期,长江流域是全国的经济重心
B.经济重心南移的最主要原因是南方气候适宜农业发展
C.唐朝初期,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D.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12.移动支付是互联网时代一种新型的支付方式,使电子货币开始普及,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如下图)出现于北宋时期,反映了北宋时期
A.各民族间贸易频繁
B.都市生活丰富多彩
C.商品经济发展繁荣
D.对外贸易兴盛发达
13.中国经济重心南移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最后完成是在:
A.东晋B.隋朝C.南宋D.明朝
14.下列关于宋代对外交往的叙述错误的是
A.宋代政府禁止海外贸易
B.宋朝的商船最远到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C.宋代政府曾经设立市舶司
D.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15.被称为瓷都的北宋城市是
A.东京
B.景德镇
C.广州
D.泉州
16.宋代城市商业繁荣,在“通晓不绝”的夜市和“终日居此,不觉抵暮”的瓦子(文娱场所)里,随处可见流连忘返的市民身影。这一生活景象最能表明(
)
A.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
B.市已遍布城内各处
C.文娱场所多由官府经营
D.坊与市已没有区别
17.考古工作者对泉州沿海进行考古调查,发现了多处南宋时期的古代港口、码头和古海船遗址。这说明,南宋泉州
①造船业发达
②海外贸易兴盛
③是闻名的大商港
④是当时对外贸易的唯一港口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8.下表所示赋粮比例信息说明
A.黄河流域战乱频繁
B.南方经济地位重要
C.文化重心开始南移
D.北民南迁速度加快
19.小丽在博物馆看到了泉州出土的南宋古船,他推测出的历史信息中不正确的是
A.宋代商业十分繁荣
B.船只对外贸易应由市舶司管理
C.宋代造船技术高超
D.宋代南方赋税收入已超过北方
二、材料分析题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南方土地肥沃,气候温暖湿润,还有丰富的资源。东晋南朝时。牛耕技术在南方逐渐普及,唐代发明了曲辕犁。从东汉末年开始,北方黄河流域屡遭战乱,而南方地区相时安定,接纳了大量的北方流民。安史之乱后,北方人口大量南移,使黄河流城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由战乱前的60%下降到37%,长江流域首次成为中国人口的重心。人口的大量增加为南方经济注入新的力量。
——摘编自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
(1)在材料一图中的A和B两处对应填出宋代闻名世界的港口城市名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在宋代完成南移”观点。
参考答案
1.A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时期,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民间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故A正确。B项是唐玄宗在位时出现的情形,故排除B项。C项是隋朝出现的情形,故排除C项。“一半胡汉似汉家”指的是文成公主入藏,故排除D项。故选A。
2.A
依据所学可知,元朝在中央设立了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权力机构;元朝设立的枢密院是最高统军机构,掌管军事;御史台是最高监察机构。A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A。
3.C
依据“东门菜,西门水,南门柴,北门米”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宋时期,临安作为都城,经济十分繁荣,城市商业发展很快,“东门菜,西门水,南门柴,北门米”充分体现了这一点,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4.B
根据题干信息:“江西景德镇瓷窑”,“交子、会子等纸币”“经济重心的南移已成定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北宋前期随着商业的发展,,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南宋时,交子、会子等纸币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南宋时期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例如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因此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
5.A
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广州、杭州等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A符合题意;中书省是中央负责起草政令的机构,B不符合题意;三司是掌管财政的机构,C项不符合题意;十三行是清朝的对外贸易机构,D不符合题意,故选:A。
6.C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南宋时期江南是我国的制瓷业重心,北宋兴起的景德镇称为著名的瓷都,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故选C。
7.C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从唐朝中后期开始,到五代、宋朝,南方战乱较少,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北宋灭亡以后,南宋政权偏安于东南一隅,使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当时太湖流域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江南的农业生产已经超过北方,完全取代了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C项符合题意;AB两项时期经济重心的南移还没有完成;D项元朝时期经济重心的南移已经完成。由此可知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8.B
依据题文中的
“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的信息可知,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都是宋朝商品经济非常活跃的表现,B项符合题意;AD表述错误;C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所以答案选B。
9.A
依据所学可知,宋代的海外贸易繁荣,有广州、泉州等外贸商港。中国的商船的足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所以A项符合题意;B项是供外国人居住的地方;C项是供外商子女接受教育的地方;D项是元朝为了管理西藏而设置。由此分析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
10.C
依据所学可知,《窦娥冤》是元代关汉卿的作品,它和流行的散曲在宋代不可能看到;故含有⑤的ABD不合题意。在宋代可以用“交子”在脚店换酒喝、在“瓦子”里听说书、在“宛囿”里赏花、喝茶,品茶、去“夜市”吃夜宵,①②③④符合题意,故C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
11.D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我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到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完成,D符合题意;秦汉时期,经济重心在北方,A排除;经济重心南移的最主要原因是北人南迁,B排除;唐朝中晚期经济重心开始南移,C排除。故选择D。
12.C
根据所学可知,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于北宋时期,这反映了北宋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繁荣,并进一步促进了商业的发展,故C符合题意;材料说的是交子对商品经济的繁荣和发展的作用,不是说民族交流、都市生活、对外贸易,故AB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C。
13.C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战乱较少,许多中原人南迁,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增加了劳动力,导致经济重心南移。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南宋时期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C。
14.A
根据所学可知,宋代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外贸收入是政府的重要来源之一,故A符合题意;BCD均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A。
15.B
南宋时,景德镇的制瓷业有很大发展,窑区从市区扩大到郊外几十里远的地方,有瓷窑三百座。江南地区成为制瓷业重心,景德镇成为瓷都。故选B。
16.A
依据题干信息“通晓不绝”的夜市和“终日居此,不觉抵暮”可知,此内容反映了宋代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出现了夜市和早市,故A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市已遍布城内各处、文娱场所多由官府经营、坊与市已没有区别,故B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
17.D
依据题干“对泉州沿海进行考古调查,发现了多处南宋时期的古代港口、码头和古海船遗址”,反映了泉州是南宋的古代港口。结合课本所学,宋朝造船业居世界首位,东南沿海的泉州有发达的;宋代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①②③正确,D项不合题意;宋代海外贸易发达,广州、泉州都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④错误。ABC三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D。
18.B
依据表格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表格所示赋粮比例信息说明南方经济地位重要。南方赋粮收入高于北方,中央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经济重心南移(从北方转移到南方),到北宋时期,南方经济已经显出超过北方的强劲势头,而南宋时期经济重心的南移已成为定局,所以B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CD三项均在表格中体现不出来,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19.D
试题分析:从泉州出土的南宋古船,我们可以看出,宋代商业十分繁荣,宋代造船技术高超,船只对外贸易应由市舶司管理。“宋代南方赋税收入已超过北方”与题干中的信息无关,从而得出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20.(1)A:广州B:泉州
(2)优越的自然条件;耕作技术的提高与工具的改进;社会相对安定;北民南迁;统治者重视;人民的辛勤劳动。(回答其中四点,照抄原文至多)
(3)南方成为粮食的主要产区;手工业(丝织业、制瓷业、造船业)中心主要在南方:商业和港口城市主要分布在南方;政府财税收入主要来自南方;南方人口超过北方等方面说明宋代南方经济已经超过北方,南方地区成为经济中心。(列举两方面实例即可)
(1)依据课本所学可知,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根据图片的地理位置,可知A为广州;B为泉州。
(2)依据材料二“南方土地肥沃,气候温暖湿润,还有丰富的资源”可知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优越的自然条件;由材料二“牛耕技术在南方逐渐普及,唐代发明了曲辕犁。”可得:耕作技术的提高与工具的改进;由材料二“北方黄河流域屡遭战乱,而南方地区相时安定,接纳了大量的北方流民”得出:南方社会相对安定;北民南迁;结合课本所学可知,两宋时期,南方统治者重视农业,进行政策支持,人民的辛勤劳动。
(3)依据题干“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在宋代完成南移”理解题意,在宋代中国经济重心在南方,列举南方经济发展即可。结合课本所学,两宋时期,南方成为粮食的主要产区;手工业繁荣,丝织业、制瓷业、造船业的成就尤为突出;商业和港口城市主要分布在南方;政府财税收入主要来自南方;南方人口超过北方等方面说明宋代南方经济已经超过北方,南方地区成为经济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