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同步练习(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同步练习(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6-30 04:04: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一、选择题
1.评价历史人物要看他所做的是否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是否有利于社会发展。岳飞赢得广大人民的尊敬,主要是因为
A.岳飞是著名的民族英雄B.岳飞主张抗金,被投降派杀害
C.岳飞坚持抗金,符合当时广大人民的利益D.岳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
2.岳飞是我国南宋著名的抗金英雄,他“精忠报国”的故事世代流传。某电视台想拍摄一部反映他生平的纪录片,如果请你当导演,下列情景中不可能使用的是
A.训练岳家军排兵布阵B.在郾城大败金军
C.从金军手中收复许多失地D.根据《宋金对峙图》安排战术
3.如下图是某班同学为历史故事会收集的材料,由此判断他要讲述的是(  )
A.卫青北击匈奴
B.岳飞抗金
C.文天祥抗元
D.戚继光抗倭
4.岳飞抗金得到人民的尊敬,其主要原因是
A.岳家军纪律严明
B.岳飞被秦桧陷害
C.抗金符合,“大人民的利益
D.岳飞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
5.与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分别是下列哪个选项中的少数民族建立的(  )
A.契丹、党项、匈奴
B.契丹、党项、女真
C.党项、女真、回纥
D.匈奴、回纥、吐蕃
6.北宋政治上的腐败和军事上的无能导致了自身的灭亡。1127年攻破开封灭亡北宋的少数民族政权是(

A.辽
B.金
C.蒙古
D.后金
7.袁腾飞在《百家讲坛》讲到“塞北三朝”,这指的是与两宋政权并立的三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它们分别是(?

A.辽、西夏、清
B.大理、金、元
C.金、西夏、元
D.辽、西夏、金
8.油条是中国的传统小吃,俗称“油炸桧”,意思是油炸秦桧。人们对秦桧的愤怒是因为他和宋高宗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
A.寇准
B.杨业
C.岳飞
D.文天祥
9.“辽国号的意思是镔铁,显示它们的坚硬,但镔铁也会锈坏,只有金永不变质,我们国家就称大金吧。”说这段话的人物最有可能是
A.赵构
B.耶律阿保机
C.皇太极
D.完颜阿骨打
10.后人所写的“出师未捷身冤死,常使后人泪满襟”的诗句表达了后人对下列南宋哪位抗金名将的痛惜、怀念和敬仰之情
A.岳飞
B.耶律阿保机
C.寇准
D.秦桧
11.下列对岳飞的介绍,错误的一项是(
)
A.一生廉洁奉公B.从不计较个人利害得失
C.他的部队作战勇敢,纪律严明D.最后因谋反朝廷被杀害
12.宋金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  )
A.南宋定都临安
B.宋金达成和议
C.宋军收复建康
D.岳飞取得郾城大捷
13.岳飞是我国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他身上最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品质是
A.精忠报国B.忠于君王C.纪律严明D.敢于牺牲
14.精忠报国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南宋一位著名爱国抗金名将的典故。他是(

A.寇准
B.岳飞
C.文天祥
D.郑成功
15.在下面我国朝代更迭图中,表示“金”政权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6.“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尊成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下列史实哪一项与此盟约无关
A.辽军攻宋发生澶州之战B.北宋应允给辽岁币
C.以后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D.宋辽以淮水到大散关为界
17.郾城大战中大败金军,最终却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的南宋抗金名将是
A.岳飞B.韩世忠C.文天样D.李靖
18.后人仿照杜甫凭吊诸葛亮的诗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所写的“出师未捷身冤死,常使后人泪满襟”的诗句表达了后人对哪位历史人物的痛惜、怀念和敬仰之情?
A.文天祥
B.岳飞
C.寇准
D.秦桧
19.千百年来被民众传颂的民族英雄岳飞在《满江红》中写道:“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其中的“匈奴”指的是
A.匈奴统治者B.女真统治者C.契丹统治者D.党项统治者
二、综合题
20.阅读下列材料
“桧……言飞孤军不可久留,乞令班师。一日奉十二字金牌,飞愤惋泣下,东向拜曰:‘十年之功,废于一旦。’”
──?
《宋史》卷365
回答:
(1)秦桧“乞令班师”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2)文中“十年之功”是指什么?
(3)岳飞班师回朝后结果怎样?
(4)假如你是岳飞你会班师回朝么?为什么?
参考答案
1.C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金军南下攻宋时期,给人民带来的很大灾难,岳飞领导抗金斗争,反抗民族压迫,符合南宋人民渴望生活安定,发展经济的要求,是符合人民的利益,是正义的战争,是正义的战争,且岳家军纪律严明,所以岳飞赢得广大人民的尊敬。ABD项与题意不符,C项符合题意,故选C。
2.D
1141年,南宋与金和议,形成了宋金对峙局面,在宋金议和过程中,岳飞遭受秦桧、张俊等人诬陷入狱。1142年1月,宋高宗和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因此D项中所述情景不可能出现,符合题意。故选D。
3.B
北宋灭亡后,赵构在临安重建宋朝,史称南宋。金军几次南下,遭到了南宋抗战派将领的英勇抵抗,岳飞就是其中一位。岳飞率领岳家军,骁勇善战,纪律严明,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曾收复建康,后又在郾城打败兀术,乘机收复失地,直捣黄龙。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此题选择答案B。
4.C
根据所学可知,岳飞抗金,抵抗女真贵族的掠夺,符合人民的利益,这是他得到人民的尊敬的主要原因,故C符合题意;岳家军纪律严明、岳飞被秦桧陷害、岳飞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均是岳飞受后人尊敬的具体原因之一,故AB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C。
5.B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辽是契丹族建立的,西夏是党项族建立的,女真族建立的是金,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6.B
根据所学知识,1127年,金军攻破开封,北宋灭亡,B正确;辽在1125年被金灭亡,排除A;1206年,蒙古政权建立,排除C;1616年,后金政权建立,排除D。故选B。
7.D
根据题干信息“与两宋政权并立的三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960年赵匡胤建立北宋,916年契丹阿保机统一各部,建立契丹国(辽),1005年北宋与辽达成澶渊之盟,1044年,北宋与西夏达成和议,北宋与辽、西夏并立;1127年金灭北宋,同年赵构建立南宋,南宋抗战派将领岳飞坚持抗金,1141年南宋与金达成和议,南宋与金对峙局面形成。所以与两宋并立的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辽、西夏、金。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8.C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宋初年,金军几次大举南下,南宋军民奋起抵抗岳飞等抗金将领率军北伐,从金军手中收复许多失地。岳飞统率的“岳家军”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并乘胜追击,迫使金军后撤。在有望收复中原之时,宋高宗和权臣秦桧害怕抗金力量壮大,危及他们的统治,便向金求和,下令岳飞班师,并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选项C符合题意;寇准是北宋政治家、诗人,A排除;杨业是北宋初期抗辽名将,B排除;文天祥,是南宋末年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D排除。故选C。
9.D
根据“只有金永不变质,我们国家就称大金吧。”可知,说这段话的人物最有可能是完颜阿骨打。1115年,女真族杰出首领完颜阿骨打,统一了女真族各部,在会宁称帝,建立金政权。选项D符合题;赵构建立了南宋,排除A;耶律阿保机建立了辽,排除B;皇太极建立了清朝,排除C。故选D。
10.A
依据题干“出师未捷身冤死,常使后人泪满襟”和结合所学可知,岳飞是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他领导的岳家军英勇抵抗金军,从金军手中收复建康,又在郾城大败金军,收复许多失地,但是宋高宗和权臣秦桧害怕抗金力量壮大威胁他们的统治,就向金求和,并令岳飞等人班师,解除他们的兵权,还以“莫须有”罪名杀害了岳飞,因此“出师未捷身冤死,常使后人泪满襟”指的是岳飞,A正确,D排除;耶律阿保机是少数民族契丹族首领,建立了辽政权,B排除;寇准是北宋著名大臣,曾力劝宋高宗亲临前线抗击辽军,C排除。故选择A。
11.D
根据所学可知,岳飞作为抗金名将,一心为国为民,从不计较个人利害得失,他领导的岳家军作战勇敢,纪律严明。后来因宋高宗害怕抗金势力壮大,威胁自己的统治,便与奸臣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杀害。故ABC三项说法正确,D项错误。故选D。
12.B
根据课本所学可知,岳飞班师后,1141年南宋与金最终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标志着宋金对峙局面形成。故宋金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宋金达成和议。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
13.A
结合所学知识,岳飞是我国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他身上最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品质是精忠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国家利益为重,他抗击金军,保家卫国,其民族气节至今仍然影响国人,故A符合题意。忠于君王只是忠于少数人,不一定是忠于国家民族,故B不符合题意。
纪律严明、敢于牺牲是岳家军的军纪,但不是岳飞身上最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品质,故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4.B
根据所学知识,岳飞是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岳飞出仕之前,其母在其背上刺上"精忠报国"四字,以期岳飞日后能够为国竭尽忠诚,B正确;寇准是北宋政治家、诗人,排除A;文天祥是抗元英雄,排除C;郑成功在1662年收复台湾,排除D。故选B。
15.B
根据所学知识,1115年,阿骨打正式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1234年,金被蒙古所灭,

是金,B正确;西夏1038年建立,1227年灭亡,①是西夏,排除A;北宋960年建立,1127年灭亡,③是北宋,排除C;南宋1127年建立,1276年灭亡,
④是南宋,排除D。故选B。
16.D
根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叙述了北宋与辽之间的澶渊之盟,而双方以淮水到大散关为界是南宋与金达成和议的内容,宋金对峙局面形成,选项D和题干无关,符合题意;选项ABC均和澶渊之盟有关,A是澶渊之盟的背景,B是澶渊之盟的内容,C是澶渊之盟的作用,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17.A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南宋初年,岳飞率领“岳家军”抗击金军,收复失地。在有望收复中原之时,宋高宗和权臣秦桧害怕抗金力量壮大,危机他们的统治,便向金求和,下令岳飞班师,并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A项符合题意;韩世忠英勇善战,胸怀韬略,在抗击西夏、金国的战争中为宋朝立下汗马功劳,又在平定各地叛乱中作出重大贡献。其死后,宋孝宗时追封蕲王。排除B项;文天样领导南宋残部抗元斗争。排除C项;李靖是隋末唐初将领,是唐朝文武兼备的著名军事家。排除D项;故选择A。
“郾城大战中大败金军”“被秦松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的南宋抗金名将”都是解题的信息,据所学,岳飞是南宋著名抗金名将,在郾城大败金军。后被宋高宗和秦桧以“莫须有”罪名杀害。
18.B
岳飞是南宋时期的抗金名将,他被奸臣秦桧以所谓“谋反”罪杀害了,后人以“出师未捷身冤死,常使后人泪满襟”的诗句表达了对岳飞的痛惜、怀念和敬仰之情,故选B。
19.B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岳飞是南宋时期的著名的抗金将领,金朝是女真族建立的政权,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20.(1)害怕抗金力量的壮大,会威胁自己的统治。
(2)经过十年抗金斗争,南宋收复了许多失地,抗金斗争顺利发展。
(3)被宋高宗解除了兵权,之后被秦桧以“莫须有”罪名杀害。
(4)之一:不会,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为了国家、黎民百姓不能班师,要坚持到底.之二:会的,封建社会,忠君思想突出,作为地主阶级的一员,皇帝命令高于一切。
【解析】(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桧“乞令班师”的真实目的是害怕抗金力量的壮大,会威胁自己的统治。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文中“十年之功”是指经过十年抗金斗争,南宋收复了许多失地,抗金斗争顺利发展的状况。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岳飞班师回朝后,被宋高宗解除了兵权,之后被秦桧以“莫须有”罪名杀害。
(4)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假如我是岳飞,我不会班师回朝。因为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为了国家、黎民百姓不能班师,要坚持到底。或者假如我是岳飞,我会班师回朝。因为在封建社会,忠君思想突出,作为地主阶级的一员,皇帝命令高于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