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上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复习课件 (共4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上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复习课件 (共4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7-01 10:54: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2张PPT)
物态变化
2
一、温度及其测量
1.温度:
物理学中通常把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2.温度计
(1)作用:测量温度的工具
(2)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3)常用温度计:实验室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
3
一、温度及其测量
3.摄氏温度
(1)单位:摄氏度,符号:℃
(2)摄氏度温度的规定:把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
℃,沸水
的温度定为100
℃,它们之间分成100份,每一份代表1
℃.
(3)常考温度估测:人体的正常体温是37
℃左右;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为
18~25
℃;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
℃.
4
一、温度及其测量
4.温度计的使用
(1)估:估计待测物体的温度;
(2)选:根据估测温度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3)看:看清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4)放:玻璃泡
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
容器底或容器壁;
(5)读: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凹液面相平。
5
一、温度及其测量
5.体温计
(1)作用:测量人体温度
(2)刻度范围(根据人体温度的变化情况):
通常为35
℃~42
℃.
(3)
体温计的使用与读数
使用前:需拿着温度计用力下甩,将水银甩下去(其他温度计不用甩)
读数时:要把它从腋下或口腔中拿出来读数。
6
二、熔化和凝固
1.物态变化
(1)常见三种状态:固态、液体、气态
(2)定义:随着温度变化,物质会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变化,物质各种状态之间的⑤变化叫做物态变化.
2.熔化和凝固
(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吸、放热情况:熔化吸热;
(2)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吸、放热情况:凝固放热。
7
二、熔化和凝固
3.晶体和非晶体
(1)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却保持不变,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如:海波、冰、水晶、石英、食盐、各种金属等.
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就不断地上升,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
如:沥青、玻璃、松香、石蜡等.
(2)熔点和凝固点
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
凝固点:液体凝固形成晶体时的确定的温度叫做凝固点,同一物质的凝固点和它的熔点相同.
8
二、熔化和凝固
(3)晶体、非晶体的熔化与凝固曲线
晶体
非晶体
熔化
熔点


图像
特点
熔化前:持续吸热,温度升高熔化时:持续吸热,温度不变
整个过程持续
吸收热量,
温度持续上升
9
二、熔化和凝固
晶体
非晶体
凝固
凝固点


图像
特点
凝固前:持续放热,温度降低凝固时:持续放热,温度不变
整个过程持续
放出热量,温度降低
10
三、汽化和液化
1.汽化
(1)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
(2)吸、放热情况:汽化吸热
(3)举例:水蒸气蒸发、酒精挥发、湿物体变干等
2.汽化的两种方式
(1)蒸发、沸腾的异同
11
三、汽化和液化
方式
蒸发
沸腾
不同点
发生部位
液体表面
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
发生条件
在任何温度下
达到沸点,持续吸热
剧烈程度
缓慢的汽化现象
剧烈的汽化现象
影响因素
液体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表面积、温度
供热快慢、气压高低
相同点
都是汽化现象,都需要吸热
12
三、汽化和液化
(2)沸点:各种液体沸腾时都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做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压强越大,沸点越高。
(3)水沸腾过程中的特点
气泡特点:沸腾时会形成大量气泡不断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
温度特点:达到沸点后,水的温度保持不变,但要持续吸热.
13
三、汽化和液化
3.液化
(1)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
(2)吸、放热情况:液化放热.
(3)举例:白气、雾、露、雨蒸馏提纯、装冷水的容器外壁“出汗”等.
(4)气体液化的两种方式:A.降低温度;B.在一定温度下,压缩气体体积
14
四、升华和凝华
1.升华
(1)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
(2)吸、放热情况:升华吸热
(3)应用:在运输食品的时候,为了防止食品腐烂变质,可利用干冰(固体二氧化碳)的升华吸热来降低温度.
(4)举例:樟脑丸变小、结冰的衣服变干、用久的灯丝变细等
2.凝华
(1)定义: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
(2)吸、放热情况:凝华放热
(3)举例:霜、冰花、雾凇等
15
【例1】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__-12℃_____℃.
【练1】图1中体温计的分度值为__0.1_℃,读数为_36.6__℃.
【例2】下列物态变化,属于液化的是(
)
A.夏天打开冰柜看到白雾
B.深秋草叶上结出白霜
C.洗过的湿衣服被晾干
D.衣柜中的樟脑球变小
【练2】夏天,从冰箱中取出饮料瓶,可观察到瓶子表面有小水珠,擦干后很快又形成,这个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液化_____;南极地区年平均气温是-25
℃,降水量很小,但这里的空气却很湿润,这是由于冰发生了升华现象,升华过程需要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
16
17
【例3】当洗手后,将双手伸在自动干手机的出风口下,自动干手机自动送出舒适的暖风,使手上的水分快速汽化(填物态变化名称).因为这样加快了附近空气流通速度,并提高了温度,从而达到快速干手的目的.
【练3】在探究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如图2所示主要用来探究(

A.蒸发的快慢与液体温度的关系
B.蒸发的快慢与气压的关系
C.蒸发的快慢与液体表面积的关系
D.蒸发的快慢与空气流动速度的关系
18
【例4】如图是海波的熔化图像,下列从图像中获得信息正确的是(

A.海波是非晶体
B.海波在AB段是液态
C.海波在BC段吸热,温度不变
D.海波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用时约8
min
19
【练4】如图3所示是一些小冰块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冰的熔_0_
℃;加热至第10
min时,物质的状态为固液共存.
20
易错点--生活中“白气”的物态变化类型的判断
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容易将“白气”和水蒸气混淆,事实上:“白气”是水蒸气液化放热形成的小水滴.白气”的形成有两种情况,如下表所示:
形成原因
举例说明
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低温的空气,液化成小液滴
烧水时,水壶嘴会冒“白气”.其原理是:从水壶嘴出来的高温水蒸气遇到低温的空气,迅速液化成小液珠,看起来像冒“白气”.冬天,人们嘴里呼出的“白气”也是这种原因.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物体,液化成小液滴
夏天,雪糕周围会有“白气”.其原理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雪糕时,迅速液化成小液珠,看起来好像是雪糕周围有“白气”.
21
【例5】生活中我们会看到这样的现象:现象一,剥开冰棒纸时,冰棒周围冒“白气”;现象二,在寒冷的冬天户外的人不断呼出“白气”.以上两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分别是(

A.冰棒局部升华;呼出的水蒸气液化
B.冰棒局部升华;户外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
C.冰棒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呼出的水蒸气液化
D.冰棒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户外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
【练5】冰棒剥去包装纸,冒“白气”属于是液化现象,过一会儿“流汗”属于熔化现象
22
实验突破--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组装实验器材的顺序(先下后上的原则)
2.石棉网的作用(使物体受热均匀)
3.温度计的使用和读数
4.根据表格数据判断物质是晶体还是非晶体
5.固体颗粒大小的选择(尽可能用粉末状,这样受热均匀)
6.使用水浴法加热的优点(保证受热均匀)
7.判断晶体的熔点
23
实验突破--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8.烧杯中水量的规定及试管插入水中的位置要求(烧杯中水的量不宜太多,避免加热时间过长,要求是能够浸没试管中装有的固体,同时试管不能接触到烧杯底和侧壁)
9.绘制熔化温度—时间曲线
10.分析图像(判断吸放热特点、各段物质的状态及温度变化的规律
实验结论:晶体熔化时要吸热,
但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在熔化时要吸热,
物质先变软再变稠,
然后变稀,
温度一直在升高
24
实验突破--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例6】某同学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时,记录的数据如下表.在实验时观察到,海波在第4
min开始熔化,第8
min熔化完毕.请你根据实验数据完成下列各题: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海波的温度/℃
40
42
44
46
48
48
48
48
48
49.5
51
52.5
实验突破--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在方格纸上描点并画出温度—时间图像.
(2)海波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_______
_______.
(3)海波是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4)海波的熔点是_____℃.
25
26
实验突破--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练6】如图甲是某种物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假设在加热过程中物质的质量不变,单位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
27
实验突破--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
这种物质的固体属于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如图乙,在某一时刻,用温度计测得的物质的温度为______℃.
(2)
在CD段时,次物质属于______(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
(3)
该物质在AB段和CD段的比热容分别为c1、c2,则c1:c2=______.
温度保持不变;晶体;48
晶体;6;液;1:2
28
29
实验突破--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1.温度计的原理、使用及读数
2.组装实验器材的顺序(先下后上的原则)
3.实验装置中,烧杯上面加一纸板的作用
4.气泡的变化
5.产生“白气”的原因
6.撤去酒精灯加热,水中的气泡会慢慢消失,而不是马上消失(原因是石棉网的温度较高,还可以向烧杯中的水提供热量)
30
实验突破--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7.缩短加热时间的方法(一是用初温较高的水直接加热;二是水的量尽可能少一些)
8.根据记录数据画出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9.分析数据、图像判断沸点及沸腾的特点
10.测量的沸点小于100℃(小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11.实验的评价和改进
实验结论:液体沸腾的特点:液体沸腾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31
实验突破--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例7】如图甲所示,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装置图.
32
实验突破--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1)实验过程中,依据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判定水开始沸腾.
(2)图乙是实验第5
min时温度计的示数,将其读数记录到表中.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90
992
94
96
97
98
99
99
99
99
33
实验突破--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3)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坐标系中画出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
(4)通过实验可知,水沸腾时,温度__________
(选填“逐渐升高”、“保持不变”或“逐渐
降低”);停止加热,水不能继续沸腾,说明
沸腾过程中水需要继续______.
34
实验突破--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练7】如图所示是小明实验小组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的情景.
(1)请指出他们在实验中的错误之处: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纠正错误后他们继续实验,观察到水沸腾时的现象如图中的_______图,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_______.
(3)实验测出水的沸点为98
℃,说明当时的气压______
1标准大气压(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水的内部产生大量气泡,上升到水面破裂;
98;
保持不变;吸热
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底;
读数时,视线未与温度计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乙;不变;小于
35
36
易错题--温度及其测量
1.如图甲所示温度计的使用正确的是
___(选填“A”、“B”、“C”或“D”),如图乙所示温度计的读数正确的是
____(选填“A
”、“B”或“C”).
37
易错题--温度及其测量
2.把两只手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再把双手同时放入温水中,两只手对“温水”的感觉①________(选填“相同”或
“不相同”),
这说明人们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是②________(选填“可靠”或“不可靠”)
3.如图为一个简易的自制温度计,该温度计是根据液体③________的原理制成的,为了
更明显的显示温度变化,应尽量选择④_____(选填“粗”或“细”)的吸管将小瓶放
入热水中,水柱的位置会⑤____,放入冷水中时,水柱的位置会⑥_____(均选填“升高”
、“降低”或“不变”)
38
易错题--液化和汽化
4.用如图所示的小纸锅烧开水,水烧开了,而锅不会损坏.主要原因是水沸腾后温度⑦__________,而这时还没有达到纸的着火点,故锅不会损坏
5.人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特别冷,是因为人身上的水⑧______吸热造成的;
如果有风吹来,
人会感觉更冷,
这是因为液体表面的⑨_________加快,蒸发加快;人蜷缩着身体,
这是通过减小⑩___________来减慢蒸发的
39
易错题--液化和汽化
6.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一种是降温,另一种是在一定的温度下,压缩气体的体积.其中液化石油是利用了
________的方法储存在钢瓶中。
7.液态的氟利昂经过很细的毛细管进入冰箱内冷冻室的管子,在这里吸热
______,
使冰箱内温度降低之后,
生成的蒸气又被压缩机压入冷凝器,在这里
_____并把从冰箱内带来的热通过冰箱壁上的管子放出.
氟利昂这样循环流动,冰箱冷冻室里就可以保持相当低的温度。
40
易错题--液化和汽化
8.把一个纱布袋罩在篮子上,并使袋口的边缘浸入水里,纱布袋吸水,这样做是增大了水的表面积,把它放在通风的地方,加快水的
,使饭菜周围温度降低,防止饭菜变馊。
9.停止沸腾的水,向瓶上浇冷水后会发生
______________的现象,这是由于浇上冷水后,瓶内气体温度突然降低,
导致瓶内液面上方气压减小,沸点
______所致。
10.将冰块放入易拉罐中加入适量的盐,
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
可以看到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
这时观察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
就会发现白霜,
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较冷的易拉罐
______形成的,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41
易错题--液化和汽化
11.如图
甲:在塑料袋中滴入酒精
乙:把袋挤瘪,把口扎紧
丙:放到热水里面
把塑料袋放入热水里面,塑料袋内的液态酒精受热后变成了气态酒精,此过程叫做
______.之后,又把塑料袋放入冷水里面,降温后气态酒精又变成了液态的酒精,此过程属于
______,这表明物质的液态和气态可以
__________
42
易错题答案
D、B;不相同,不可靠;热胀冷缩,细,升高,降低;不再升高;蒸发,空气流速,液体表面积;压缩体积;
汽化,液化;蒸发;水重新沸腾起来,降低;凝华,盐水使冰的温度低于0℃
汽化,液化,相互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