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第三单元
显微镜下的世界
授课年级
五
授课班级
1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微生物怎样生活
个性修订
教
学目
标
1、能通过模拟操作和数学运算感受到微生物繁殖方式及繁殖速度。
2、能设计实验探究适宜微生物生存的环境。
3、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乐于探究。
教学重点
通过活动,学会从提出的问题中进行准确的猜想与假设。
教学难点
设计实验探究适宜微生物生存的环境。
课前准备
教学课件、学生用卡片、牛奶、酸奶、杯子、开水等。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1.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无处不在的微生物。也认识了一些微生物,大家看图片,这些物品是由什么微生物引起或者是制作的呢?2、我们身边生活着这么多的微生物,那么微生物又是怎样生活的?
3、齐读课题。出示学习目标。二、自主学习,活动探究(一)、“疯狂”繁殖的细菌1、根据自学提示一,自学课本45页,一边看书一边思考。(1)、细菌是通过(
分裂
)方式繁殖的。在适宜条件下,有的细菌大概每(20分钟
)就能分裂一次。(2)、算一算、画一画100分钟后,一个细菌会分裂繁殖为多少个?4个小时(240分钟)后呢?2、汇报交流,说说你的方法。3、教师引导,演示画图法、计算法。4、观看细菌分裂的视频,说说你的感受。5、小结:细菌繁殖速度之快确实让人惊讶。(二)、微生物适合怎样的环境1、提出问题:细菌等微生物的繁殖能力这么强,那么它们会不会在不久的将来霸占整个地球呢?为什么?看来微生物也有它适合的环境。那么,什么样的环境才是适宜微生物生存和繁殖的环境呢?2、根据现象进行猜想:(1)、梅雨季节里……(2)、夏天的食物更容易变质……提出猜想:细菌适合生活在温暖、潮湿、阴暗……的环境。3、指导实验设计(1)、集体交流。思考实验中的变量与定量,要验证这个观点,必须保证哪些条件相同?(2)、制定书面实验计划(3)、各小组根据自己的假设和研究计划进行实验4、交流汇报:小组汇报实验计划。学生评价。5、教师总结实验过程和结果。三、总结提升,练习巩固1、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了解了微生物的繁殖,还设计了实验探究了微生物适宜的环境。(1)、通过探究发现:微生物喜欢什么样的环境呢?温暖、潮湿、阴暗、富含有机物质的地方。(2)、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方法控制它的繁殖与生长?低温、高温、暴晒、保持干燥、清洗干净等方法。2、完成小小检测:“你会怎么做?”四、拓展活动:制作酸奶(一)、制作酸奶的步骤。1、酸奶是大家喜爱的食品,它是由新鲜牛奶在乳酸菌的作用下发酵而成的。你们想不想自己制作一杯酸奶呢?2、制作酸奶的步骤:(1)、清洗杯子用热水消毒。(2)、倒半杯鲜牛奶,加入适量酸奶
(?真爽现酿酸奶制作流程_标清.flv?)。(3)、用保鲜膜密封搁置7-8小时。3、请学生动手操作。4、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了解了微生物的特点和适合生存的环境。我们可以利用微生物的特点,更好运用在生活中。
板书设计
微生物怎样生活适宜微生物生存和繁殖的条件:温暖、阴暗、潮湿、富有有机物。防止微生物过度繁殖的方法:低温、高温、暴晒、保持干燥、清洗干净等。
教学反思
这一课是湘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三课。在前面两节课中,学生已经知道了微生物的存在,那么微生物是怎样生活的?这节课我带领学生一起探究了这些问题。这节课主要从微生物的繁殖速度及微生物适宜的生活环境进行研究,指导学生认识微生物的特性。充分利用课堂,让学生看视频,动脑思考,动手操作,自己设计实验,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科学探究。在科学探究中,发现问题,提高探究和动手实践能力。教学中也有一些地方没有讲详细具体,应更多地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整体来说。基本完成了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