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小升初科学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年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小升初科学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6-29 21:52: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年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小升初科学模拟试卷
一、判断题(每题1.5分,共15分)
1.开花的植物肯定会结果。 
 (判断对错)
2.植物的种子能在黑暗无光的环境条件下发芽。 
 (判断对错)
3.晶体有规则的几何外形,并且都是透明的。 
 (判断对错)
4.被称作“白色污染”的合成塑料是美国化学家贝克兰1909年发明的。 
 (判断对错)
5.煤、石油、天燃气具有的能量都是来自太阳。 
 (判断对错)
6.2020年4月8日出现了“超级月亮”,又圆又亮,所以月亮是光源。 
 (判断对错)
7.同一个摆,摆锤的重量越大,每分钟来回摆动次数越多。 
 (判断对错)
8.某食品生产日期是“2020.01.21”,它的保质期是180天,今天可以食用。 
 (判断对错)
9.螺丝钉的螺纹是斜面的变形,同样粗细的螺丝钉,螺纹越密,旋进木头时可能越省力。 
 (判断对错)
10.像电池、医用针管等有毒垃圾要做深埋处理,才不会污染环境。 
 (判断对错)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1.下列动物属于昆虫的是(  )
A.
B.
C.
12.下列成语都与物质变化有关,其中有新物质产生的是(  )
A.火上浇油
B.穿针引线
C.水落石出
13.人说话的声音是由(  )振动产生的。
A.嘴唇
B.舌头
C.声带
14.诗句中“杨柳岸晓风残月”所描绘的月相最接近的是(  )
A.
B.
C.
15.下列透明玻璃片具有放大作用的是(  )
A.
B.
C.
16.在长方形框架中加一条斜杆,使框架牢固,如果从左上方用力,斜杆能更好地起到“推”的作用,使其不变形的是(  )
A.
B.
C.
17.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B.
C.
18.使用下列工具时能够省力的是(  )
A.
B.
C.
19.用滴管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实验时,正确的做法是(  )
A.把食物切开再滴
B.滴管要直接接触食物
C.碘酒滴得越多越好
20.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腌制的酸菜可以长时间保存在铁质容器中
B.在铁质栏杆上喷上油漆
C.用铁质容器盛放硫酸铜溶液
21.应用斜面可以省力,但要(  )
A.多走距离
B.少走距离
C.不能确定
22.对于同一物种来说,生活在越热的环境中,它的个体就(  )
A.越大
B.越小
C.不变
23.一艘轮船从江河驶向大海,轮船的吃水线下降,轮船浸入水下的体积减小,期间轮船从未靠岸,轮船受到的浮力(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24.食盐晶体在放大镜下的形状是(  )
A.柱状
B.一簇簇针状
C.立方体
25.在显微镜下观察,载玻片上看到的图象是“p”,那么视野里看到的图象是(  )
A.q
B.d
C.b
26.从源头上解决垃圾问题的办法是(  )
A.重新使用
B.回收利用
C.减少数量
27.绝大多数的水污染都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下列一定是人类活动引起的是(  )
A.生物死亡腐烂
B.生活污染
C.海水倒灌渗透
28.月球公转形成了(  )
A.昼夜变化
B.月相变化
C.四季变化
29.用蜡烛火焰加热白糖5分钟,白糖(  )
A.只从固态变成液态的糖
B.先由固态变液态的糖,再变成黑色的固态物质
C.先由固态变液态的水,再变成黑色的固态物质
30.下列做法,不值得提倡的是(  )
A.购物时带上购物布袋
B.用过的物品不随意丢弃,尽量重复利用
C.一次性用品用过即丢、十分方便,可以多使用
三、阅读填图题(15分)
31.2019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之前称2019﹣nCoV),冠状病毒类是具有外套膜的正链单股RNA病毒,直径范围约60~220纳米(nm),平均直径为100纳米,呈球形或椭圆形,病毒有包膜,包膜上存在棘突。
(1)COVID﹣19病毒能用 
 观察到。(填写“放大镜”、“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
(2)下列有关COVID﹣19病毒说法正确的是 
 。
A.COVID﹣19病毒中有细胞核结构
B.包膜上棘突像一把“钥匙”更容易进入细胞
C.COVID﹣19病毒没有遗传物质
(3)预防COVID﹣19病毒传染一项非常重要的手段是戴口罩,一般医用口罩将3层无纺布叠加,很好地对周围环境空气进行 
 。(“过滤”或“隔绝”)
(4)为了防控疫情,很多工厂都加班加点制作口罩,但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废水,废水处理一般按“初步处理﹣﹣再处理﹣﹣追加处理”步骤进行。其中“再处理”时通过细菌分解水中的污物,这是运用了 
 (填“生物”或“化学”)净化方法。“追加处理”是指将水排入露天池塘,利用阳光、空气使它 
 。(“沉淀”“过滤”或“天然净化”)
(5)请写出你预防COVID﹣19病毒传染的两个措施 
 、 
 。
32.2019年12月26日,我国全国境内都能观测到日偏食。不过,只是越往北,太阳被月亮遮住的部分越少。此次天象发生的时间大致在11点到15点之间。
(1)日食有三种现象,分别是 
 、 
 和 
 。
(2)2019年12月26日应该是农历 
 。
(3)当发生日偏食现象时,位于中间的星球是 
 。(选填“太阳”、“地球”、“月球”)
(4)下列不能用来观测日食现象的是 
 。
A.盛有墨汁的水盆
B.普通墨镜
C.X光胶片
四、实验探究题(23分)
33.物质变化的实验探究
小丁发现实验室有6个药剂瓶的标签丢失,但能肯定的是分别装有不同的物质,分别是白醋、水、食用油、碘酒、淀粉、小苏打,如图所示:
小丁想进行鉴别,分别提取了一些样品放入烧杯进行检验,得到以下结果:A与B混合没有明显现象产生;A与C混合没有明显现象产生;A与D混合没有明显现象产生;A与E混合产生大量气泡;B与C混合产生蓝紫色物质;在进行混合的时候还发现打开E瓶,马上能闻到有刺鼻的酸味。
(1)请你帮助小明鉴别容器里的物质,重新标上它们的名称:
A是 
 B是 
 C是 
 D是 
 E是 
 F是 
 
(2)A与E混合产生大量气泡,此时用手触摸烧杯外壁会感觉到 
 ,A与E混合产生的大量气体能使燃烧着的火焰 
 ,这种气体实际上就是 
 。
(3)把C分别滴入米饭和猪肉中,发现米饭改变颜色,猪肉无明显变化,试着解释原因是 
 。
34.铁生锈的实验探究
铁生锈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全世界每年由于铁生锈造成损坏的钢铁占世界钢铁年产量的四分之一。某科学小组进行了这样一次实验,如图所示:
甲试管:把铁钉放在一团湿的棉花球上;乙试管:把铁钉放入后,注入经煮沸(赶走空气)快速冷却的水,且在水面上加一层植物油;丙试管:加入少量干燥剂,再放一团干的棉花球,把铁钉放在干棉花球上,塞紧橡胶塞。
(1)如图所示是用于研究 
 的一个实验装置。
(2)在甲试管中,铁钉能够和水与空气充分接触;而在乙试管中,铁钉只能和 
 接触,水面上的植物油能很好地防止 
 溶解到水中;丙试管中铁钉只能和 
 接触,因为试管中的干燥剂能很好地吸收空气中的 
 。
(3)一星期后观察发现, 
 试管中的铁钉锈蚀比较严重,而 
 和 
 两个试管中的铁钉基本上没有生锈。
(4)该实验证明,铁钉的生锈与 
 和 
 这两个因素都有关系。
(5)通过上述对铁钉生锈原因的探究,请写出几种生活中常见的防锈方法。
五、设计题
35.变废为宝﹣﹣制作不易倒的笔筒。
现有许多因拆收快递而留下的硬纸板,为了减少丢弃,将其重新使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可以将其制作成笔筒。但纸板这种材料比较轻,笔放在里面很容易倒,请同学们开动脑筋,利用我们所学的知识,设计一个不易倒的笔筒吧!
材料
硬纸板
设计图(含设计说明)
 
 
2020年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小升初科学模拟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判断题(每题1.5分,共15分)
1.【分析】绿色开花植物一生会经历种子萌发、幼苗期、营养生长期和开花结果期。绿色开花植物的身体一般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组成。
【解答】开花的植物还要授粉才能结果实。
故答案为:×。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把握好开花的植物,依据课本内容判断即可。
2.【分析】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有适宜的温度、水分、空气。只有条件合适时,种子才能萌发成幼苗。
【解答】根据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种子的萌发不需要阳光,所以能在黑暗无光的环境条件下发芽。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种子发芽条件的认识。
3.【分析】晶体是由大量微观物质单位(原子、离子、分子等)按一定规则有序排列的结构,因此可以从结构单位的大小来研究判断排列规则和晶体形态。
【解答】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晶体形状多种多样但都很有规则,每种物质的晶体都有固定的形状,但不同物质的晶体的形状是不同的。晶体是晶莹透明的固态物质。
故答案为:√。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把握好晶体,依据课本内容判断即可。
4.【分析】所谓“白色污染”,是指废弃的不易降解的塑料对环境的污染,主要包括塑料袋、塑料快餐盒、餐具、杯盘、塑料包装、农用地膜等对环境的污染。
【解答】合成塑料是1909年美国化学家贝克兰发明的,被称作“白色污染”。
故答案为:√。
【点评】该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了“白色污染”,依据课本内容判断即可。
5.【分析】大多数能源的能量都是太阳能通过能量转换而来,如: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能量是由于远古时期的生物储存了太阳能形成的,风能、水能是太阳的光和热促进自然界中空气的流动与水的循环而形成。
【解答】太阳以光和热的形式向地球传递能量,这些能量以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方式,或者以风能、水能、生物能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能量转化的认识,了解太阳能源之母的称号。
6.【分析】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如通电的日光灯、太阳、萤火虫、点燃的蜡烛、通电的手电筒等都是光源。根据光源的概念解答即可。
【解答】光源是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月亮本身不发光,月光是月球反射太阳的光,故月亮不是光源。
故答案为:×。
【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光源的概念以及应用。
7.【分析】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关。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与摆锤和摆幅无关。
【解答】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与摆锤和摆幅无关。同一个摆,摆锤的重量越大,摆绳长度不变时,每分钟来回摆动次数不变。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摆锤重量对摆的快慢没有影响。
8.【分析】食品安全是指:防止食品污染;预防食物中毒。包括防止食品在生产过程中被农药等污染,蔬菜瓜果必须清洗干净;不吃有毒的食物(发芽的马铃薯、毒蘑菇);
防止食品被细菌等污染,食用前要加热煮熟;保持厨房和餐具的清洁卫生;买经检疫合格的食品。应当关注食品包装上有关是否有添加剂,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和厂家地址等内容。
【解答】某食品生产日期是“2020.01.21”,它的保质期是180天,到2020.07.21之前都是安全食品,今天还不到2020.07.21,所以可以食用。
故答案为:√。
【点评】解答本题要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食品安全,运用所学知识正确作答即可。
9.【分析】斜面是一种简单机械,可用于克服垂直提升重物之困难,省力但是费距离。距离比和力比都取决于倾角:斜面与平面的倾角越小,斜面较长,则省力越大,但费距离。
【解答】螺丝钉的螺纹是斜面的变形,同样粗细的螺丝钉,螺纹越密,则距离越长,旋进木头时可能越省力。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斜面的作用,螺丝钉的螺纹是斜面的变形,需要注意。
10.【分析】目前处理垃圾的方法有填埋、焚烧等,但填埋、焚烧等处理垃圾的方法会影响环境,最优方法应该是堆肥法。
【解答】目前处理垃圾的方法有填埋、焚烧和回收利用等。电池、医用针管等有毒有害垃圾要做深埋处理,才有利于减小环境的污染。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的处理垃圾的方法,属于基础性的知识点,结合教材熟练记忆即可。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1.【分析】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体表有外骨骼,可以起到保护和支持的作用,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昆虫的胸部生有三对足,分别为前足、中足和后足,后足发达适于跳跃,一般有2对翅,适于飞行。
【解答】蚯蚓是环节动物;蜈蚣是节肢动物;蝴蝶是昆虫。C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熟练掌握昆虫的特征,是回答此题的关键。
12.【分析】物理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化学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
【解答】A、浇油这个动作是物理变化。但是在油燃烧的时候是化学变化;
B、穿针引线没有新物质产生,是物理变化;
C、水落石出没有新物质产生,是物理变化。
故选:A。
【点评】熟练掌握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是回答此题的关键。
13.【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解答】人说话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
故选:C。
【点评】此题重点考查声音产生的原因。
14.【分析】月相变化的顺序是:新月﹣﹣娥眉月﹣﹣上弦月﹣﹣盈凸﹣﹣满月﹣﹣亏凸﹣﹣下弦月﹣﹣残月﹣﹣新月,就这样循环,月相变化是周期性的,周期大约是一个月。
【解答】残月或月末的蛾眉月是农历廿五到廿六的月相,此时,月亮位于太阳以西约45°,日出前出现于东方、东南方低空,仅在黎明前2﹣3小时内可见,形状象C字。日月地大约成30度角。C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熟练掌握月相变化现象,是回答此题的关键。
15.【分析】像放大镜这样边缘薄、中间厚的透明镜片,称为凸透镜,它有放大物体、汇聚光
线、成像等作用。
【解答】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放大镜其实就是一个凸透镜,B是凸透镜,具有放大作用;A是凹透镜;C是平面镜。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要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凸透镜,运用所学,准确作答。
16.【分析】在长方形中加一根斜杆,起到了加固的作用,无论是斜杆中受到推的力还是拉的力的作用,框架都不会变形。
【解答】根据对三角形稳定性的认识,A和B加入斜杆形成三角形结构,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让框架更加牢固。其中A的斜杠,从左上方用力,斜杆能更好地起到“推”的作用,B的斜杆能够起到“拉”的作用。
故选:A。
【点评】掌握三角形框架稳定性的认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7.【分析】实验操作中,要注意按照一定的流程和方法,只有采用正确的操作方法,才会得出正确的结论。
【解答】A是过滤装置,图中的操作正确;
B是加热装置,图中的操作正确;
C是摩擦力实验,弹簧秤应该与拉力方向平行,图中弹簧秤应该平行于桌面,图中的操作是错误的。
故选:C。
【点评】掌握对实验操作的认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8.【分析】是否省力来分,杠杆可以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当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是省力杠杆;当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是费力杠杆;当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是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
【解答】根据对简单机械应用的认识,图中的镊子、火钳和核桃夹都是利用的杠杆原理,根据杠杆的三要素分析,镊子、火钳的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但是省距离。核桃夹的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能够省力。
故选:C。
【点评】掌握对杠杆省力与否的分析认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9.【分析】实验操作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尽量减少外界因素的干扰,选择新鲜的没有污染的物体进行实验。
【解答】A、根据检测食物是否含有淀粉的实验,要把食物切开,选择新鲜的断面再滴,是正确的做法;
B、滴管要直接接触食物,说法错误,那样容易污染滴管,影响实验;
C、碘酒滴得越多越好,说法错误,应该滴少量,观察实验现象。
故选:A。
【点评】掌握对检测食物含有淀粉的认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0.【分析】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反应,本质上是金属的氧化反应。最常见的生锈现象是铁制品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和氧气发生了氧化反应,或者是被水中的氧元素侵蚀成为氧化物。
【解答】铁在潮湿的环境中容易生锈。铁生锈的条件是:水和氧气。分析选项可知,A错误,腌制的酸菜不可以长时间保存在铁质容器中,容易生锈;B在铁质栏杆上喷上油漆,有利于防锈,做法正确;C错误,用铁质容器盛放硫酸铜溶液,容易生锈。
故选:B。
【点评】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防止铁生锈的相关知识点。
21.【分析】与水平方向有不为零的夹角的平面叫做斜面。斜面是一种简单机械,可用于克服垂直提升重物之困难,省力但是费距离。
【解答】斜面是一种简单机械,应用斜面可以省力,但要多走距离。A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熟练掌握斜面的作用,是回答此题的关键。
22.【分析】动物具有多样性,动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不同的环境中生长着不同的动物。
【解答】与寒冷地区的同种类相比。生活在寒冷地区的动物为了保持体内的温度,必须减少与外界环境的接触,所以要减小体表体积,越接近于球形越巨大,其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越小,所以寒冷地方的同种类动物一般要胖大一些。热的地方正好相反,生活在越热的环境中,它的个体就越小。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要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动物依赖于环境,运用所学,准确作答。
23.【分析】船的自身重量不变,且始终漂浮在水面上,所以F浮=G船,浮力不变。但由于海水里含有盐等多种矿物质,其密度大于江河的淡水,所以排开等重的水体积会变小。
【解答】一艘轮船从江河驶向大海,轮船的吃水线下降,轮船浸入水下的体积减小,期间轮船从未靠岸,船的自身重量不变,且始终漂浮在水面上,所以F浮=G船,浮力不变。
故选:C。
【点评】掌握对浮力的认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4.【分析】晶体形状有的是立方体,有的像金字塔,有的像一簇簇的针。如食盐晶体就是立方体。
【解答】根据对晶体形状的认识,食盐晶体在放大镜下的形状是立方体。
故选:C。
【点评】掌握对常见晶体形状的认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5.【分析】显微镜是由一个透镜或几个透镜的组合构成的一种光学仪器,是人类进入原子时代的标志。
【解答】显微镜看到的物像不但上下颠倒,左右也颠倒,所以如果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一个“p”字符号,实际上它是d。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考查了显微镜的使用,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选项,选出正确答案。
26.【分析】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对于可回收利用的垃圾一定要回收再利用。
【解答】从源头上解决垃圾问题的办法是减少垃圾的数量,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熟练掌握减少垃圾的措施和方法的相关知识。
27.【分析】水的污染源可能来自农业污水、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也可能来自动物的尸体等。由此可见,水污染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
【解答】根据水污染源的认识,人类活动产生的生活污水是水的污染源之一,这是人类活动引起的,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掌握对水污染源的认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8.【分析】月球的公转指的是月球围绕地球旋转的现象,旋转周期为30天。
【解答】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月相在一个月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B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该题考查月球公转形成了月相变化。
29.【分析】白糖加热后,会由固态变成液态,这是属于物理的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当白糖继续加热到变黑,白糖就产生了新的物质,就属于化学的变化。
【解答】根据对白糖加热的认识,白糖的变化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糖,再变成黑色的固态物质,既有物理变化,也有产生新物质的化学变化。
故选:B。
【点评】掌握物质变化的认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0.【分析】我们要积极响应低碳生活,尽可能减少垃圾的排放。
【解答】日常生活中以下垃圾是可以减少的。A、购物时带上购物布袋,这是环保的做法,不符合题意。B、用过的物品不随意丢弃,尽量重复利,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减少垃圾的排放,不符合题意。
C、一次性用品用过即丢、十分方便,可以多使用,这个做法非常不环保,符合同意。
故选:C。
【点评】熟练掌握减少垃圾的措施和方法。
三、阅读填图题(15分)
31.【分析】病毒的特点:病毒比细菌小得多,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里。
【解答】(1)COVID﹣19病毒很小,能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
(2)下列有关COVID﹣19病毒说法正确的是包膜上棘突像一把“钥匙”更容易进入细胞,病毒没有细胞核结构,具有遗传物质。
(3)预防COVID﹣19病毒传染一项非常重要的手段是戴口罩,一般医用口罩将3层无纺布叠加,很好地对周围环境空气进行过滤。
(4)为了防控疫情,很多工厂都加班加点制作口罩,但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废水,废水处理一般按“初步处理﹣﹣再处理﹣﹣追加处理”步骤进行。其中“再处理”时通过细菌分解水中的污物,这是运用了生物净化方法。“追加处理”是指将水排入露天池塘,利用阳光、空气使它天然净化。
(5)请写出你预防COVID﹣19病毒传染的两个措施正确洗手、减少聚集。
故答案为:
(1)光学显微镜;
(2)B;
(3)过滤;
(4)生物;天然净化;
(5)正确洗手;减少聚集。
【点评】掌握对病毒的认识和水的净化处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2.【分析】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在地球上处于影子中的人,只能看到太阳的一部分或全部看不到,于是就发生了日食。
【解答】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就会发生日食。日食分为日全食、日环食、日偏食。日食只可能发生在农历初一,因为这天月球正好位于太阳和地球的中间,所以2019年12月26日应该是农历初一。墨镜、太阳镜不是专门为观测日全食而设计,直接戴墨镜、太阳镜观测日全食会伤害眼睛。
故答案为:日全食;日环食;日偏食;初一;月球;B。
【点评】熟练掌握日食发生的原因和时间,是回答此题的关键。
四、实验探究题(23分)
33.【分析】物质世界充满了化学变化,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化学变化。
【解答】(1)本题考查了鉴别容器里的物质,分析白醋、水、食用油、碘酒、淀粉、小苏打可知,淀粉、小苏打都是白色粉末,食用油、碘酒是黄色液体,白醋、水的无色液体,淀粉和碘酒相遇会变蓝紫色,所以B是淀粉,C是碘酒,小苏打与淀粉、碘酒、食用油混合没有明显现象产生,A是小苏打,D是食用油,E有刺鼻的酸味,是白醋,F是水。
(2)小苏打与白醋混合会产生大量气泡此时用手触摸烧杯外壁会感觉到,凉(或冷或温度低);小苏打与白醋混合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能使燃烧着的火焰熄灭。
(3)淀粉是由葡萄糖组成的糖类大分子,遇到碘会变蓝,所以把碘酒分别滴入米饭和猪肉中,发现米饭改变颜色,猪肉无明显变化,因为子叶中的淀粉在种子发芽的过程中,消耗掉了。
故答案为:
(1)小苏打;淀粉;碘酒;食用油;白醋;水。
(2)凉(或冷或温度低);熄灭;二氧化碳。
(3)子叶中的淀粉在种子发芽的过程中,消耗掉了。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通过问题分析,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物体的化学变化,运用所学,具体分析作答。
34.【分析】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铁生锈的原因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氧在有水的环境中与铁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氧化铁,就是铁锈。在平常生活中,铁生锈的快慢与水的多少关系很大。把铁与水、空气隔绝开是防止铁生锈的好方法,如刷油漆、电镀等。
【解答】(1)如图所示是用于研究铁生锈条件的一个实验装置。
(2)在甲试管中,铁钉能够和水与空气充分接触;而在乙试管中,铁钉只能和水接触,水面上的植物油能很好地防止空气溶解到水中;丙试管中铁钉只能和空气接触,因为试管中的干燥剂能很好地吸收空气中的水分。
(3)一星期后观察发现,甲试管中的铁钉锈蚀比较严重,而乙和丙两个试管中的铁钉基本上没有生锈。
(4)该实验证明,铁钉的生锈与空气和水这两个因素都有关系。
(5)通过上述对铁钉生锈原因的探究,生活中防止铁生锈的方法有刷油漆、电镀、涂油等。
故答案为:
(1)铁生锈条件;
(2)水;空气;空气;水分;
(3)甲;乙;丙;
(4)空气;水;
(5)生活中防止铁生锈的方法有刷油漆、电镀、涂油等。
【点评】掌握对铁生锈的认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五、设计题
35.【分析】根据对不倒翁的分析,不倒翁不倒的原因就是下面是半球形,上轻下重,重心低。台灯,台式电话等就是利用了不倒翁的原理制作的。设计笔筒的时候就用到了这样的知识。
【解答】利用废弃物变废为宝,设计制作手工,用到了学习的科学知识,我设计的笔筒是分隔开多个格子,下面沾一块大面积的纸板,使得下部更重一些。
故答案为:
我设计的笔筒是分隔开多个格子,下面沾一块大面积的纸板,使得下部更重一些。
【点评】掌握对科学设计的认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