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 1.2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共1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 1.2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共1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2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6-30 08:27: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秦朝的疆域
丞相王绾:“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义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
廷尉李斯:“周文王所封子弟同姓者众,然后疏远,相互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置诸侯不便。”
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问题:1、概括材料中两种不同的观点及理由?
2、秦始皇最终采纳了哪种观点?
中央

郡守
行政
郡尉
军事
监御使
监察

县尉
治安
县丞
司法
县令
行政



加强了中央集权,
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
作用: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下的第一道重要诏令是“议帝号”。群臣商议后向秦王建议说:“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因此,臣等愿“昧死上尊号”,请王为“泰皇”。秦王不以为然,他提出“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
三皇:天皇、地皇、泰皇
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材料一:“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材料三:“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这反映了秦朝时期皇帝制度有何特点?
材料二:皇帝自称“朕”或“寡人”;命令称“制”或“诏”,印称“玺”。
皇位世袭
皇帝独尊
皇权至高无上
秦朝的中央官制
协助皇帝处理政事百官之首
协助丞相监察百官位低权重
主管军事虚有其位
宗庙礼仪教育事务
宫门屯卫
宫廷警卫
宫廷御马
司法
少数民族外交事务
皇室事务
国家财政
皇室财政
朝议的作用:
集思广益,减少决策的失误
秦行政机构示意图












三公九卿


最高统治者
中央行政机构
地方行政机构
专制主义:是与民主政体相对立的概念,其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至行使军权、政权、财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指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中,全国军政财大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绝对服从中央。
1、概念: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1、积极:
2、消极:
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的基础
拓展探究:关于秦的灭亡
有人质问:“夏、商、周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
为什么秦朝会成为二世而亡(15年)的短命王朝?
柳宗元回答说:因为秦朝统治者残酷压迫剥削人民群众,“人怨于下”,所以一呼百应,揭竿而起,一下子推翻了秦的统治。“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




1、徭役繁重
大兴土木:修阿房宫、筑骊山墓等;
征发徭役:筑长城、开灵渠、戍边塞、修驰道等
4、土地兼并严重,大量农民失去土地
3、赋税十分沉重
2、刑罚严酷
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1、积极: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的基础
2、消极:导致秦朝的暴政,导致秦朝二世而亡
秦朝的灭亡对今天我国政治改革有何启发呢?
坚持中央集权领导
,但必须发扬民主集中制,防止个人独裁专断。
体恤民情、人文关怀。
课堂讨论
发扬民主政治、加强法制建设、以法治国。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