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表、曲线题的解题策略
课程资源
图表、曲线类题目的考察方式
二、图表、曲线类题目的解题程序
典型例题参考
三、课上所用例题
四、课上所用练习
练习1:
泡腾片放入水中,立即生成大量CO2,状如沸腾。
(1)某VC泡腾片的营养成分表如右图,含量最高的营养素是______。
练习2:
将两种发酵基础料相同的酸奶,置于4℃冰箱中冷藏,pH的变化如右图。
(1)酸奶在冷藏过程中继续代谢乳糖产酸的现象称为后酸化作用。由图可知两种酸奶中,后酸化作用明显的是
___________。
练习3:
西兰花酵素制备过程如下:
西兰花酵素在发酵过程中
pH
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
(1)依据图1,判断西兰花酵素的制备过程中液体2的酸碱性___________(填序号)。
A.
酸性
B.
中性
C.
碱性
练习4:发酵过程中添加的糖原为苹果汁,主要为葡萄糖与果糖。实验中,以葡萄糖与果糖之和表示西兰花发酵液中的总糖消耗情况。总糖、乙醇、乳酸和乙酸含量变化如下图所示。
图
2
发酵过程中总糖、乙醇、乳酸和乙酸变化
(2)结合图
2,分析发酵液
pH
值不断降低的原因__________。
练习5:
为研究纳豆固态发酵的最佳条件,实验人员以黄豆为原料,在相同发酵时间下,测定黄豆初始含水量和发酵温度与纳豆激酶含量和黏液产率的关系(如图1、图2)。
图1
图2
另外发酵时间对纳豆激酶含量和黏液产率也有影响。22小时达到最大值,当超过22小时,纳豆激酶含量和黏液产率会因有害产物积累过多而逐渐减少。
(1)影响纳豆固态发酵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6:
味精为白色柱状晶体,其主要成分为谷氨酸钠(C5H8NO4Na)和食盐,可用于食品增鲜。经实验测定发现,当加热至100℃以上时,会引起部分失水,生成焦谷氨酸钠,失去鲜味,且有轻微毒性。右图是焦谷氨酸钠含量与加热温度、加热时间的关系。
分析右图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
练习7.实验3:探究84消毒液漂白性的影响因素
资料:ORP指84消毒液的漂白能力,ORP数值越大,84消毒液的漂白能力越强。
3-2:取四个烧杯,分别倒入30mL浓度为1:100
的84消毒液,并置于20°C、30°C、40°C、50°C水浴中加热,测量
ORP
变化如右图。
(1)通过实验3-2能得到84消毒液漂白性与温度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8:用钛、石墨等作电极组装简易装置电解食盐水可制备次氯酸钠。
NaCl
+
H2O
===
NaClO
+
H2↑
【提出问题】改变温度、氯化钠溶液浓度、电压和电极间距是否会影响该实验呢?
【查阅资料】有效氯含量可以反映次氯酸钠含量,有效氯含量越高,次氯酸钠含量越高。
实验1:20℃,钛电极间距1cm,电压10V
,1L氯化钠溶液,通电1小时
实验编号
1-1
1-2
1-3
1-4
1-5
1-6
NaCl溶液浓度
1%
2%
3%
4%
5%
6%
有效氯含量/(g/L)
3.5
3.8
3.9
4
3.9
3.7
实验2:1L
4%氯化钠溶液,通电1小时
实验编号
温度/℃
电压/
V
钛电极间距/cm
有效氯含量/(g/L)
2-1
20
20
1
8.4
2-2
30
x
1
8.0
2-3
40
20
1
7.8
2-4
20
20
0.5
8.2
2-5
20
20
1.5
8
(1)对比实验2-1、2-2、2-3能得到的结论为________。
练习9:.酒精度数与酒粘度关系呈现出曲线的关系,如图1。
(1)图1是酒精度数对酒粘度影响的曲线图,分析该图可得到的结论是
。
五、题目拓展
数据的直接读取
1.通过图1可知,温度在25℃,84消毒液浓度为1.0%时,浸泡5min的色差值为___________。
2:泡腾片放入水中,立即生成大量CO2,状如沸腾。
(1)右图为某VC泡腾片的营养成分表,每100g泡腾片中维生素C的含量为______g。
数据的比较和归纳
3.由于花青素的营养和药理作用,
其保健功效已经得到广泛认可。研究人员选取部分植物对上述6种花青素的含量进行测定,研究结果如表1。
表1
不同植物中的花青素含量(mg/kg)
样品
名称
飞燕草
色素
矢车菊
色素
矮牵牛
色素
天竺葵
色素
芍药
色素
锦葵
色素
紫薯
ND
134
ND
ND
428
ND
蓝莓
230
1025
1113
ND
216
1000
黑葡萄
47
313
233
ND
155
466
黑桑葚
ND
1015
ND
21
ND
ND
菊花
ND
ND
ND
ND
ND
ND
ND表示在该植物中未检出该类花青素。
由于花青素本身性质不稳定,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温度和光照影响花青素的稳定性,高温和光照会加快花青素降解的速率;科研人员还研究了pH对蓝莓花青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如图1所示。
(1)根据表1,若要补充花青素,首选的食物是
。
(2)由图1得出的结论为
。
4.我国很多地区开展了藜麦种植。农业研究小组研究了化肥与藜麦产量的关系。
实验数据如表1、图2所示。
化肥种类
磷肥
钾肥
符号
P0
P1
K0
K1
K2
K3
用量/(千克/公顷)
0
40
0
40
80
120
(1)由图2可知,磷肥、钾肥最佳的施用量为
。
(2)由图2可知,磷肥的使用量为40千克/公顷时,钾肥的使用量与藜麦产量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传闻5:面饼不会变质
事实上,面饼中的油会发生酸败而变质,产生“哈喇味”。过氧化物是酸败过程的一种中间产物,会加快面饼的变质。右图是不同条件下,某品牌方便面中过氧化值(与过氧化物含量成正比)的测定结果。
用不同品牌的方便面进行测定,变化规律类似。
方便面不开袋时,影响其过氧化值的因素有
。
6.探究一:火箭发射的化学动力
同学们利用上图所示装置,选择不同的化学反应,在常温下进行火箭模拟发射实验,相关数据如下。
序号
实验组1
H2O2溶液
MnO2
质量
飞行距离
质量分数
体积
1
7.5%
100
mL
1
g
10.1
m
2
15%
100
mL
1
g
12
m
3
30%
100
mL
1
g
17
m
(1)实验组1的结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序号
实验组2
醋酸溶液
Mg
质量
飞行距离
质量分数
体积
1
15%
100
mL
1.2g
10.6
m
2
15%
100
mL
1.6g
11.7
m
3
15%
100
mL
2g
12
.5m
实验组2的结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催化剂MnO2的用量对反应速率是否有影响呢?
他们做了这样一组实验:每次均用30mL10%的H2O2溶液,采用不同质量MnO2粉末做催化剂,测定各次收集到500mL氧气所用的时间,结果如下:(其它实验条件均相同)
实验次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MnO2粉末用量(克)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所用时间(秒)
17
8
6
3
2
2
2
2
2
2
(1)请根据表中数据回答,MnO2粉末的用量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是
。
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对反应速率是否有影响呢?小组同学又做了一组实验:
利用数据解释和评价
6.由于吸收了过多的二氧化碳,海洋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酸化。图中显示1990-2010年间某海域中二氧化碳浓度及海水pH的变化趋势。
海洋酸化正在改变海洋生物赖以生存的化学环境,从而影响海洋生物的生存,导致整个海洋生物群落的发展不稳定,最终海洋将面临巨大的灾难。
(1)结合图中信息,解释海洋不断酸化的原因
。
7.
人们为了提高大豆中蛋白质的利用率,不断优化传统的生产工艺。近年来,研究人员研制了“全营养豆腐”制作的新工艺。豆腐中的营养成分、出品率、蛋白质利用率等都是评价豆腐生产工艺的重要指标。研究人员以东北大豆为原料,通过大量实验寻找“全营养豆腐”最佳生产条件。下图表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全营养豆腐”的出品率与蛋白质含量随“点浆”温度的变化关系。下表是在最佳生产条件下,“全营养豆腐”和普通豆腐的品质对比。
(1)依据上图,可得出“全营养豆腐”的最佳“点浆”温度为80℃,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实验小组以鸡蛋壳(主要成分CaCO3,在水中能溶解出微量的Ca2+,其他成分对实验影响忽略不计)为牙齿的替代物,模拟含氟牙膏保护牙齿的化学原理。
【查阅资料】①
含氟牙膏保护牙齿的原因:含氟牙膏中的NaF能与牙齿表面溶解的微量Ca2+反应,生成更难溶于酸的物质。②
常温下,酚酞溶液遇pH<8.2的碱性溶液不变色。
【进行实验】实验小组用2种不同的方法进行实验。
图1图2
实验一:如图1连接仪器,进行实验。
实验组
对照组
锥形瓶中的物质
0.5
g用含氟牙膏处理过的鸡蛋壳
0.5
g未用含氟牙膏处理过的鸡蛋壳
注射器中的物质
20
mL
3.5
%的盐酸
20
mL
3.5
%的盐酸
试管中的物质
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稀溶液
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稀溶液
试管中溶液褪色时间(s)
t1
t2
实验二:如图2连接仪器,锥形瓶和注射器中的物质均与
实验一相同。进行实验,测量压强随时间的变化
如图3所示。
(1)实验二能证明含氟牙膏对鸡蛋壳有保护作用,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参考答案
(一)课上所用例题
例题1.
能量密度
例题2.
A组融雪剂中含氯离子物质的质量分数比B组高
(二)课上所用练习
练习1.糖类
练习2.自制酸奶
练习3.A
练习4.发酵过程中乳酸、乙酸的含量增加
练习5.初始含水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
练习6.
当加热时间一定时,在研究的加热温度100℃、107℃和115℃中,焦谷氨酸钠含量随着温度升高而升高。
当加热温度一定时,在研究的加热时间为0.5h、1h、2h和4h中,焦谷氨酸钠含量随着加热时间的增长而增长。
练习7:在水浴加热时间相同、84消毒液体积为30mL,浓度为1:100时,在研究的温度为20℃、30℃、40℃和50℃中,随水浴温度升高,84消毒液的漂白性减弱。
练习8:在氯化钠溶液浓度、电压、钛电极间距等其他条件一定时,在研究的温度为20℃、30℃和40℃时,随温度的升高,有效氯含量降低,说明溶液中次氯酸钠含量降低。
练习9:在研究的酒精度数为12.3-100°中,白酒的粘度随酒精度数的增高而先增大后减小。
(或)在酒精度数为12.3°-55.9°时,酒的粘度随酒精度数的增高而增大;在酒精度数为55.9°-100°时,酒的粘度随酒精度数的增高而减小。
(三)题目拓展
1.
57.97
2.5
3.(1)蓝莓
(2)在光照和温度一定时,在研究的pH范围1-7之间,花青素的稳定性随pH增高而降低
4.(1)磷肥40千克/公顷,钾肥80千克/公顷。
(2)磷肥使用量为40千克/公顷时,在研究的钾肥使用量为0、40、80、120千克/公顷时,藜麦产量随钾肥用量的增高而先增大后降低。
5.贮藏天数、温度
6.(1)过氧化氢体积为100mL二氧化锰质量为1g时,在研究的过氧化氢溶液浓度为7.5%、15%、30%中,火箭的发射动力随过氧化氢溶液浓度的升高而增大。
(2)醋酸溶液的浓度为15%,体积为100mL时,在研究的镁的质量为1.2g、1.6g、2g时,火箭的发射动力随镁的质量增加而增大。
7.(1)用体积为30mL,浓度为10%过氧化氢溶液与粉末状二氧化锰进行实验时,在研究的二氧化锰质量为0.1g-0.5g时,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随二氧化锰质量的增加而升高;在研究的二氧化锰质量为0.5g-1.0g时,二氧化锰质量的增加
对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没有明显影响。
8.从1990到2010年间,随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逐渐增大,海水中二氧化碳的浓度逐渐增大,海水的pH逐渐降低
9.该温度下出品率和蛋白质含量都高
10.在鸡蛋壳质量为0.5g,盐酸的体积和浓度不变时,对照组压强的变化量高于实验组压强的变化量,从而说明对照组产生气体的速率比实验组快(共21张PPT)
图表、曲线题的解题策略
主要环节
01
了解图表、曲线题的分布和考法
02
归纳图表、曲线类题目的解题程序
03
解题思路的完善
01
图表、曲线题的分布和考法
选择
生产实际分析
科普阅读
基础实验
生活现象解释
科学探究
第一类:数据的直接读取
单点读取
01
图表、曲线题的分布和考法
2020西城二模
第二类:数据的比较和归纳
影响因素、找最值、曲线趋势
第三类:利用数据解释和评价
原因解释
点
线
面
(1)实验2-2中,黑枸杞提取液在60℃的条件下,存放4小时的吸光度可能为_______A。
(2)依图可知,黑枸杞提取液在60℃的条件下,存放时间和吸光度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
(5)实验2-2的结论是______。
02
归纳图表、曲线类题目解题程序
回答以下问题:
(1)依表判断,吸收效果最好的植物是______。
(2)依图分析,吊兰吸收效率最高的时间是__。
A.
0~1h
B.1~2h
C.
7~8h
请按暂停键
绿萝
B
你认为这两道题难度相同么?它们有什么区别?
02
归纳图表、曲线类题目解题程序
(1)依表判断,吸收效果最好的植物是______。
(2)依图分析,吊兰吸收效率最高的时间是______。
吸收甲醛的效果
≈
甲醛的去除率
吸收效率
≠
甲醛浓度
单位时间浓度变化量
1.关注“关键词”与“曲线因变量”的对应关系
2.转化
02
归纳图表、曲线类题目解题程序
02
归纳图表、曲线类题目解题程序
能量密度
例题
02
归纳图表、曲线类题目解题程序
氯离子含量→
腐蚀性
需要转化!
←融雪剂中含氯离子物质的质量分数
请按暂停键
A组融雪剂中含氯离子物质的质量分数比B组高
例题2.
03
解题思路的完善
练习1:泡腾片放入水中,立即生成大量CO2,状如沸腾。
(1)某VC泡腾片的营养成分表如右图,含量最高的营养素是______。
请按暂停键
无机盐
维生素
油脂
10.4g
2.5g
糖类
练习2:将两种发酵基础料相同的酸奶,置于4℃冰箱中冷藏,pH的变化如右图。
(1)酸奶在冷藏过程中继续代谢乳糖产酸的现象称为后酸化作用。由图可知两种酸奶中,后酸化作用明显的是
___________。
03
解题思路的完善
请按暂停键
pH值减小量
商业化酸奶
自制酸奶
自制酸奶
03
解题思路的完善
练习3:西兰花酵素制备过程如下:
西兰花酵素在发酵过程中
pH
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
(1)依据图1,判断西兰花酵素的制备过程中液体2的酸碱性___________(填序号)。
A.
酸性
B.
中性
C.
碱性
图1
发酵过程中pH变化
请按暂停键
2019年通州一模
A
03
解题思路的完善
练习4:发酵过程中添加的糖原为苹果汁,主要为葡萄糖与果糖。实验中,以葡萄糖与果糖之和表示西兰花发酵液中的总糖消耗情况。总糖、乙醇、乳酸和乙酸含量变化如下图所示。
资料:乙醇溶液呈中性
图
2
发酵过程中总糖、乙醇、乳酸和乙酸变化
(2)结合图
2,分析发酵液
pH
值不断降低的原因__________。
请按暂停键
pH减小
≠
物质含量
溶液酸性增强
溶液中酸含量增多
乳酸、乙酸
发酵过程中乳酸、乙酸的含量增加
03
解题思路的完善
练习5:为研究纳豆固态发酵的最佳条件,实验人员以黄豆为原料,在相同发酵时间下,测定黄豆初始含水量和发酵温度与纳豆激酶含量和黏液产率的关系(如图1、图2)。
另外发酵时间对纳豆激酶含量和黏液产率也有影响。22小时达到最大值,当超过22小时,纳豆激酶含量和黏液产率会因有害产物积累过多而逐渐减少。
图1
图2
(1)影响纳豆固态发酵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按暂停键
纳豆激酶含量和黏液产率
初始含水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
03
解题思路的完善
影响因素:
x轴+图例+上下文
理性分析,
不要照抄!
03
解题思路的完善
练习6:味精为白色柱状晶体,其主要成分为谷氨酸钠(C5H8NO4Na)和食盐,可用于食品增鲜。经实验测定发现,当加热至100℃以上时,会引起部分失水,生成焦谷氨酸钠,失去鲜味,且有轻微毒性。右图是焦谷氨酸钠含量与加热温度、加热时间的关系。
(1)分析右图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
请按暂停键
加热温度
加热时间
当加热时间一定时,在研究的加热温度100℃、107℃和115℃中,
焦谷氨酸钠含量随着温度升高而升高。
当加热温度一定时,在研究的加热时间为0.5h、1h、2h和4h中,
焦谷氨酸钠含量随着加热时间的增长而增长。
控制不变的实验条件
研究的自变量范围
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
结论
03
解题思路的完善
控制不变的实验条件
+
研究的自变量范围
+
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
理解
温度
时间
焦谷氨酸钠含量
研究范围
研究的变量
因变量
趋势
练习7:
实验3:探究84消毒液漂白性的影响因素
资料:ORP指84消毒液的漂白能力,ORP数值越大,84消毒液的漂白能力越强。
3-2:取四个烧杯,分别倒入30mL浓度为1:100
的84消毒液,并置于20°C、30°C、40°C、50°C水浴中加热,测量
ORP
变化如右图。
03
解题思路的完善
(1)通过实验3-2能得到84消毒液漂白性与温度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按暂停键
在水浴加热时间相同、84消毒液体积为30mL,浓度为1:100时,在研究的温度为20℃、30℃、40℃和50℃中,随水浴温度升高,84消毒液的漂白性减弱。
控制加热时间相同
03
解题思路的完善
(1)对比实验2-1、2-2、2-3能得到的结论为________。
练习8:用钛、石墨等作电极组装简易装置电解食盐水可制备次氯酸钠。
NaCl
+
H2O
===
NaClO
+
H2↑
请按暂停键
在氯化钠溶液浓度、电压、钛电极间距等其他条件一定时,在研究的温度为20℃、30℃和40℃时,随温度升高,有效氯含量降低,说明溶液中的次氯酸钠含量降低。
电解
练习9.酒精度数与酒粘度关系呈现出曲线的关系,如图。
(1)图1是酒精度数对酒粘度影响的曲线图,分析该图
可得到的结论是
__________
。
03
解题思路的完善
请按暂停键
在研究的酒精度数为12.3°-100°中,酒的粘度随酒精度数的增高,而先增大后减小。
在酒精度数为12.3°-55.9°时,酒的粘度随酒精度数的增高而增大;在酒精度数为55.9°-100°时,酒的粘度随酒精度数的增高而减小。
整体描述
分段描述
04
小结
解题程序
严谨的表述
控制不变的实验条件
+
研究的自变量范围
+
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