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二氧化碳的性质》新授课学案
学习目标:
知道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练习动手操作和观察总结的学习习惯。
养成对身边的化学现象提出问题的习惯。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在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和难点:
重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用途
难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和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链接:
1、在实验室里,我们通常用 或 和 反应来制备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制取好的二氧化碳气体用 法收集,为什么?
3、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是: 。
证明集气瓶中的二氧化碳已经集满的方法是: 。
4、向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的现象是: 。
5、打开汽水瓶子时会有“嘶嘶”的气体往外冒,你知道这些气体是怎么装进去的吗?
(二)探究新知:
1、实验一、在天平的两端平衡放挂两个纸袋,然后把一瓶二氧化碳像水一样倒入其中的一个纸袋中。
现象: 结论: 。
2、实验二、把制取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烧杯中,烧杯中有高矮不同的两只正在燃烧的蜡烛。
现象: 。结论: 。
3、实验三、往盛有二氧化碳的矿泉水瓶中加入少量的蒸馏水,迅速拧紧瓶盖,振荡。现象: 结论: 。
实验四、向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倒少量的水,迅速盖上玻璃片,再把集气瓶倒转过来。
现象: 。
结论: 。
5、知识小结: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色; 味;密度比空气 ;
溶于水。和氧气的物理性质不同的是 。
6、实验五、向二氧化碳的水溶液中滴入2-3滴紫色石蕊试液,振荡。
现象: 结论: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7、实验六、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现象:
结论: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8、小思考:打开汽水瓶时,会有“嘶嘶”的气体冒出,这些气体是怎么装进去的?
为什么打开瓶子气体会从液体中跑出来?写出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知识小结: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① ②
9、根据你所学习的二氧化碳的性质,想一想二氧化碳有哪些用途?
10、阅读课本P144“多识一点”,认识溶洞的形成,回答下列问题: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能看到
,但继续通入二氧化碳后,石灰水又由 变为 ,这是为什么?(用方程式表示)
。
(三)典例剖析:
例题1、实验室按照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并检验二氧化碳的性质,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开始前,应检查A装置的 。 其方法是_ 。
(2)用装置A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应在A中加入的药品是______和_____(填名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 ___。
(3)若B中盛有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
(4)若用装置C鉴定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在C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_,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烧杯D中燃着的蜡烛如图所示,D中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证明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例题2、实验室久盛石灰水的试剂瓶的内壁常附有一层白色污渍(白膜),其成分是 ,此污渍 (填“能”或“不能”)用水洗掉,要清除此污渍,可采用的方法是加 (填写该试剂的名称),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四)学能展示:知识巩固:
1、CO2的下列用途既与它的物理性质有关又与它的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A、灭火 B、作化工原料 C、制二冰 D、温室中作化肥
2、雪碧是一种碳酸饮料,将少量“雪碧”滴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然后再加热,溶液的颜色变化是( )
A、先变蓝后变紫 B、变红后颜色不再改变
C、先变无色再变红 D、先变红再变紫
3.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用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制大理石 B.干冰作制冷剂
C.可用于灭火 D.在蔬菜温室中作肥料
能力提高:
4、在通常情况下,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是氨水.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消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五种装置。
请回答:
(1)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可选 (填装置编号)
(2)收集氨气,应采用的装置为 (填装置编号)
(3)实验室制取氨气时,为防止多余的氨气逸散到空气中可用 吸收。
5、 下图所示,将一个充满二氧化碳的试管
倒立在盛有 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五)回顾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与同学们互相交流一下。你还有哪些疑惑?请大胆地说出来,与老师和同学共同探讨。
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