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处不在的力》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湘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力与运动《无处不在的力》。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
能通过各种体验活动感受力是无处不在的,并能与同学交流活动中的感受。
2、
能将力对物体产生的影响初步分类,并能判断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了力并由此产生了何种影响(作用效果)。
情感体验
在活动中勇于探索,善于总结活动经验,乐于合作与交流,体验到力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科学知识
1、
知道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力,知道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能使物体的形状或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力的单位是牛顿,用符号“N”表示。
2、
知道力有大小和方向,力的作用效果与此有关。
教学重点:
知道力无所不在,能说出生活常见的力。
教学难点:
让学生感知各种力的存在及力对物体的作用。
教学准备:
课件、海绵、皮球
教学过程:
1、
图片激趣
同学们,大家喜欢上科学课吗?今天,就跟着老师一起走进科学的世界,探究科学的奥秘。
1、
课件出示帆船图片,介绍浮力和风力引出力。
大家真厉害,都知道风力和浮力,那么生活中还有哪些力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2、
课件出示图片,认识重力、弹力、摩擦力……
同学们,看似平常的生活现象,都充满了科学的知识,我们的生活中有这么多力,那到底什么是力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力的作用”,感受我们身边无处不在的力。
板书课题;无处不在的力
2、
探究新知
(1)
感受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1、
师:讲解活动的要求:人人都要参与,要有次序。
2、
组织学生开展拍皮球、提书包、推拉门、扳手腕体验活动。
师出示问题:
⑴、你拍皮球时,感觉皮球也在拍你吗?如果有,和你用力的方向一样吗?
⑵、你提书包时,感觉书包在拉你吗?如果有这种感觉,这种力的方向是怎么样的?和你提书包的方向一样吗?
⑶、你向前推门时,感觉到门也在推你的手吗?如果有这种感觉,这种力的方向是怎样的?和你推门时用力的方向一样吗?
⑷、和同学掰手腕时,你向对方用力,对方有回应吗?如果有,和你用力的方向一样吗?
引导总结:力就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3、提问:你用力的大小对物体的变化有没有影响?
生自由说
3、
力的相互作用练习。
(二)力的作用
1、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教师演示:磁铁控球
⑴、用磁铁改变小铁球的快慢和方向,学生观察。
⑵、师适时提问:力使物体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试说
师引导总结:力会影响物体的运动,它能使物体运动起来,也能使物体停止运动。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学生实验:压海绵活动
提问:力使物体发生了什么变化?
小组交流体验或发现,师巡视。
总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三、巩固应用
1、组织学生全班交流,认识到:提、推、拉、压、吸引都是力,力有大小和方向,力能使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2、认识力的种类、大小和方向、单位等
⑴课件出示,教师讲解。
⑵指导学生齐读一遍。
3、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应用了力?
生自由说
师课件出示
四、课堂总结
1、你有什么收获?
2、集体朗诵诗《力》
你看得见力吗?
你看不见,我也看不见。
当水滴轻轻落下时,
我知道
那里有力。
你看得见吗?
你看不见,我也看不见。
当帆船驶过湖面时,
我知道
那里有力。
板书设计
无处不在的力
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力的要素:
大小
方向
力的作用: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