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花开花落为哪般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1 花开花落为哪般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6-30 09:57: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花开花落为哪般》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本单元的起始课。花是生活中常见的,也是学生十分熟悉的一种事物,且在第一单元“植物的一生”学习中,学生已经观察过开花结果的过程。本课运用解剖等方法对花的形态构造进行更有序更细致的观察,并用擅长的方式进行表述观察结果。
教材安排了“观察花蕾”、“观察花的构造”两个活动和一个拓展活动——“花的传份”。通过观察花的构造以及从花开到花落所发生的变化,认识到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之一,可以起到延续生命的作用。本课涉及的内容是在学习第一单元《植物的一生》之后,探讨植物花开花落为哪般,让学生明确植物繁殖的奥秘。这一课同时也为后面学习植物的有关知识作铺垫。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一般认为花的结构有花瓣、花心,多数不知道萼片,雄蕊、雌蕊,我们教学时要告诉学生花的各部分的定名,为以后交流提供方便。
由于学生们第一次使用镊子,解剖时学生一般动作快,没有头绪,但可能有拉破、解剖无序、排列无序的问题,为观察花的结构带来麻烦。因此教师演示解剖花的过程很很重要。最后教师归纳解剖三个要点12个字:由外向内,夹住基部,依序排列。由外而内就是先解剖萼片,再解剖花瓣,雄蕊,最后解剖雌蕊;接着演示夹住基部解剖和依序排列记录单中。
学习目标
科学知识:
1.知道花的各部分名称,如:萼片、花柄、花瓣、雌蕊、雄蕊等。
2.了解完全花的结构特点。
3.了解花在生长过程中发生的变化。
4.知道植物的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之一。
科学探究:
1.会借助工具观察花。
2.会使用解剖的方法细致而有序地观察花的构造。
3.能用文字或画图的方式表述观察的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观察花蕾的活动中使学生获得亲近自然的情感体验。
2.激发学生观察花的变化的兴趣。
3.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观察花,引导学生运用自己擅长的方式来表述观察结果。
难点:指导学生在较长时间的观察活动中选择适当的观察方法,对花进行有序地观察,保持学生的观察兴趣。
评价任务
1.能够完成解剖花的实验。
2.知道花的组成,了解花的作用。
3.能够坚持观察花蕾及花的变化过程,并在观察活动中有所发现。
教学准备
1.开花植物的花蕾(或实物、图片);身边常见开花植物的花朵。
2.放大镜、镊子、白纸。
3.有关植物传份、受精的课件或挂图。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谈话:春天是百花盛开,百花争艳的季节,老师邀请同学们进入鲜花世界来看看。(观看大屏幕,要学生欣赏花,一则,让他们认知常见的绿化花种,二则,用花的美吸引学生的视线。)
2.师:花开又花落,又有谁知道这其中的奥秘呢?(出示课题:花开花落为哪般)
3.上节课我们观察了花蕾。随着时间的推移花蕾会有什么变化呢?说说你们看到的。花开了又是什么样子的?里面的构造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观察花的构造。 
二、活动:观察花的构造
1.初步了解桃花的构造。
(1)师:谁来说说可用什么方法来观察它?(看、摸、闻)接下来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观察,边观察边在小组里交流观察结果。  
(2)组织全班交流观察结果。结合大屏幕了解花从外到内分别由花萼、花冠、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教学时注意:对比花蕾观察,得出花萼和花瓣,中间部分先让学生说说再教学雄蕊、雌蕊。)像小叶子的这部分,他的科学名字叫鄂片,它是花的最外一层,还有花瓣,花芯的科学名称叫花蕊,花蕊有两种,一种是雄蕊,一种是雌蕊,数目较多的这部分是雄蕊,花中间的这一部分是雌蕊。
(3)请你观察手中的花,说说花都有哪几部分构成?(依次找出花萼、花瓣、雄蕊、和雌蕊。)
(帮助学生统一花各部分的名称,为下一步解剖、汇报、研究做好准备工作。) 
2.使用镊子解剖观察法,进一步认识花各部分的特点。
师:刚才我们用“看、摸、闻”的方法适合观察外部结构,但要看清楚内部,我们要向大家介绍一种新的研究方法----解剖。  
(1)师介绍工具:这是镊子,就是我们解剖的工具。  
师:谁来说说解剖前,我们该注意什么?(生说)  
温馨提示:是啊,花朵虽小,却是有生命的,我们解剖了它,是为了学习的需要,但同时一朵完整的花的美丽就不复存在了。因此,我们解剖它同时要小心翼翼,格外细致。  
(2)通过观察同学们知道了桃花是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构成的,接下来由老师来演示解剖一朵桃花。(解剖桃花时要用到小镊子,镊子的使用方法是用手一右手拿住,他用大拇指和食指来控制捏子的松紧,老师边讲解边示范。)
师:解剖时我们应按什么顺序?为什么解剖时我们应该从外到里?(生说理由)师边示范边讲解:应该夹住根部,以保留各部分的完整,每解剖一部分都把它平铺在白纸上,然后分一分,把同类的放在一起。
3、出示实验要求
(1)用左手捏住花梗,右手拿镊子夹住被撕部分的基部,也就是下部。
(2)按照从外向里的顺序一层一层撕下来。首先撕下萼片,然后依次撕下花瓣,雄蕊,雌蕊,边撕边按顺序在白纸上分类摆好。
(3)注意不要损坏花的每一部分,看哪位同学解剖的最认真,最仔细。
4、学生展示解剖下来的东西,说说自己的分类,对照大屏幕图文掌握桃花各部分的名称:花萼、花瓣、雄蕊、雌蕊。记录(引导从颜色、数量、气味等去观察记录)完成记录单其余部分。
5.交流总结。
(1)在学生交流展示自己的观察结果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花有哪些相同的结构,每一部分有哪些共同的特点。  
(2)总结花的构造:同学们经过解剖都发现桃花有几个萼片、几个花瓣、几个雄蕊、几个雌蕊。
三、介绍其他的不完全花(课件出示,配上放大的相关插图)  
1.观察南瓜花、丝瓜花,说说它们有哪些部分组成?你发现了什么?
2.完全花和不完全花。一朵花中花萼、花冠、雄蕊、雌蕊四部分俱全的,叫做完全花;缺少一部分或多部分的,叫做不完全花。南瓜、黄瓜、丝瓜、西瓜、西葫芦、油桐的花,缺少雄蕊(或雌蕊),是不完全花。
3.像黄瓜这样的花,有的只有雄蕊叫雄花,有的只有雌蕊叫雌花。
四、花的传粉
1、师:“花在生长过程中各个部分会发生哪些变化?”“植物开花就一定能结果吗?”“完全花和不完全花有各什么作用?”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再次走进花的海洋……(激发学生之间的认知矛盾,从而激发学生继续观察花的变化的兴趣。)
2、出示课件,了解传粉过程。
3、学生观看录像,了解不同的传粉方式。植物有的依靠异花传粉(如:菊花),有的依靠自花传粉(如:黑麦花、大豆花);有的是虫媒花(如:菊花),有的是风媒花(如:黑麦花);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人们还经常对植物进行人工授粉。
4、花在授完粉后会发生哪些变化呢?(观看花成为果实的视频)
在观看之后指导学生继续观察花授粉之后的发生的变化。告诉学生这样能更深入地了解了花的作用。
拓展
观察了解花在生长过程中各个部分会发生哪些变化。
继续观察,花经过传粉后,花瓣会脱落吗?植物又会发生什么变化?
板书设计:
花开花落为哪般
萼片、花瓣、雄蕊、雌蕊
完全花
不完全花
教学反思
四年级的学生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因此本节课教学中力求让全体学生参与以探究为目的的观察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自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行设计探究程序,自行得出探究结论,让学生始终处于主动积极、兴奋活跃、稳定持久的状态中参与教学。在探究花的构造时,让学生通过亲身探究,产生认识、提出新假设、新概念“解剖”,培养的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通过亲身探究,学生的思考力、判断等得、得以有效培养。
本节课在探究活动中,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相互合作,彼此分享。谈话交流互动过程中,达到相互信任、彼此尊重、融洽相处,学生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任,课堂上学生敢想、敢说,勇于创新。
本节课探究的内容是局限于完全花,学生在课前准备时有不完全花,因此给解剖花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此环节在备课时应考虑到,事先为学生多准备些完全花,就可避免此类现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