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物体
第1课时 搭积木比赛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并画出草图。
2.能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3.能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
【教学重点】
能根据立体图形画出相应观察点的平面图形。
【教学难点】
能根据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或根据平面图形确定组成立体图形的小正方体的数量范围。
一、情境导入
师:在上课前,老师想到了我们曾学过的一首古诗《题西林壁》,还记得吗?我们一起背一背。
引导学生齐背。
师: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呢?谁来说一说?
师:大诗人苏轼从不同的角度看庐山,看到的影像是不一样的。而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许多多的物体,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看到的形状也是不一样的。谁来举例说明一下?
学生举例。
师:我们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学习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从三个方向观察由3个或4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进行搭积木比赛,继续学习有关观察物体的知识,看看大家能否从中有新的收获,好吗?
二、探究新知
(一)自由搭积木。
1.自由搭立体图形。
我们今天用课前准备好的小立方体块搭出你喜欢的立体图形,看哪个组在规定的时间里搭的种类最多,注意做好记录。请一个小组在台上搭一搭。
2.想一想,我们刚才所搭的立体图形分别从正面看是什么形状,从左面、上面看呢?
(二)搭积木比赛。
1.比赛一:“画一画”。
(1)(课件出示教材第32页淘气搭出的立体图形)观察淘气搭出的立体图形,看一看有什么特点。(这个立体图形是由5个小正方体搭成的)
(2)从上面、正面、左面三个方向观察搭成的立体图形,并画出看到的形状。
每个小组展示画出的图形,并说一说是从哪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
(3)进行评价。
2.比赛二:“搭一搭”。
课件出示第二项比赛:根据从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小正方体的数量范围。
(1)从正面和左面看到的形状如下图:
(2)提问:搭这样的立体图形,最少需要几个小正方体?最多可以有几个小正方体?
(3)学生小组合作,先交流,再动手操作。
(4)各小组展示搭好的立体图形。(鼓励不同的撘法)
提问:你们搭出的立体图形各不相同,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师小结:根据从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不能确定这个立体图形的形状,但能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小正方体的数量范围。
3.比赛三:“看谁搭的多”。
课件出示第三项比赛:根据从上面观察到的形状,用6个小正方体搭一个立体图形。
(1)从上面观察到的形状如下图:
(2)提问:用6个小正方体搭成像上面这样的立体图形,你有多少种不同的搭法?
(3)学生在小组内边交流,边操作。
(4)各小组展示不同的搭法,看哪个小组搭的方法多。
师小结:根据从给定的一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搭立体图形,即使给出的小正方体的数量是固定的,也有很多种不同的搭法。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33页“练一练”第1、2题。
2.课件出示教材第33页“练一练”第3题。
(1)课件出示从正面和左面看到的形状。
(2)课件出示搭好的几种立体图形,请学生观察分析,选出符合要求的搭法。
(3)动手操作,按题目的要求搭立体图形,看最多能用几个小正方体,最少需要几个小正方体。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听过盲人摸象的故事吗?(多媒体课件播放故事)今天我们学习的是观察物体,为什么老师叫你们听盲人摸象的故事呢?
引导学生体会到观察物体不要像盲人摸象一样,以偏概全,要全面地观察物体。
师:今天学习的观察物体,要从三个方向观察才能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从两个方向观察是不能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的,但可以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小正方体的数量范围。
【教后思考】
在这一节的教学中,我以“简单的活动,真实的感受,有效的学习”这一想法为指导,引导学生逐步认识立体图形的正面、左面和上面。学生学在其中,乐在其中,不仅认识了立体图形的正面、左面和上面,更身临其境地体会到观察的位置决定着观察的结果,为后面的学习创设了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