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处理
第1课时 扇形统计图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
2.能读懂扇形统计图,从中获取有效信息,体会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3.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
【教学难点】
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
一、情景导入
据统计,中国的肥胖儿童逐年增加,肥胖问题已成为威胁儿童健康的重大问题,肥胖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与我们的饮食习惯有关,那么怎样才是合理的饮食习惯呢?
(课件出示“我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图”)
教师介绍:这是专家通过研究制定出的适合我国居民的平衡膳食宝塔图。它是结合中国居民的膳食结构特点设计的,把平衡膳食的原则转化成各类食物的质量,并以直观的宝塔形式表现出来。
二、探究新知
(一)课件呈现情境图及表格。
师:这是我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以及笑笑家一天各类食物的摄入量统计表,通过这个图表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引导学生说出,每种食物摄入多少克。
种类
摄入量/g
约占总摄入
量的百分比
油脂类
50
1.3%
奶类和豆类
450
11.8%
鱼、禽、
肉、蛋类
600
15.8%
蔬菜和
水果类
900
23.7%
谷类
1800
47.4%
总摄入量
3800
100%
读出表中的数据,说一说表中百分数的意思。
引导学生发现这份统计表中增加了每类食物占总摄入量的百分比。
师:“占总摄入量的百分比”指的是什么呢?
生1:每种食物的摄入量占总摄入量的百分之几。
师:从这个统计表中,你又获取了哪些信息?
生2:油脂类食物的摄入量约占总摄入量的1.3%;奶类和豆类约占总摄入量的11.8%……
师:100%又表示什么呢?
生3:100%表示总摄入量。
1.揭示课题。
从条形统计图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一类食物的摄入量。那么,能不能看出每一类食物的摄入量占总摄入量的百分比呢?(不能)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种新的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板书课题)
2.课件出示扇形统计图。
师:扇形统计图是把各类食物所占的百分比表示在一个圆里,我们如何用扇形统计图来表示这些数据呢?这是根据表中的数据绘制的统计图,你能看懂吗?
(二)认识扇形统计图。
引导学生说出:每样事物占百分之几就画出占圆面积的百分之几,根据统计图我们要把圆分成五部分。
图中整圆表示什么意思?为什么叫扇形统计图?
整个圆表示食物的摄入量;每一部分像一把扇子,所以我们称之为扇形统计图。
师:扇形统计图是以什么方式表现出部分量与总量的关系的?
学生小组交流,教师巡视。
师生共同总结:用圆表示总数,用圆内扇形的面积表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1.对照我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图,你觉得笑笑家吃得合理吗?
通过这个图表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出笑笑一家的营养搭配非常均衡,符合平衡膳食宝塔图的标准。我们也要合理地搭配食物,不挑食、不偏食,大家才会健康成长。
2.师生讨论。
表中的数据能绘制成条形统计图吗?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比较一下扇形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怎样看出扇形统计图各部分之间的多少关系?
3.归纳总结。
扇形统计图是用一个圆表示总量,也就是100%。各个扇形表示部分量占总量的百分比,所以数据都用百分数表示。用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各个部分量与总量之间的关系。从扇形统计图上也可以更加直观地看出各个部分量的大小关系。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58页“练一练”第1题。
学生观察教材中的扇形统计图,读一读统计图中的各类信息。每组汇报一小题。
2.完成教材第58页“练一练”第2题,看图回答问题。
(1)一年级与六年级作息时间分配有哪些不同?
(2)每组一道题,算一算。汇报计算结果。
(3)你有什么好建议?学生发言、交流。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扇形统计图
扇形统计图:圆表示总量,扇形的大小表示各部分所占的百分比。
特点:能够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教后思考】
在教学中,切实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比如利用学习过的统计表作为导入。结合教材的居民膳食宝塔创设情境,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