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希腊、罗马与欧洲古典文明
一、教材分析
根据课程标准“选择中外不同时期典型的国家管理形式,描述其主要特点”我们要对教材中雅典、斯巴达的国家管理制度进行详细介绍,并感受他们各自的特点。雅典的国家管理采用民主制,斯巴达采用军事管理制度。课程标准还要求“了解不同时期不同区域文明的文化成就及其特点特别”。结合教材要突出了希腊文明对欧洲历史和文化的奠基作用,并且探讨了希腊文明和四大文明古国在发展特点上的差异。
二、教学目标
(1)能够根据资料描述爱情文明的情况、雅典的民主制度和斯巴达城邦的特点,并知道希腊文明和欧洲文明的关系。
(2)通过公民大会模拟游戏体验雅典民主制度的局限性和优越性,同时汲取其中的“营养”。
(3)通过希腊文明和大河文明的比较来探讨希腊文明发展的特点,并感受人类文明发展的多元性和独特性。
三、学生情况分析
本课教学对初中学生来说难点有三个:一是要体验希腊文明的发展历程和欧洲文明的关系。二是感受雅典的民主制度。“民主”这个词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如何理解民主并体会雅典民主制度的优点和缺点是最大的难点。三是希腊文明和大河文明的区别,感受人类文明发展多元性和独特性。
针对于以上三个难点,设计了一些教学环节进行突破。从欧洲的一些著名古典建筑开始,让学生轻松的感受到欧洲文明和希腊文明的关系,体会希腊文明是欧洲文明的起源。通过雅典民主制度的模拟游戏,让学生亲身体验民主制度,理解民主的存在,感受到雅典民主制度的优点和缺陷。通过对大河文明和希腊文明的地图的比较,知道爱琴海孕育了希腊文明,解决第三个难点,在探讨中感受到不同地域发展的特有性,以及世界发展的多元性。
四、教学过程
(一)欣赏奥运——追溯希腊文明
【讲述】说到希腊就会想到2004年奥运会上那一个个激动人心的场面,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奥运会开幕式。
【展示】播放雅典奥运会的会歌,同时播放奥运会开幕式中的一些照片。
【讲述】这些都代表了希腊文明,让我们回到公元前2000年走近希腊文明的开端时期爱琴文明。
【介绍】展示地图,爱琴文明是希腊文明的开端时期。你能找出爱琴文明的中心吗?
【学生回答】以迈锡尼和克里特岛为中心。
【感受辉煌】展示爱琴文明的一些图片,如米诺斯王宫等,感受爱琴文明的辉煌成就。同时让学生用语言描述一下对皇宫的印象。
【讲述】让学生介绍特洛伊战争,了解爱琴文明为什么走向衰亡。但希腊文明却仍在继续发展,在公元前8世纪的时候,迎来了希腊文明的城邦时代。
(二)享受民主——评雅典民主制
【展示】屏幕出示地图,在所有的城邦中最为著名的是雅典和斯巴达。
【讲述】雅典最著名的是它的民主制度。与我国古代2000多年的专制制度完全不同,我们是皇帝一人说了算,皇帝说的就是圣旨,是不可违抗的,但是雅典国家的事情是要许多人召开会议讨论后集体决定的。
【看书】让学生看书P51面第三段及阅读卡,并回答以下问题:
1、雅典有哪些民主会议?分别在什么时间召开?
2、哪些人可以参加民主会议享受民主权利?
3、雅典人如何防止有些人的权利过大?
【游戏】首先教师介绍游戏规则:
1、各位同学抽取代表自己身份的纸条。
2、根据自己的身份,扮演角色,来判断自己是否具有参加民主会议的资格。
3、最后在纸条上做出自己应该有的判断。
发放写有雅典国家成员的角色的选票,每个学生得到一张。发放完毕后集体提出“最佳参与奖”的候选人三人到讲台上。其他同学根据自己的角色拥有的权利进行投票,有选举资格的写上三位同学中的一位,没有选举资格的在选票上用“/”表示。
【反思】教师挑出各种角色问学生该角色是否具有选举资格,该同学的投票填写是否正确。学生一起来回答以下问题:
1、刚才哪些角色不能参加雅典的民主会议?
2、你认为雅典民主制度的优点和缺点各是什么?
3、你认为可以怎么改进?
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教师通过让某些角色的同学起立,让学生能了解到民主制度的民主程度怎样,使问题难度下降。
(三)追求勇敢——领略斯巴达精神
【讲述】希腊文明中另一个著名的城邦是斯巴达。展示两则材料:
材料一:古代斯巴达勇士出征时,母亲在儿子的盾牌上就刻着:“持盾,或卧盾!”
材料二:古代斯巴达人以刻苦、英勇并言简意赅著称。据说,马其顿国王菲力浦攻击斯巴达城的时候,传书为斯巴达王说:“如果我攻破你的城,我们就放火把它夷为平地。”而斯巴达王回信只有两个字:“如果。”
【问题】看了两则材料后,在你心中出现的斯巴达人的形象是怎样的?猜测斯巴达国家的对外交往和军事实力。
【描述】学生描述他们心目中的斯巴达人的形象,教师介绍斯巴达全民皆兵以及好战的特征。
【发散思维】如果你可以回到公元前8世纪,你愿意居住在斯巴达还是雅典,为什么?学生先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后汇报自己的想法,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同时让学生强化两个城邦的特点。
【讲述】愿意居住在两个地方的同学势均力敌,就因为斯巴达的好战,以及双方力量相当,所以雅典和斯巴达展开了多年的争斗,最后在公元前5世纪晚期以后,希腊逐渐衰亡下去了。这也对是对我们的告戒,一定要和平相处,睦邻友好,才能让自己的国家更加的繁荣昌盛。
(四)文明相照——爱琴海孕育文明
【讲述】我们从爱琴文明,从雅典的民主,从斯巴达军事制度都能看出希腊文明的繁荣。希腊文明和我们以前讲的大河文明有很大的不同,埃及是尼罗河孕育的文明,中国是长江黄河浇灌的文明。那没有任何河流的希腊又是凭借什么发展起来的呢?
【回答】爱琴海孕育了希腊文明,探讨海洋对人类发展的好处。便利的海上交通,发达的水产资源,适宜的气候都为希腊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感悟】通过学习你们了解了什么内容,明白什么道理?
五、教学效果检测
1、把你认为最能体现这两个文明的特点的内容填写在表格上:
古代雅典
古代斯巴达
2、下图是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的会徽。请你简要说明会徽的设计主旨。在课后请大家根据自己的理解另外设计一枚会徽。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图表(略)
(第二课时)
一、教学体系构建
设计理念
2-1、描述西方早期历史上几个主要文明区域的空间分布。
2-3、对比不同时期西方典型的国家管理形式。
2-4、掌握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区域文明的文化成就。
文明的产生和地理条件是完全分不开的,气候环境、水分多少、冷热差异、地形分布 等都对文明的产生和农耕文明的特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奴隶制国家中,政治体制有了明显的不同,掌握这些内容有利于更好地了解人类管理制度的进步,也可以使体会到“民主”的重要性;不同区域文明的文化成就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
课标体现
2-1、描述西方早期历史上几个主要文明区域的空间分布。
2-3、对比不同时期西方典型的国家管理形式。
2-4、掌握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区域文明的文化成就。
教学目标
从古罗马历史发展的脉络中,初步感受欧洲古典文明的形成。
通过对古罗马三个历史发展阶段的学习,体会社会制度的变迁是历史发展的内在要求。
通过古典建筑和现代建筑在结构、风格和特点上的比较,体验历史文化的传承关系。
从古希腊、罗马文化与中世纪以及现代欧洲文化的联系中,感受欧洲古典文明的巨大成就。
结合已有知识,比较东西方文明的区别,思考全球化的重要性。
课时安排:本课共二课时,本节教材安排一课时
重点展示:提炼出古罗马三个历史发展阶段,及其变化的原因,感受欧洲古典文明的巨大成就。
难点突破:古罗马三个历史发展阶段,及其变化的原因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录音磁带,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课前阅读课文,罗马兴起的故事,编好小组
教学流程设计:(新课引入)
【叙述】(边展示古罗马建筑遗址边朗诵)
罗马城简直就是一个废墟的世界。一座座倾塌的城墙,一间间残破的宫殿,一根根斑驳脱榫的石梁,一个个缺手少臂的雕像,以及一条条被毁坏得不成形状的通道随处可见,或掩映在绿树丛中,或竖立在草坪之上,或横亘在街边路旁,或紧靠着新的建筑。尤其使人惊讶的是,绝大多数废墟都在罗马市区的中心,而且完好地保存在显眼醒目之处。凝视着这些废墟,我忽然发现罗马充满着一种残缺的美,一种古旧的美。是的,比起完整的建筑来,残缺的废墟更能给人以震撼,更能给人以深思,更能给人以力量,更能给人以启迪。在这些废墟中我们仿佛看到了古罗马辉煌的历史,发生在一个个建筑中的神奇故事。
【转承】今天,就让我们当一回时间隧道的游客,来到古代罗马,看一看古罗马的文明历程。
【提问】请同学们看课本P52,谁能告诉我们古代罗马兴起的时间和地点?
关于古罗马的兴起还与一只母狼有关呢,你知道这个故事吗?
(表扬学生的课外阅读范围广)
【转承】古罗马在一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变化,是最突出的。
【活动】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
动动脑筋找出罗马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王政时代”—罗马共和国—罗马帝国)
想一想古代罗马和希腊城邦的相似之处(共和)
想一想罗马人和斯巴达人有什么共同之处,这一共同之处对罗马的发展有什么影响?(尚武精神)
教师适当进行点评,
【叙述】古罗马属于奴隶制的国家,经历了3个不同的政治体制,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国家的发展;在“王政时代”是古罗马从部落演变为城邦国家,而在罗马共和国时期,罗马人的“民主思想”有了很大的发展。
【提问】展示“法西斯”扈从图,他们是什么人?肩上扛着什么?
讲述执政官的选举,任期和一个执政官的故事。
【转承】在民主思想发展的同时,古罗马军事实力不断发展,其中罗马军队的奇特作战方式值得我们关注。
【提问】根据课文所给的资料,图3-8罗马龟甲阵,这种作战形式有何优点?
【转承】由于拥有强大的战斗力,罗马人征服了大片土地,(罗马帝国的录像以及罗马帝国的版图)
【提问】要统治这么大的疆域,共和制能够维持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补充恺撒大帝、屋大维称“奥古斯都”的情况。
【概述】在2世纪时,罗马成为一个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地中海被戏称为“罗马人的小澡盆”。但是到了3世纪时,陷入了全面的危机,后分裂为东罗马和西罗马,476年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的打击下灭亡。这么强大的帝国是如何被灭掉的?如果你感到好奇,可以在课外查阅有关资料。
【转承】虽然强大的古罗马最终灭亡了,但是它辉煌的文明和古希腊文明一起,造就了西方文明之根,
【展示】边看边回答问题:1、《十二铜表法》的地位及其重要意义
2、罗马式的建筑风格,及对后世建筑的影响
【转承】古罗马不仅在欧洲文明中起了重要作用,在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展示】在中国出土的罗马精美的色彩斑斓的玻璃器皿,折凳,和各种精确的木工工具;在罗马出土的丝绸,瓷器,香料等东方物品。
这些说明了什么?
【总结】古罗马的文明继承了希腊文明,吸收了东方文明,为后来欧洲文明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历史时期,古罗马文明作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将永远留在历史的长河中,给人以震撼,给人以思索。
【回顾】从古罗马游览归来,你对古罗马的历史和它的文明有什么深刻印象呢?
课后反思
新课程教学应该从课程标准出发,一切都是围绕课程标准展开的。从课程标准上看,要求让学生了解雅典和斯巴达的国家管理形式及其特点是重点内容。要知道希腊文明的文化成就及其独特性也是一个教学的重点。为了实现课程标准,达到教学目标,教学设计中采用了角色扮演、图片欣赏、相似比较等方法,都是比较有特色的。
课堂用学生比较熟悉的雅典奥运会的开幕式导入,学生的兴趣马上被调动起来,期待学习今天的内容。其中播放雅典奥运会会歌,会歌的节奏能让学生得到感染,很快的溶入教学中。还有许多奥运会开幕式的图片,都是传说人物以及雅典历史的再现,把这些图片用到导课过程,也使学生身临其境,对了解希腊历史有一种期待。这样的设计真正实现吸引学生目的,掀起开始的高潮。
教学设计中最难的就是要让学生了解雅典民主制度的优与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考虑了很久,受到班级选举的启发,所以采用了觉得扮演的办法,让学生带着雅典社会身份进入到班级选举当中,感受到自己的雅典社会各个阶层享受到的权利的多少。在选举结束之后进行集体的反思,通过数量的比较,学生轻松的发现雅典的民主制的优点和缺点。为了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让学生对雅典民主制度进行改进。这个角色扮演是一个游戏环节,学生觉得轻松,同时还让学生对知识有了亲身的体验,这是符合新课程以学生为中心重视要学过程的要求的。对课程标准的实现来说,这个设计化难为简了。
教学设计中不同地域的文明发展的特点比较,采用了地图相对照的办法,从四大文明古国出发,回忆已学知识既是对知识的温故知新,又是对学生读图能力的锻炼和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