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仿真试卷专家版六 生物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仿真试卷专家版六 生物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6-30 22:22:32

文档简介

机密★启用前
2020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仿真试卷(专家版六)
生物
本试卷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时量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卷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在毎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化学元素
B.化合物
C.细胞
D.个体
2.真核细胞细胞核的组成不包括
A.核膜
B.染色质
C.细胞质基质
D.核仁
3.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
A.氨基酸
B.核苷酸
C.葡萄糖
D.脂肪
4.检测脂肪的试剂是
A.斐林试剂
B.双缩脲试剂
C.碘液
D.苏丹Ⅲ染液
5.甘油是脂溶性小分子,其通过细胞膜的方式为
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
D.胞吞和胞吐
6.用含“的葡萄糖跟踪有氧呼吸过程中的氧原子,转移的途径是
A.葡萄糖→水→丙酮酸
B.葡萄糖→氧气→丙酮酸
C.葡萄糖→氧气→水
D.葡萄糖→丙酮酸→二氧化碳
7.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进行的场所分别是
A.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B.线粒体、细胞质基质
C.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基质
D.线粒体、线粒体
8.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的来源是
A.二氧化碳的固定
B.五碳化合物的还原
C.水的光解
D.三碳化合物的还原
9.水果蔬菜储存时,采用降低温度或降低氧气浓度的方法,其主要目的是
A.促进光合作用
B.抑制细胞呼吸
C.抑制光合作用
D.促进细胞呼吸
10.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能观察到数目最多的细胞主要处于细胞分裂的
A.间期
B.前期
C.中期
D.后期和末期
11.关于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用豌豆作杂交实验材料
B.一开始就研究两对性状的遗传
C.设计了科学的实验程序并运用统计学方法
D.对科学的热爱并敢于挑战传统
12.基因型为Gg的某植物自交,F1中基因型为gg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
A.3/4
B.1/12
C.1/8
D.1/4
13.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发生的变化是
A.染色体复制
B.同源染色体联会
C.同源染色体分离
D.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14.一对亲本杂交,后代出现了很多变异类型,主要原因是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染色体变异
D.环境改变
15.由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可知该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
A.蛋白质
B.脂肪
C
.RNA
D
.DNA
16.控制小鼠毛色的灰色基因既可以突变成黄色基因,也可以突变成黑色基因,这说明基因突变具有的特点是
A.普遍存在
B.突变频率低
C.不定向
D.一般有害
17.21三体综合征患者形成的原因是减数分裂过程
A.染色体结构发生变异
B.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异
C.染色体成分发生变异
D.染色体形态发生变异
18.翻译过程中,与密码子能进行碱基互补配对的是
A.DNA分子上的反密码子
B.蛋白质分子上的反密码子
C.tRNA分子上的反密码子
D.mRNA分子上的反密码子
19.人类基因组计划测定的人的染色体条数是
A.20条
B.22条
C.23条
D.24条
20.下列哪项不属于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
A.突变和基因重组
B.自然选择
C.隔离
D.细胞分化
21.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B.内环境是细胞内的环境,即细胞内液
C.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D.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构成
22.关于B细胞和T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B细胞是在胸腺中分化形成的
B都能通过直接产生抗体发挥免疫作用
C.T细胞和浆细胞可以相互转化
D.T细胞分化成的效应T细胞能发挥免疫作用
23.小明打球时不慎小腿骨折,疼痛剧烈,他产生痛觉的部位是
A.下丘脑
B.小腿
C.大脑皮层
D.脑干
24.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2,4-D)可以杀死小麦田里的双子叶杂草,而不会抑制小麦的生长。对此正确的解释是
A.此浓度只对小麦起作用
B.此浓度只对杂草起作用
C.小麦和杂草对此浓度敏感程度不同
D.此浓度对小麦和杂草都起抑制作用
25.下图是生态学家高斯在一次大草履虫培养实验中绘制的种群增长曲线。由图可知,该次实验中草履虫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为
A.100个
B.200个
C.250个
D.375个
26.在种群的“S”型增长曲线中,种群增长速率最快的时期是
A.快达到K值时
B.达到K值之后
C.K/2时
D.K值时
27.海湾浅水处长绿藻,稍深处长褐藻,可见影响海洋植物分层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二氧化碳
B.阳光
C.海水含盐量
D.pH
28.谚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反映出螳螂和蝉之间的种间关系是
A.寄生
B.竟争
C.捕食
D.互利共生
29.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A.人工栽培和养殖
B.就地保护
C.迁地保护
D.实施大型的生态工程
30.下列各项属于生态系统物理信息的是
A.信息素
B.有机酸
C.孔雀开屏
D.温度
二、非选择题:本卷共4题,共40分。
31.(10分)下图是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回答:
(1)图中[1]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
(2)图中[6]细胞核是
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
(3)在光照充足、温度适宜的条件下,该细胞中的CO2由图中的[7]
产生,扩散到[2]
被利用
(4)海水稻的根细胞能从盐碱地吸收水分,是因为图[8]液泡中细胞液的浓度
土壤溶液的浓度。
32.(10分)请回答下列有关实验的问题
(1)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染色剂甲基绿使DNA呈
色。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
填“加速”或“减慢”)染色剂进人细胞,同时使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2)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使色素分离的试剂是
(填“水”或“层析液”)。若将色素提取液滴几滴于一张圆形滤纸的中心,一段时间后,滤纸中心周围出现圆形色素带,最外面一圈呈橙黄色的色素带所含色素主要是
(3)在“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中,人们发现,细胞越大,其表面积与体积之比越
,物质运输效率越低,影响细胞正常的新陈代谢,这就是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之一。
33.(10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包括
两个过程。
(2)在合成蛋白质过程中作为DNA信使的RNA叫做
,翻译是在
(填细胞器)上进行的。
(3)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有两条途径,一是基因通过控制
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二是通过控制
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34.(10分)下图是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请回答
(1)无机环境中的碳进入生物群落主要依赖于生产者的
作用。
(2)分解者通过
作用,产生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
(3)由此可见,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特点是
(填“反复出现、循环流动”或“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4)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碳元素主要以
状态进行循环,碳循环始终与
结合在一起进行,。2020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仿真试卷(专家版六)
生物参考答案
、选择题:本卷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0
答案
C
题号
答案BD
B
D
C
D
题号
C
D
二、非选择题:本卷共4题,共40分。
31.(每空2分共10分)
(1)蛋白质和脂质
(2)遗传物质(或DNA
(3)线粒体叶绿体
(4)大于
32.(每空2分共10分)
(1)绿加速
(2)层析液胡萝卜素
(3)小
33.(每空2分共10分)
(1)转录和翻译
(2)信使RNA(或mRNA)核糖体
(3)酶蛋白质
34.(每空2分共10分)
(1)光
(2)分解(或呼吸)
(3)反复出现、循环流动
(4)二氧化碳能量流动
学业水平(专家版六)生物参考答案—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