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失去光泽的铜镜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5.2 失去光泽的铜镜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6-30 15:12: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失去光泽的铜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的方法
1.
能设计对比实验并用实验和查阅资料的方法初步探究金属生锈的原因。
2.
观察生锈的铜、铁等金属,能准确地描述常见的金属与金属上的锈的区别。
3.
根据金属生锈的原因,能提出一些防锈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1.想知道,爱提问,乐于探究来自生活中的关于金属生锈的原因。
2.能认真、仔细地观察,尊重证据。
科学知识
1.
知道金属生锈的主要原因有:环境比较潮湿、与空气接触、与酸碱盐等接触。
2.
知道在金属生锈的变化中会产生新的物质——锈。
3.
知道防止金属生锈的一些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知道金属生锈的主要原因有:环境比较潮湿、与空气接触、与酸碱盐等接触。
难点
知道防止金属生锈的一些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铁钉、细砂纸、吸水纸、盘子、生锈的金属与没有生锈的金属(铜、铁、铝)的图片。
学生准备:
查阅关于金属生锈原因的资料并制成资料卡。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图片、谈话引入:出示生锈的铜镜图片,提问失去光泽的铜镜是生病了吗?
生:生锈了
2、对比光彩熠熠的铜镜和生锈的铜镜,提问,你们喜欢哪一面铜镜?
生:光彩熠熠的铜镜
师:既然同学们喜欢光彩熠熠的铜镜,那么我们就要弄清楚导致金属生锈的原因。
3、介绍埋藏铜镜的地理环境。
二.探究活动
1、小组讨论
根据铜镜埋藏的环境,小组讨论导致金属生锈的原因并汇报交流。
2、初探金属生锈的秘密
(潮湿是金属生锈的原因吗?)
1)、小组讨论实验步骤
2)、画出实验记录卡
3)、学生汇报讨论情况(教师引导为什么要用细砂纸檫铁丝、干燥环境与潮湿环境的对比)
3、向学生展示实验过程与实验现象(本实验耗时较久,教师课前提前完成实验便于学生直观观察)
4、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探讨引起金属生锈的其它原因。(教师引导:教室的铁门油漆落了的地方生锈了)
5、出示铁和铁锈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铁和铁锈的区别。通过比较提问:铁锈还是铁吗?(可以提示铁锈还能变成铁吗?)
三.学以致用
1、总结物质的两大变化:1形态的变化,2产生新的物质(举例说明)
2、集思广益:根据金属生锈的原因,说一说怎样可以防止金属生锈。
3、出谋划策:为了防止家里的金属物品生锈,向家长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方法。
四.总结
让学生说一说这节课的收获。(金属在潮湿的环境里容易生锈、金属与空气接触容易生锈、金属与酸、碱、盐等接触后容易生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