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学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6-30 14:21: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一、知识要点
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2.声音靠介质(一切固体、液体、气体)传播,它以波的形式传播,称为声波。
3.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快。一般来说,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是最快的,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是最慢的。
4.回声是声音遇到山崖、墙壁等障碍物反射回来传入人耳的声音。人耳区分回声和原声的最短时间间隔是0.1秒。
二、温馨提示
1.有声音必定有声源,但有声源却不一定有声音。因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所以真空不能传声。
2.声波是传递能量的一种形式。
3.声音在空气(15摄氏度)中的传播速度为340米/秒。
4.利用回声可以测距:声音从发出到返回的路程,称为双程。双程的路程是单程(即距离)的2倍,双程所用的时间也是单程的2倍,计算时要处理好这个关系。
三、解题指导
【例题1】.将发声的音叉与面颊接触,有“麻”的感觉,这使我们体会到了( )
A. 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B. 声音能通过固体传播
C. 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D. 声音传播不需要介质
【解析】麻是因为音叉敲击面颊,证明物体在振动,故选A
【例题2】将电铃扣在抽气盘上的玻璃钟罩内.通电后可以看到电铃在振动,听到电铃发出的声音.用抽气机向外抽气的过程中,仍可清晰地看到电铃在振动,但铃声越来越小.对以上现象的解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听到铃声又看到电铃在振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生的
B. 听到铃声越来越小,说明声音要借助介质才能传播
C. 看到电铃在振动,说明光束要借助介质才能传播
D. 看到电铃在振动,说明光束能穿透玻璃
【解析】电铃在振动,铃声却变小了,说明传过来的声音变小,必定是由于传播途径的缘故。结合题中抽气过程,可知钟罩内的气体变少,声音传播受影响,故选B。
【例题3】古代的侦察兵为了及早发现敌人骑兵的活动,常常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以下解释错误的是(  )
A.马蹄踏在地面时,使土地振动而发声 B.马蹄声可以沿土地传播
C.马蹄声不能由空气传入到耳中 D.土地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快
【解析】空气和地面都能传播声音,把耳朵贴在地面能更早地发现敌人,说明地面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中更快,C说法不符合题意,故选C。
【例题4】教室听不到回声的原因是(  )
A.墙壁不能反射声音 B.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
C.反射时声音从窗户跑掉了 D.回声太小
【解析】人耳区分回声和原声最短时间间隔是0.1秒,教室墙壁之间距离过小,使回声与原声时间间隔太小,人耳分辨不出来,故选B。
四、巩固练习
1.在敲响古刹里的大钟时,同学发现停止了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仍“余音未绝”,其原因是(  )
A.大钟的回声        B.大钟仍在振动
C.人的听觉发生暂留现象   D.大钟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
2.手掌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鼓声消失了,原因是手(  )
A.不能传播声音 B.吸收了声波 C.把声音反射回去了 D.使鼓面停止了振动
3.雅安地震时,解放军及时赶到灾区进行救援。被埋者也要积极采取措施配合,方法之一是不断敲击周围的坚硬物体,其目的是(  )
A.将周围物体砸开 B.利用声传递能量
C.利用声传递信息 D.消除寂寞
4.一般来说,影院、剧院的四周墙壁都做成凹凸不平,像蜂窝状似的,这是为了(  )
A.减弱声波的反射   B.增强声波的反射 C.为了美观    D.制造回声
5.天坛公园的回音壁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回音壁应用的声学原理是(  )
A.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      B.声音在墙壁中的传播
C.声音遇到墙壁后的反射现象   D.A和C选项均正确
6.下列实验与实例,能说明声音产生的条件是(  )
A.往鼓面上撒一些泡沫屑,敲鼓时发现泡沫屑不停地跳动
B.美妙的歌声使人心情愉快,发动机的噪声使人心烦
C.邮局电话亭用玻璃制成,隔音效果比较好
D.两个宇航员在国际空间站外进行太空行走,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通过电话进行交谈
7.关于声音的传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我们听到的声音通常都是靠空气传来的
B.将要上钩的鱼被岸上的脚步声吓跑,说明声音在水里比在空气中传播快
C.深夜我们耳朵贴近地面可听到远处的脚步声,说明固体可以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
D.15℃时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8.用力敲铜锣,铜锣发出声音,停止敲击,铜锣余音未止,用手按住锣面,锣声消失了,手开始有点麻的感觉,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余音未止”是回声的现象    B.有余音说明停止敲击,铜锣仍在振动
C.手感到“麻”与锣鼓振动无关    D.锣声消失了,是手阻碍了声音的传播
9.下列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笛子发声是空气柱振动产生的 B.学生听到的教师讲课声是靠空气传播的
C.“土电话”是靠固体传声的 D.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
10.物理老师自制了“探究真空是否可以传声”的简易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时将正在发声的音乐卡芯固定在拔罐器内,用抽气枪逐步抽出罐内空气,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音乐卡芯发出的声音不是由振动产生的
B.音乐卡芯发出的声音尖锐刺耳,说明其声音响度大
C.抽气时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小是由于音调变低的缘故
D.由实验可推理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11.花样游泳运动员在水下也能听到岸上教练员的口令,说明不仅空气可以传播声音,________也可以传播声音。由此可以判断,若把正在发声的音乐铃用密封袋封好后浸没在装满水的容器里,则________(填“能”或“不能”)听到铃声。
12.下表是声音在某些介质中的速度v。
介质
v/(m·s-1)
介质
v/(m·s-1)
水(5℃)
1450

3230
水(15℃)
1470
软橡胶(常温)
40至50
水(20℃)
1480
软木
500
海水(25℃)
1531
铁(棒)
5200
(1)分析表格的信息,推断声速大小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只需写出两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海水温度为25℃,在海面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2s后收到回波,根据公式,计算出海水深度为多少米?
参考答案
1—5.BDCAC 6-10.ADBDD
11.液体 能 12.(1)温度 介质 (2)海水深度为1531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