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修改病句
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
复习目标
1、掌握常见的病句类型。
2、能准确判定句子有无语病。
3、能对病句进行恰当的修改。
(1)增——残缺的成分要增补上
(2)删——重复多余的词语要删除
(3)调——语序不当的要调整
(4)换——搭配不当的词语要更换
不能另造新句
修改病句的方法
病句 :
有语病的句子.因为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不合逻辑事理、修辞不当而造成的“不通顺的语句”
修改病句的原则:
保留原句基本意思不变。
病句的类型
1、成分残缺 2、搭配不当
3、语序不当 4、句式杂糅
5、前后矛盾 6、词语误用
7、歧 义 8、重复累赘
9、并列不当
1、听了校长的报告,使我受到极大的鼓舞
修改:听了校长的报告,我受到极大的鼓舞.(缺主语)
2、他出生在农民家庭里,从小就养成爱劳动。
修改:他出生在农民家庭里,从小就养成爱劳动的习惯。(缺宾语)
成分残缺
指一个句子缺少了应有的成分,影响了意思的表达。常见的是缺主语或宾语
1、由于她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得到”的主语是什么 改为“由于这样好的成绩,她得到了......”)
2、通过这次学习,使我受到深刻的教育。
(“使”的主语应是“学习”,由于有“通过”这个介词,使主语丧失了。)
3、可见对工人阶级的关心负责的态度到何等的薄弱程度。
(“到”在这里不能做谓语的主要成分,只能将“薄弱”提上来,可“态度”是不能薄弱的,句子应改为“......的关心和负责薄弱到何种程度”。)
4、虽然每天工作很忙,但还是抓紧和同学研究或自己看书。
(“抓紧”什么 “时间”一词不能省。)
^_^
1、人民的生活水平正在不断地改善
修改:人民的生活水平正在不断地提高。(主谓搭配不当)
2、一部分同学端正了学习目的。
修改:一部分同学端正了学习态度。(动宾搭配不当)
3、黑暗中,还听得见连滚带爬的脚步声。
修改:黑暗中,还听得见凌乱的脚步声。(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搭配不当 是指一个句子的各个成分之间搭配不 符合语言习惯
1、本世纪初,是我国实现进入WTO的目标。
(“本世纪初是目标”是主谓搭配不当。应改为“进入WTO是我国本世纪初要实现的目标”。)
2、解放前,爸爸和哥哥两人挣来的钱还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
(“养活”的只能是人,不能是“生活”。)
3、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作风是否深入。
(“做好”是一面性的,“是否深入”是两面性的。此外,“作风是否深入”也讲不通,应该是 “干部是否深入群众”。这句话有两种改法:把第一个分句改为两面性的“生产救灾工作做得好不好,决定于干部是不是深入群众”。或第二分句改成一面性的,不过句子结构要调整为“干部深入群众是做好救灾工作的决定条件”。)
4、我们并不完全否认这首诗没有透露出希望,而是说这希望是非常渺茫的。
(“不完全否认”等于“部分承认”,基本上还是承认。因此这句话说“我们承认这首诗没有透露出希望”,刚好和作者的本意相反。改法有两种“我们也承认这诗也透露了一些希望... ...”或“我们并不否认这首诗也透露了一些希望......”)
^_^
例:博物馆展出了几千年前刚出土的文物。
修改:博物馆展出了刚出土的几千年
前的文物。
语序不当
是指句子语序错乱,造成病句。
1、许多附近的妇女、老人和孩子都跑来看他们。
(“附近的”移到“许多”前面。)
2、在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上,发挥着他们无穷的蕴藏着的力量。
(“蕴藏着的”移到“无穷的”前面。)
3、里面陈列着各式各样列宁过去所使用的东西。
(“列宁过去所使用的”移到“各式各样”前。)
4、夜深人静,想起今天一连串发生的事情,我怎么也睡不着。
(把“一连串”移到“事情”前)
5、这种管子要不要换,在领导和群众中广泛地引起了讨论。
(“广泛”应移到“讨论”前,“地”改为“的 ”)
6、他把我们几个团的负责干部叫到一起。
(“几个”应放在“负责干部”前)
^_^
例:古往今来,凡成就事业,对人类有作为的人,无不是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的结果。
修改:古往今来,凡能成就事业,对人类有作为的人,无不是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的。
句式杂糅
两个句子糅合在一起,造成了句子不通顺的现象。
^_^
1、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
修改:今年过节除了脑白金之外就不收礼。(前后矛盾)
2、能否有健康的身体,关键在于平时多锻炼。
修改:能否有健康的身体,关键在于平时有没有多锻炼。(两面与一面不呼应)
前后矛盾
是指句子表述违背常理,造成前后矛盾的情况或者前后分句不对应的情况。
^_^
1、老师为了培养我们,可真是废寝忘食,处心积虑。
修改:老师为了培养我们,可真是废寝忘食,呕心沥血。(贬词误用)
2、因为我们没有解决好班委会成员之间的关系,因而我们的工作才无法真正开展起来。
修改:因为我们没有解决好班委会成员之间的关系,所以我们的工作才无法真正开展起来。(关联词使用不当)
词语误用 句子中词语感彩与句意不合或关联词误用而造成的病句。
^_^
1、记者到学校里采访到许多张老师的事迹。
修改:记者到学校里采访到张老师许多的事迹。
2、我要炒肉丝。
修改:我要炒肉丝吃。(我要吃炒肉丝)
歧 义 指一个句子在上下文中有多种意思,表意不明,使听者误解。
^_^
例:王总和李经理多次反复论证这套技改方案。
修改:王总和李经理反复论证这套技改方案。
重复累赘 是句子成分多余
造成重复累赘。
1、一年来,妇女工作已打下了相当的工作基础,获得了一定的工作经验。
(第二、第三个“工作”应删去。)
2、其实这是过虑的想法。
(“虑”就是想,应删去“的想法”。)
3、不知不觉就走了十里路左右的距离。
(应删去“的距离”。)
4、 出人意料的,今年三月,物价的下跌,后来慢慢地稳定了。
(加了“的”,句子转为短语,意思也变了,不是物价稳定,而是“下跌”稳定了。)
^_^
1、这个商店出售饮料、汽水和啤酒。
修改:这个商店出售汽水和啤酒等各种饮料。
2、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
修改:我们的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 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
并列不当 句子中出现交叉包含的关系。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