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 6.5摩擦力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 6.5摩擦力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7-01 17:10: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摩擦力》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 一、本节包括以下三部分的内容:1.摩擦力;2.探究实验: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3.科学世界:摩擦与我们。
  二、本节教材的内容具有如下特点:一是探究性,虽然摩擦现象我们并不陌生,但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我们却并不熟悉,这留给我们一定的探究空间。二是实用性,教材最后用较大篇幅讲述了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http:?/??/?www.kejianhome.com?/?jiaoan"
\t
"_blank?),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三、在讲述摩擦力时,教材中没有提出静摩擦的问题,而是统称为摩擦。在教学中可以作适当的补充,使学生
(?http:?/??/?www.kejianhome.com?/?jiaoan"
\t
"_blank?)有所了解即可,不必引伸。
  【设计理念】
  对于摩擦现象学生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为了加强这节课的探究性,主要安排学生分组进行探究实验。通过探究,了解影响滑动摩擦力的二个因素;并通过具体事例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物理知识的应用价值?
  【教学目标】
?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摩擦力是如何产生的以及一些常见的摩擦现象。
  2.知道滑动摩擦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及接触面之间压力大小有关。
  3.能举例说出增大有益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摩擦现象的普遍存在,并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2.通过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初步体会如何合理的进行科学猜想,进一步理解控制变量法。
 3.培养学生实验设计和实验数据处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对科学的求知欲,认识科学知识和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生活的影响。
  2.通过小组合作实验培养学生合作精神以及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本节教材的重点是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难点是实验的操作(让弹簧测力计拉动物块匀速运动)和记录测量数据的表格的设计。
  【教学方法】?
  直观演示法、讲解法、探究法和阅读指导法。
  【实验器材及教学媒体选用】
  对于每个实验小组,准备了相同的器材:
  一个弹簧测力计、两个钩码、一个长方体木块、一块长木板、一张砂纸、一块棉布、本节课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
  利用多媒体先播放一段画面:(汽车在雪地上很难行走,而在轮胎上裹有铁链后就能前进自如了;沾了水的茶杯盖很难拧开,而用毛巾裹住时就很容易拧开了;生锈的铁锁打不开,当加了几滴油后就可以打开了;运动员赛跑时穿着带有铁钉的跑鞋等等。)
  请学生思考一下这些都是什么原因?
  二、进行新课?
  1.摩擦力的概念及种类
  请大家观察下面的实验,思考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教师演示实验:用二个长毛刷毛对毛合在一起,并产生相对运动,让学生看到二个毛刷的毛分别产生向不同方向的弯曲。
  播放幻灯片1
  (1)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2)摩擦力产生在什么地方?
? (3)摩擦力向什么方向?
  (4)摩擦力的作用是什么?
  (5)摩擦力的概念是什么? 
  全班讨论后总结得出结论: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会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物体相对运动力,这个力就叫着摩擦力。
  播放幻灯片2
  (简介三种摩擦的概念,指出当两个物体虽相对静止但有相对动趋势时,产生的摩擦叫静摩擦。)
  2.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可以引导学生,猜想是在生活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不是凭空的想象,所以要从生活实践中总结寻找。)
  学生提出猜想后,对一些同类的猜想进行归类,同时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用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要求小组之间通过讨论各确定一个实验方案来验证一个猜想,并设计出记录数据的表格。完成方案后,小组派各一名代表上讲台阐述并画出记录表格。
  (1)每个小组对其所选的猜想进行实验验证。
  (2)实验结束后,各派代表上黑板填上实验记录,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3)全班一起总结。
? 播放幻灯片3
  摩擦力的大小跟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压力有关,表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摩擦力就越大。
  摩擦力的大小还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就越大。
  3.摩擦与我们
  提醒学生注意开始播放的媒体短片,人们是采用什么办法来增大和减小摩擦的,并要求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从生活中再举出一些不同的例子。?
  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教师做适当的表扬和点评。
  (说明:这部分的内容让学生对刚刚学过的知识起到了加强巩固的作用,对它们的运用也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
  4.交流评估
  (1)摩擦力的分类及决定因素。
  (2)物理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
  (3)增大有益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的办法。
  5.布置作业
  观察自行车上哪些地方存在摩擦,其中哪些是有益的,哪些是有害的;分别是采用什么办法来增大或减小它们的。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