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知识与技能 女高音 女中音 男高音 唱名re1 mi1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8.3知识与技能 女高音 女中音 男高音 唱名re1 mi1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0-06-30 16:57: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内容】《女高音
女中音
男高音》
【教学目标】1.聆听《帕米尔
我的家乡多么美》、《梭罗河》、《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三首歌曲,了解女高音、女中音、男高音的音色特点,知道这三种人声分类。
2.体会三首歌曲表达的对家乡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知道女高音、女中音、男高音的人声分类。
【教学准备】PPT课件,新疆民族服装一套。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1.复习人声分类:
师:同学们,我们曾经了解过人声分类分为童声,女声,男声三种,根据音域、性别、音色的不同,又可以将女声分为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将男声分为男高音,男中音和男低音。
(出示图片)。下面老师播放几首歌曲,请你们听一听,他们的声音分别属于哪种人声。
二、
新授
(一)聆听《帕米尔,我的家乡多么美》
1.聆听歌曲《帕米尔,我的家乡多么美》第一遍。
说说这首歌曲演唱者的音色属于哪种人声?
2.简要介绍歌曲:歌曲《帕米尔,我的家乡多么美》中唱到的帕米尔,是新疆的一个高原,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帕米尔的美丽风光和风土人情(聆听第二遍:播放以歌曲《帕米尔,我的家乡多么美》为背景音乐的视频,欣赏帕米尔高原风光。)
3.师生共舞。
(1)教师跳新疆舞。
师:看到新疆人民载歌载舞赞美自己的家乡,老师也想和她们一起跳新疆舞,下面老师就要变身为新疆人喽!(播放《帕米尔,我的家乡多么美》歌曲片段,教师跳一段新疆舞。)
(2)学跳新疆舞。
教师教学生两个简单的新疆舞动作,合着歌曲一起跳舞。
(3)聆听歌曲片段:播放歌曲《帕米尔,我的家乡多么美》,师生共舞。
【设计意图】
新疆地区的人们都是能歌善舞的,新疆音乐和舞蹈密不可分,教师穿上新疆民族服装,和学生一起跳新疆舞,让学生在载歌载舞的活动中,进一步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风格。
(二)聆听《梭罗河》
过渡语:“卡拉苏清泉水,月亮湖红玫瑰,鹰笛声声吹,骏马草上飞”,祖国帕米尔高原的美丽景色让人赏心悦目,在亚洲东南部的岛国印度尼西亚,又有怎样不同的风景呢?
1.聆听歌曲《梭罗河》第一遍,欣赏梭罗河畔风光。
2.聆听歌曲《梭罗河》第二遍,轻声跟唱。
说说歌曲的演唱音色属于哪种人声。
(三)对比聆听两种人声的特点,教师小结。
教师:与《帕米尔,我的家乡多么美》的演唱比较,人声都是女声。这两种女声在音色上的差别有哪些呢?学生讨论。
教师小结。
女高音:明亮清脆,能唱比较高的音。
女中音:深厚柔美。
【设计意图】
“新课标”关于“感受与鉴赏”的内容中明确指出:教学中应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养成聆听音乐的习惯,逐步积累欣赏音乐的经验。其中关于“人声分类”的知识点要求1-2年级学生能够听辨歌唱中的童声、女声和男声的音色。3-6年级能够听辨歌唱中不同类型的女声和男声音色,说出人的分类。因此,在本课中区分男女声不是问题,而区分女高音和女中音是欣赏的重点和难点,需要做对比分析,引导学生从感性认知入手,分析、概括人声分类的概念。
(四)欣赏《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过渡语:在祖国的东北鸭绿江边的河口景区,漫山遍野的桃花让人流连忘返。1984年,歌唱家蒋大为带着歌曲《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登上了中央电视台的春晚舞台,这首歌很快就传遍了祖国各地。
1.聆听《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第一遍,体验歌曲情绪和速度,随着歌曲一起轻声哼唱。
2.聆听《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第二遍,模仿歌唱家演唱。
(1)学生讨论、总结人声的特点。
(2)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共同完成表格。
人声分类
音色特点
女高音
明亮清脆
女中音
柔美浑厚
男高音
明亮豪放
三、拓展延伸
1.听一听老师的声音是人声分类的哪一种。
2.听辨歌曲:播放几首歌曲的片段,请学生判断演唱者的声音是人声分类中的哪一种。
四、总结,布置作业。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深爱的家乡,对我们成长的地方,我们情不自禁地为她歌唱,用歌唱的方式表达对家乡的赞美和热爱,课后请大家收集自己家乡特色的歌曲或者童谣,在下节课上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