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
题
小巴郎,童年的太阳
授课对象
三年级
审
批
人
目标确定的依据
基于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领域一:感受与欣赏——音乐情绪与情感内容标准: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或乐器进行模仿。能随着熟悉的歌曲或乐曲哼唱,或在体态上作出反应。??????在感知音乐节奏和旋律的过程中,能够初步辨别节拍的不同,能够听辨旋律的高低、快慢、强弱。???能够感知音乐主题、乐句和段落的变化,并能够运用体态或线条、色彩作出相应的反应。领域二:表现——演唱知道演唱的正确姿势及呼吸方法,并能在唱歌实践中逐步掌握和运用。能够对指挥动作及前奏作出恰当的反应。???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合唱。教材分析:《小巴郎,童年的太阳》是一首具有新疆民歌风格的歌曲,歌曲热烈、活泼、开朗,充满童真、童趣,内含舞蹈韵律、切分节奏及衬词“亚克西”的运用,突出及旋律特点,感悟祖国多元文化的丰富性,增进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学情分析:让学生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感受少数民族音乐的艺术美,提高对少数民族音乐的艺术鉴赏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民族文化艺术的情感及民族自豪感。
发现与思考
学习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情绪饱满地、准确地演唱歌曲《小巴郎,童年的太阳》,掌握切分节奏,表现维吾尔族音乐风格特点。2、本课采用赏析、实践、体验、拓展等教学环节,通过师生双边互动活动表现歌曲。3、让学生在歌曲的学唱过程中感受少数民族音乐的艺术美,提高对少数民族音乐的鉴赏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民族文化艺术的情感及民族自豪感。
学习重点
了解新疆歌曲的风格特点,用热情、欢快的声音演唱《小巴郎,童年的太阳》。
学习难点
正确把握切分节奏。并运用打击乐伴奏
教学学法
示范法,尝试法、演练法、对比法等。
课前准备
电子琴、PPT课件、打击乐(碰铃)、手鼓。
评价任务
1、分组齐唱展示歌曲任意一段。要求:整齐演唱
情绪饱满检测目标1和目标3评价标准:能够主动地参与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并从中享有乐趣。2、创编活动《小巴郎,童年的太阳》合作展示检测目标1和目标3,要求:能够以各种音源及不同的音乐表现形式,即兴创编并参与表演。评价标准:能够主动地参与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并从中享有乐趣。???在有情节的音乐表演活动中担当一个角色。?
授课过程
一、聆听导入,激发兴趣1、师:同学们,请听音乐,(播放《花园一样的新疆亚克西》音乐。你们知道这个音乐哪个民族的音乐吗?生(新疆)师:孩子们,欢迎来到美丽、热情地向新疆,你们喜欢新疆吗?你对新疆了解多少?知识探索师:新疆有什么好吃的吗?生:(哈密瓜、葡萄、羊肉串)3、你们新疆人都有哪些服饰呢?新疆人最有特色的服饰是小花帽特别漂亮,五颜六色的,衣服的颜色也特别妍丽。师:新疆人最喜欢玩的乐器什么?是手鼓,圆圆的’大大的象个手柄。今天跟老师一起拍拍吧。(设计意图:通过讨论了解新疆民族特色文化,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新疆的风土人情。)(过渡语)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个手鼓。请同学们跟我感受一下吧。(老师怎么拍,学生怎么拍)。新知教授A、出示节奏:
X
X
X?I
X
X
I学生反复练习,出现错误,及时纠正练习熟练后告诉孩子,你们刚才拍的是新疆人最喜欢的一个节奏。这个节奏的名字叫“切分节奏”。切分节奏在新疆人的日常生活、舞蹈、歌曲中经常出现,今天老师给孩子们带来一首歌曲《小巴郎,童年的太阳》大家一起找找看,切分节奏在哪里藏着呢,共出现几次。孩子们,有谁知道歌曲名字里的“小巴郎”是什么意思?“小巴郎”是维吾尔族的语言----儿童。孩子们,你们的眼睛可真亮,来我们一起按节奏把歌词读一遍吧,看“小巴郎”告诉我们什么?同学们对这个切分节奏掌握得真好,你们也是半个新疆人了。(朗读第一乐段歌词)我们一起听听“小巴郎”给我们唱一唱吧。唱的太棒了!(老师范唱)我们一起学一学吧。注意切分节奏的演唱哟(加入感情处理)孩子的演唱很棒,小巴郎告诉我们新疆是个美丽的地方,彩霞秀的小花帽盖不住漂亮的脸:庞,演唱时的心情怎样呢?生:高兴、欢快。我们带上美好的心情唱一唱吧。你们唱的真好,小巴郎告诉我们在新疆除了有特色切分节奏,还有一个节奏,听老师拍一拍,你们模仿老师的节奏做一做B、出示节奏:
X
XX
X
XX
师带领学生拍打(出示前八后十六)
在歌曲里边藏了好几个呢?找一找他们在哪里?
我们能否试试看,和切分节奏掌握的同样好呢?(强调后两个读的快一些,)结合歌词郎读。师:老师发现刚才你们读了“亚克西”谁知道什么意思?“亚克西”是维吾尔语(高兴的、好样的、夸奖的)意思,你们在表扬别人时怎么说,你真棒!第一个字要重一些)那乐谱上告诉我们这个记号,我们找找它在什么地方,夸赞别人要真诚的。我们一起唱唱好吗?我们已经完整学习了切分节奏、前八后十六和重音记号。现在我们完整唱一遍吧。生随老师琴声演唱歌曲第一段。生完整演唱歌曲第一段。师伴奏,生尝试完整演唱第二段。 9、师生接龙(师唱前四句,生接后几句。)10、指名生唱前四句,其余接后几句。(设计意图:在学生初步、完整的学会本课新歌的基础上,教师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歌曲的反复练唱,最终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完整、正确的演唱本课新歌。)拓展延伸
(欣赏歌伴舞,激烈体验)
1、观看舞蹈《天山欢歌》(1)新疆人能歌善舞,下面一起欣赏新疆歌舞代表作《天山欢歌》。问:看她们跳的多好啊!我都忍不住想跳一跳,你们呢?生:想。我想把新疆舞的基本动作编入歌曲里边。师: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这首歌曲吧。(学生分四组:歌唱组、舞蹈、打击乐铃铛、手鼓)进行创作。过渡语:孩子们,你们可真了不起!咱们合着音乐边唱边跳感受一下新疆人的幸福吧!(设计意图:在学生掌握歌曲节奏、旋律的基础上,根据歌曲的情绪和旋律特点,设计简单的具有维吾尔族特色的舞蹈动作,让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和表演,载歌载舞,营造热烈地课堂气氛,将课堂进一步推向高潮。)五、课堂小结同学们,新疆是个美丽的地方,维吾尔族“小巴郎”带大家认识了他的家乡,相信通过这节课,同学们已经对新疆民族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希望大家继续关注新疆,关注民族音乐。(孩子们边听边唱边跳走出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