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3课
盛唐气象
一、选择题
1.下列属于唐朝创新的工具是
①铁器和牛耕
②筒车
③曲辕犁
④耧车
A.①②④
B.①④
C.②③④
D.②③
2.某中学几个同学负责学校文化长廊的布置,他们选题为“唐朝的中外交往”。请你带他们筛选出材料中不恰当的内容
A.文成公主和亲
B.玄奘西游学习佛经
C.鉴真东渡
D.日本派遣唐使来华学习
3.下图是唐代三彩骆驼载乐舞佣,驼背上是两个汉人和三个深目高鼻的胡人(西域人)组成的乐舞队。一人表演胡舞,其余乐工在演奏胡乐乐器。从该文物中可以获取的唐朝信息不包括
A.艺术的繁荣状况
B.农业的发展状况
C.手工业的发展状况
D.开放的社会局面
4.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非常形象地将唐都长安城的布局描写为“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唐朝的长安城内,有“坊”和“市”的区别,“坊”和“市”的城市功能分别是
A.政府机构和商业区B.娱乐区和商业区C.居民区和商业区D.商业区和服务区
5.学习唐朝历史后,有同学认为唐朝的社会风气显示出开放、进取、兼容并蓄的精神风貌。如下图所示文物能支撑这位同学观点的是(
)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6.史书中关于一种唐朝时创制的农业生产工具的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地下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物。”其所指的是(
)
A.秧马
B.筒车
C.曲辕犁
D.耧车
7.“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且放白鹿青康间,须行即骑访名山。”这些诗句
A.痛斥了统治者不思进取、偏安江南的无耻行为
B.流露出作者忧国忧民、关注社会现实的心境
C.体现了盛唐张扬个性、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D.反映出社会风尚和民众价值观念的变迁
8.某班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图片展览。下下列图片应该入选“盛唐篇”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9.我国古代把国家称为“社稷”,体现出古代统治者的重农思想,唐朝前期农业发展迅速,出现了许多先进的生产工具。包括哪几个
①筒车②翻车③秧马④曲辕犁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
10.某班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图片展。下列图片中由唐代改进的用于土地耕作的生产工具是
A.筒车
B.秧马
C.耧车
D.曲辕犁
11.唐代出现了筒车。它是用竹木制成立轮,轮的四周斜装若干小筒。筒车安置在水边,立轮随水流转动,小筒不断把水舀起,倒入田间。这说明筒车是
A.农业耕作工具B.便捷的交通工具C.农业灌溉工具D.实用的生活用具
12.唐朝前期,统治者励精图治,农业生产技术改进,水利工程兴建,促进了耕地面积的不断扩大,粮食产量大为提高。可见促进唐朝前期农业发展的因素包括
①唐朝统治者的作用
②出现了曲辕犁、筒车等新式工具
③风调雨顺,没有天灾
④兴建水利工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3.唐诗宋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在众多唐代诗人中,诗作既豪迈飘逸又清新瑰丽,被称为“诗仙”的是
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王维
14.假如时光穿梭,你回到了唐朝,可能看到
①农民用曲辕犁在农田里耕地②蜀锦以色彩艳丽、纹饰精美冠于全国
③都城长安规模宏伟,布局严整对称,街道宽敞整齐④当时的社会风气比较开放,充满活力
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5.下图对联赞写的是
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吴道子
16.如下图农具的功能是(
)
A.纺织
B.灌溉
C.防洪
D.耕作
17.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他还任用各民族贵族为官,实行和亲政策……因此,各民族之间战事较少,和平相处,共同发展成为主流。上述材料说明(
)
A.唐太宗统治时对外交往频繁
B.唐太宗时是唐朝最鼎盛的时期
C.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D.唐太宗重视汉族,轻视少数民族
18.唐朝时期,西域音乐盛行中原。下列唐朝宫廷的十部乐中不属于西域乐的是(
)
A.《天竺乐》
B.《龟兹乐》
C.《疏勒乐》
D.《高昌乐》
二、材料分析题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被称为“诗的国度”,而诗之盛者莫过于唐。清代康熙年间编定的《全唐诗》收录的诗作就有48000多首。唐诗内容既涉及政治、经济、宗教,又涉及亲情、友谊、怀古、山水、田园;作者中既有帝王将相,也有贩夫走卒……还有外国人。?
——仪平策《中国审美文化史》
材料二:唐朝允许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参加科举考试和做官。京城和各大城市居住着很多域外来的使节和留学生,有不少人与当地人通婚。武则天下令组织编纂的《三教珠英》一书,儒、佛、道的内容都包括在其中。?????
——朱汉国主编《历史》
(1)唐朝的诗人中,“诗仙”和“诗圣”分别是谁?他们的作品各有什么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唐诗以及唐朝社会风气的特点。
(3)上述特点形成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隋代,艺术家將中原乐舞与各族、各国乐舞融为一体。唐代,有太常寺等机构专管乐舞,到了贞观时期,乐舞发展到黄金时代。有十部乐,即燕乐、清高乐、西凉乐、天竺乐、高丽乐、龟兹乐、安国乐、琉勒乐、康国乐,高昌乐。著名的歌舞大曲有歌颂唐太宗武功的《秦王破阵乐》、唐玄宗参与编创的《霓裳羽衣曲》等。乐舞方面的著作也很多《新唐书艺文志》载唐代有31家、38部专著共257卷
根据材料,概括唐乐舞发展到黄金时代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参考答案
1.D
结合所学可知,唐朝在农业上,曲辕犁和筒车灌溉技术的发明使用,促进了土地开发,增加了粮食产量,推动了农业发展,②③符合题意;春秋时期出现铁器和牛耕,①排除;耧车是在西汉时期出现,④排除。所以D符合题意,ABC排除。故选择D。
2.A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文成公主和亲属于唐朝时期的民族交往,不属于中外交往,选项A符合题意;玄奘西游至天竺学习佛经,加强了中印之间的交往,属于中外交往,排除B;鉴真东渡日本,日本派遣唐使来华学习,加强了中日之间的交往,属于中外交往,排除CD。故选A。
3.B
题干图片唐三彩体现了唐朝的手工业中制瓷业的发展状况;乐舞俑中的“西域人”体现了唐朝开放的社会局面,驼背上“乐舞队”体现了唐朝艺术的繁荣状况。图片唐三彩骑驼载乐舞俑反映不出唐朝农业方面的信息,B符合题意,故选B。
4.C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都城长安城内分为坊和市,分别是居民的住宅区和商业区。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5.A
契丹鸡冠壶是辽政权时期的,②排除;《清明上河图》是北宋时期的风俗画,④排除;唐三彩骆驼乐舞俑和骑马戴帷帽仕女泥俑反映了西域服饰文化的源流以及与中原服饰文化相互影响、交流融汇的轨迹,显示了唐朝开放、进取、兼容并蓄的精神风貌,①③符合题意。所以A符合题意,BCD项排除。故选择A。
6.B
筒车是一种以水流作动力,取水灌田的工具,亦称“水转筒车”,发明于唐朝。材料中“水激轮转,众筒兜水”“以灌稻田”说明这种工具是利用水力推动灌溉的工具,故B符合题意;A是插秧工具;C是耕地的工具;D是西汉时期出现的播种工具。排除A、C和D。故选B。
7.C
据“飞流直下三干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且放白鹿青康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可知,这些诗句是李白的诗句,体现了盛唐张扬个性、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李白的诗气势磅礴,豪迈奔放,感情热烈,想象丰富,语言清新明快,意境奇妙,语言轻快,一生写下了不少讴歌祖国名山大川的壮丽诗篇,人们称他为“诗仙”,C符合题意;ABD项诗句中没有体现,排除。故选择C。
8.B
唐朝在农业方面,兴修水利工程,农耕技术提高,水稻广泛采用育秧移植,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成曲辕犁,还创制了新式灌溉工具筒车;②③符合题意;秧马出现在宋朝,①排除;唐三彩反映的是唐朝的手工业法则,④排除。所以B符合题意,ACD排除。故选择B。
9.D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代出现了灌溉用的筒车,也出现了耕种用的曲辕犁,故D正确。翻车是汉朝时期出现的,
秧马是宋朝出现的农具,故排除ABC项。故选D。
10.D
依据题干“由唐代改进的用于土地耕作的生产工具”,曲辕犁是唐代劳动人民发明的耕犁,用于土地耕作,D正确;筒车是唐代发明的灌溉工具,A排除;秧马是宋朝开始使用的种植水稻时用于插秧和拔秧的工具,B排除;耧车是汉代发明的播种工具,C排除。故选D。
11.C
筒车是唐朝时期发明的灌溉工具。材料中“筒车安置在水边,立轮随水流转动,小筒不断把水舀起,倒入田间”可知筒车是农业灌溉工具,C符合题意;耕作工具、交通工具、生活用具均不符合筒车的特点,A、B和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2.C
根据所学和材料“……统治者励精图治,农业生产技术改进,水利工程兴建……”可知,这体现的是唐朝统治者的作用,曲辕犁、筒车等新式工具的作用,兴建水利工程的作用,故①②④符合题意;没有天灾不符合实际情况,故③不符合题意。故C符合题意,AB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C。
13.A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李白因诗歌具有浪漫主义色彩,被称为“诗仙”。A正确。杜甫被称为诗圣而不是诗仙。B错误;白居易诗歌平易近人,被称为诗魔,C错误;王维是唐朝著名田园诗人,被称为诗佛。D错误。综上,故选A。
14.D
唐朝时期农业方面出现了耕犁曲辕犁和灌溉工具筒车;手工业方面纺织业品种繁多,蜀锦冠于全国;城市方面都城长安城规模宏伟,布局严整对称,街道宽敞整齐,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社会风气方面比较开放,充满活力、兼容并蓄。故
①②③④符合题意。故选D。
15.B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杜甫一生写下几千首诗,存诗一千四百多首,他的诗歌记载了社会的万象,人民的生活,艰难的旅程,反映出了唐朝从强盛走向衰落的一个复杂、动荡的历史时代,被人们称为“诗史”,并称杜甫为“诗圣”。因此对联赞写的是杜甫。选项B符合题意;李白是“诗仙”;白居易的诗歌平易近人,通俗易懂;吴道子是唐朝最著名的画家。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6.D
图片是曲辕犁。曲辕犁是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成的耕作农具,故D符合题意;纺织与曲辕犁的功能不符,排除A;筒车是灌溉农具,排除B;防洪与曲辕犁的功能不符,排除C。故选D。
17.C
根据所学和材料“……爱之如一……任用各民族贵族为官,实行和亲政策”可知,唐太宗团结各民族,实行开明民族政策,促成了贞观之治,故C符合题意;材料说的是唐太宗的民族政策,不是对外交往,故A不符合题意;开元盛世是唐朝最鼎盛的时期,故B不符合题意;唐太宗平等对待各民族,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8.A
本题要求选出错误的选项。天竺乐,即古印度乐,隋唐时成为宫廷乐之一,但不属于西域音乐,故A符合题意;唐太宗时的《十部乐》,分别是燕乐、清商、西凉、高丽、扶南、龟兹、疏勒、康国、安国、高昌十部,故排除BCD。故选A。
19.(1)李白
杜甫
;李白诗歌歌颂祖国山河的壮美,抒发了昂扬的进取精神,表现出蔑视权贵、超凡脱俗的风骨。杜甫的诗歌诗风淳朴厚重,很多作品反映了战争和政治腐败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抒发悲愤凄婉之情。
(2)唐诗题材丰富多样,风格多样,传世的诗歌有5万多首,唐朝诗坛气象万千,名家辈出;唐朝社会风气比较开放,社会充满活力,人们多显示出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3)唐朝统治者重视经济发展,重视科举制的发展,还有开明的民族政策,以及开放的对外政策等。(任意一点)
(1)依据课本所学可知,李白诗歌歌颂祖国山河的壮美,抒发了昂扬的进取精神,表现出蔑视权贵、超凡脱俗的风骨。他的诗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李白因此享有“诗仙”的美誉;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历经坎坷。他的诗风淳朴厚重,很多作品反映了战争和政治腐败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抒发悲愤凄婉之情。由于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情况,他被誉为“诗圣”。
(2)依据材料一“清代康熙年间编定的《全唐诗》收录的诗作就有48000多首”“唐诗内容既涉及政治、经济、宗教,又涉及亲情、友谊、怀古、山水、田园;”“作者中既有帝王将相,也有贩夫走卒……还有外国人。”由此可知唐诗的特点:唐诗题材丰富多样,风格多样,传世的诗歌有5万多首,唐朝诗坛气象万千,名家辈出;由材料二“唐朝允许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参加科举考试和做官。京城和各大城市居住着很多域外来的使节和留学生,有不少人与当地人通婚。”据所学,唐朝社会风气比较开放,有很多不同少数民族、外国人来唐朝考试、当官,社会充满活力,人们多显示出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3)依据前面的材料一、二:唐朝是诗歌的鼎盛时期,诗歌题材丰富多样,传世诗歌很多,诗人辈出;材料二唐朝社会风气开放。结合课本所学,唐朝统治者重视经济发展,重视科举制的发展,促进文化的发展;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以及开放的对外政策,导致唐朝时期社会风气开放等。
20.表现:唐代乐舞式样多,种类全,分类细;原因:唐朝国力强盛,经济繁荣;统治者重视,社会思想开放;民族间、中外间文化交流均能被充分吸收而融合。
依据材料“到了贞观时期,乐舞发展到黄金时代。有十部乐,著名的歌舞大曲有歌颂唐太宗武功的《秦王破阵乐》、唐玄宗参与编创的《霓裳羽衣曲》等。即燕乐、清高乐、西凉乐、天竺乐、高丽乐、龟兹乐、安国乐、琉勒乐、康国乐,高昌乐。……乐舞方面的著作也很多……”可以概括其发展到黄金时代的表现为唐代乐舞式样多,种类全,分类细。其原因是唐朝国力强盛,经济繁荣;统治者重视,社会思想开放;民族间、中外间文化交流均能被充分吸收而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