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时 解决问题(2)
【教学内容】
教材第72页例9。
【教学目标】
1.掌握“归总问题”的结构特点和解决方法,迅速找到中间问题(先求什么)。
2.学会列综合算式解答,初步掌握解题规律。
【教学重点】
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
会画线段图,并借助线段图分析题中数量关系,建立解“归总问题”的一般思路。
一、复习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解决问题,下面出两道题考考大家:
1.六一儿童节到了,同学们剪花布置教室,3名同学剪了24朵花。
(1)照这样计算,5名同学可剪多少朵花?
(2)装饰教室共需要72朵花,一共需要几名同学来剪?
2.买2盒彩笔要16元,同样的价格,填写下表。
盒数
3
12
15
总价/元
40
72
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点评。
二、教学新课
出示例9。
(1)阅读与理解。
读题,你从题中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什么数学问题?
用什么办法表达题意更直观?(画图)
一起画一画:
(2)分析与解答。
①观察图示,想一想:根据6元一个的碗,可以买6个的这条信息,可以算什么?(小组内议一议,全班交流)
②再想:知道了这些钱有多少,再算什么?(全班交流)
③谁能完整地说说这道题的解题思路?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④根据解题思路,尝试解答例9。(板演齐练)
a.分步解答说说你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b.谁是用综合算式解答的?说说每一步求什么。
(3)回顾与反思。
结果是否正确需要我们做什么?怎样验证结果呢?
4个9元的碗和6个6元的碗,总价钱一样。
(4)整理解题思路:回顾本题的分析与解答过程,说一说你是怎样分析解答的。(参照例9“分析与解答”)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第72页“做一做”。
学生认真读题,思考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必须先求什么。然后全班分成两组分别解决这两个问题,比一比,哪个组做得又快又准。
2.完成练习十五第11~13题。
(1)第11题。
把全班分成8人一小组,每组一张卡片,由8名同学接力完成这8题,做得又快又对的小组获胜。
(2)第12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教师点评,此题必须先求一共有多少人。
(3)第13题。
此题需要提醒学生,题目中有两个隐含条件,即三角形由3根小棒组成,正方形由4根小棒组成。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了解决问题,你有什么感受?
你觉得自己今天的表现怎样,哪些地方有待改进?
解决问题最难讲的是“分析方法”。往往是“会的不用讲,不会的讲了也不会”。教学中需要根据题目特点选用不同的方法,本节课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优等生的语言示范作用,每道题让他们先说说自己是如何想的,让学生尝试分析,在他们的带动下,鼓励其他学生多说,以说促思,效果较好。第7课时 解决问题(1)
【教学内容】
教材第71页例8。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识“归一问题”的结构特点,能正确分析“归一问题”各数量间的关系。
2.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验证结果是否正确。
【教学重点】
理解“归一问题”中各数量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建立“归一问题”的数学模型,掌握一般的解题规律。
一、情境导入
1.过渡:我们已经能解决生活中一步计算的问题,下面有两个问题,你会解决吗?(口答算式及结果)
(1)妈妈买了8个碗,每个6元,共用多少钱?
(2)妈妈买3个碗用了18元,每个碗多少钱?
2.引出:如果我们将这两道题合并成一道应用题,就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出示例8。
引出课题:解决问题。
二、新知探究
1.阅读与理解:读题,你从题中获知了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
用什么办法表示题意更直观?(画图)
一起画一画:
2.分析与解答:
(1)仔细看图示,要求买8个碗用多少钱,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①板书:先算一个碗多少钱。
②再求什么?
板书:再算8个碗要用多少钱。
(2)谁能完整说说这题的解题思路?第一步、第二步分别求什么?
(3)根据解题思路,尝试解答例8。
18÷3=6(元)……一个碗多少钱?
6×8=48(元)……8个碗多少钱?
用综合算式怎么列式解答?(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18÷3×8
=6×8
=48(元)
3.回顾与反思:现在已算出买8个碗要48元,这个结果是否正确,需要验证,你有什么办法来验证?看看书上是怎么验证的?翻开教材第71页看“回顾与反思”。
4.巩固练习:想一想18元可以买3个碗,30元可以买几个同样的碗?先尝试后交流。
(1)先算什么?(2)再算什么?(3)能用综合算式解答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第71页“做一做”。
学生认真读题目,全班交流后回答,此题必须先求什么。然后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完成练习十五第7~10题。
(1)第7题。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后,互评互议,补充纠正,师生小结解决“归一问题”应用题的关键是求出一名同学可擦几块玻璃。
(2)第8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师生共同总结此题的关键是求出一个文具盒要用多少元?
(3)第9、10题。
学生尝试列式,讲明算理,鼓励学生列综合算式。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你还有什么问题吗?你觉得自己今天表现得怎么样?
纵观整个课堂教学,教学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背景出发,让学生在自主、合理、探索中感受“归一问题”的意义。他们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他人合作交流,在学习活动中人人动手、动脑、动口,主动参与探究,亲历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尽可能增大学生个人劳动量,促使学生智慧的持续投入,让学生在获得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态度等多方面得到了进步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