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1.2 时间的计算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1.2 时间的计算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6-30 18:32: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时、分、秒
第1课时 秒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材第2-3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
建立秒的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
分和秒之间的关系。
一、情境导入
播放“神舟十号”升空的片段。
让我们重温“神舟十号”腾飞的精彩,我们一起来倒计时。
刚才,我们进行倒计时,像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今天,我们就共同来认识这个新朋友。(板书课题)
二、新知探究
1.认识时间单位“秒”。
(1)认识钟面上的秒针。
①你知道怎样计量用“秒”作单位的时间吗?请仔细观察你所带的钟表,看看哪一根针是秒针。
②学生自主探索,共同探究。
③学生反馈。
A.时钟有3根针,走得最快的那根是秒针。
B.最细最长的那根是秒针。
C.如果是读取电子表上的时间,学生可以看数字显示。
(2)认识1秒。
教师:秒针是怎样计时的呢?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播放课件)秒针走1个小格就是1秒。
2.探究分、秒之间的关系。
问:如果秒针从数字12起,走一圈,又回到数字12,这时经过多长时间?分针有没有什么变化?
(1)让学生小组合作,仔细观察钟面,自主探索。
(2)学生反馈。
(3)课件演示,教师小结:秒针走一圈,就是60秒,这时分针走一小格,也就是1分钟,所以1分=60秒。(板书:1分=60秒)
3.体验1秒的长短。
问:1秒到底有多长呢?
(1)让我们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利用时钟的“滴答”声让学生感受)
钟表发出“滴答”一声所经过的时间就是1秒。
(2)学生跟着时钟的“滴答”声做拍手练习,每一秒拍一下手,看看谁拍得最准。
(3)1秒能做些什么呢?
在1秒时间里,学生或许会眨下眼睛、拍一下手、数一个数、跳一下……可能还有学生来不及做什么,1秒时间就过去了,这样使得每个人都能够体验“1秒”的长短。
(4)感受1秒的价值。
教师:1秒的时间实在是太短了,可能我们做不了什么事情。但是现在的科技很发达,很多现代化的工具1秒能做很多事情,我们现在一起来看看其中的一些吧。(出示课件)
飞机1秒约飞行250米;
自行车一秒能行5米;
小汽车1秒约行20米;
卫星1秒内行7900米;
现代化工厂的流水线上1秒可以生产出成千上万个零件;有些电脑1秒可以完成3万亿次运算。
教师:看了这些信息,你有什么感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第4页“做一做”的第1、2题。
2.下课铃声响了,请大家安静,迅速地将课桌上的学习用品整理到书包里,看看需要多少时间,看谁整理得又快又好。(学生整理,教师报时)
相信大家今后每时每刻都能这样珍惜分分秒秒,做时间的主人。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本课时从学生熟悉而又关注的社会热点——“神舟十号”成功发射,巧妙地引入时间单位“秒”,自然而然地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爱国主义情感,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教授新知,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程度,培养了学生的“主角”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