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时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1)
【教学内容】
教材第85页例4。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2.能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悟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图形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自主探究的意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方法,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教学难点】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的探究与运用。
一、情景导入
自从上次举行龟兔大赛,小乌龟得了冠军后,小兔子深深地知道了“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所以它决定再和小乌龟赛一场,并请了老虎先生当裁判。听!虎裁判开始宣布比赛要求,“请小兔子沿着正方形跑道跑一圈,小乌龟沿得长方形跑道跑一圈,先跑完一圈的就是冠军。”这时小兔子不高兴地说:“这不公平,我跑得长,它跑得短,这不公平!”
同学们,你能帮虎裁判解决这个问题吗?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吧!
投影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说说它们的周长是多少?
二、探究新知
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1.出示例4题。
(1)分别说一说长方形和正方形哪条边和哪条边相等?
(2)尝试列式求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你喜欢怎么求就怎么求。
2.展示学生求法:可能的几种(每一种说一说算理)。
长方形周长:
正方形周长:
3.对照比较。
在肯定以上算法都是正确的以后,引导学生进行对照比较,看哪种算法比较简便。通过比较,使学生明白:求长方形周长后两种算法运用了长方形对边相等的特点,计算比较简便,其中第3种算法只用两步计算,尤其简便;正方形周长第2种解法体现正方形特点,尤其简便。
4.归纳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1)根据以上的讨论,你喜欢哪种方法?
(2)你能说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分别怎么求吗?(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5.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填在例4下面空缺处。
三、巩固练习
完成第85页“做一做”。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这节课表现怎样?
【板书设计】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在教学本课时,可以从学生熟知的“龟兔赛跑”入手,提出它们所跑的周长相等吗?让学生经历独立思考探索与计算的过程,并主动去体会自己喜欢或者能够理解的算法,真正体现了“算法的多样化”和“让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的新课程理念。第4课时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2)
【教学内容】
教材第86页例5。
【教学目标】
1.能运用所学知识将若干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周长最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
2.学会拼周长最短图形的策略,并计算出最短周长。
3.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如何拼成周长最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并能计算出这时的周长。
【教学难点】
掌握拼周长最短图形的技巧。
一、情境导入
1.围你喜欢的图形。
请同学们拿出我们课前准备的细铁丝,围出一个你喜欢的图形,看看谁围成的图形最美。
你能说说围成的图形的周长吗?
2.引出问题。
上节课,我们知道了怎样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谁能说一说。
下面我们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探究新知
出示例5。
1.阅读理解。
(1)默读例5,收集数学信息。
(2)反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如何理解“最短”?(有几种不同的拼法)
2.分析与解答。
(1)拼一拼:将准备好的学具(16张正方形纸)拼成长方形和正方形,能拼出几种不同的形状?(小组活动)
(2)拼法反馈
(3)画一画:怎样拼使周长最短?画图试一试。
(4)画法反馈:共有几种拼法?(三种)周长各是多少?
(5)拼法、画法对比:共有三种拼法,结论是否一致?哪个图形周长最短?
(6)你有什么体会与同学交流。
拼成正方形的周长最短。
3.回顾与反思:只有这三种拼法吗?只有拼成正方形周长才最短吗?
三、巩固练习
完成第86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并总结:
把12盒保鲜膜捆在一起,捆扎成越接近正方形就越节省胶带。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这节课的表现满意吗?
本节课是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发扬民主教学,以学生为探究主体,尽可能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引导学生自我评价、自我感悟,老师成了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和共同参与者,在策略的比较中,充分地让学生经历了“数学化”和“再创造”的学习探究过程,为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