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1.1.1
生物的特征
生物人教版
七年级上
新知导入
多彩的生物世界
新知讲解
想一想,议一议
机器人不像其他生物一样是由细胞构成的(除病毒以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也不存在构成细胞的有机物,同时,机器人不具有需要营养、呼吸、排泄、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长和繁殖、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因此机器人不是生物。
新知讲解
一、科学方法——观察
1.观察概述
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是研究者依据一定的目的、计划,靠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观察被研究的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方法
2.观察的类型
(1)直接观察
(2)间接观察
新知讲解
3.科学观察的要求
(1)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
(2)观察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
(3)对于需要较长时间的观察,要有计划和耐心。
(4)观察时要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
(5)在观察的基础上,还需要与别人交流看法,进行讨论。
规律
科学观察要仔细,借助工具和仪器;显微放大摄像机,测量完毕记录细
新知讲解
生物的共同特征
新知讲解
二、生物的共同特征
1.教材第3页“观察与思考”
生石花的肉质叶看起来像石头,为什么说它是生物?
尽管生石花的肉质叶看起来像石头,但生石花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因此,它是生物。
新知讲解
岩洞里的钟乳石尽管能慢慢长大,但这种长大与生物的生长是不同的,它是一些无机物慢慢堆积的结果。同时钟乳石没有生物所共有的特征(如需要营养、呼吸、排泄、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繁殖、遗传和变异等),因此,钟乳石不是生物。
岩洞里的钟乳石能慢慢长大,为什么说它不是生物?
钟乳石在慢慢长大
新知讲解
要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有生命,可以看它是不是“活”的,看它是不是具有生命现象,即看它是否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
怎样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有生命?生物有哪些特征?
生物具有的基本特征:
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由细胞构成(除病毒以外),等等。
新知讲解
2.生物的共同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①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②动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松鼠取食
光合作用
新知讲解
拓展
其他生物如细菌、真菌也需要不断从外界环境中获取营养物质才能生存
新知讲解
(2)生物能进行呼吸
植物需要从外界吸收氧气吗?
植物需要从外界吸收氧气,以维持自身的生存。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植物也需要通过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为植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新知讲解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①动物和人通过多种方式排出体内废物
②植物也能产生废物
新知讲解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生物越高等,其对刺激的反应越灵敏
新知讲解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生物体发育到一定阶段,就开始繁殖下一代
新知讲解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狗的一家
多彩碧桃花
新知讲解
(7)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注意
病毒无细胞结构也属于生物的典型依据是能通过自我复制的方式进行繁殖。
新冠病毒
植物细胞
新知讲解
3.教材第7页“技能训练”
通过观察找出马和驴在外形上的不同之处,马和牛在外形上的相同之处
新知讲解
观察时应注意一定的方式、方法。
(1)对看上去相似的生物,要注意观察它们的不同之处
(2)对看上去差别明显的生物,要注意观察它们的相同之处
①马的耳朵小,驴的耳朵大;
②马尾成束,驴尾末端分叉;
③马的鬃毛长,驴的鬃毛短等
①马与牛体表都被毛;
②马与牛都有一条长长的尾巴;
③马与牛都具有四肢等
新知讲解
珊瑚与珊瑚虫
新知讲解
教材8页第3题
(1)珊瑚和珊瑚虫都是生物吧吗?请说明理由。
(2)珊瑚虫一般生长在温暖的浅水区,这是为什么?
珊瑚不是生物,是珊瑚虫分泌的外壳堆积在一起慢慢形成的,不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珊瑚虫才是生物,是一种生活在海洋中的动物,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
浅水区可获得较多的阳光,有适宜的温度,有利于藻类的生长,可以为珊瑚虫提供更多的氧气。因此,珊瑚虫一般生长在温暖的浅水区
课堂练习
1.下列说法不符合科学观察要求的是(
)
A.要有明确的目的
B.要有计划
C.不感兴趣时可随便看看
D.要及时、详细记录
C
2.“斑马发现危险后迅速奔逃”,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
A.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B.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D.生物之间能相互影响
B
课堂练习
3.自然界因为有了生物而充满生机,下列不属于生物的是(
)
A.机器人
B.病毒
C草履虫
D.蘑菇
A
4.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大雁南飞
B.桃树结出果实
C.铁钉生锈
D.猎豹捕食羚羊
C
拓展提高
5.下表中有关生物的特征与生活实例搭配不当的是(
)
选项
生物的特征
生活实例
A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兔吃草、猫吃老鼠
B
生物能进行呼吸
庄稼需要浇水、施肥
C
生物需要排出体内的废物
人体排尿
D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含羞草受到碰触时
展开的叶片合拢
B
课堂总结
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巧记
生物的共同特征:
要呼吸,需营养,
还能繁殖与生长;
代谢废物要排出,
细胞单位病毒殊;
遗传变异普遍性,
遇到刺激能反应。
板书设计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生物能进行呼吸
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认识生物
方法
观察
工具
要求
生物的特征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1.1
生物的特征
教案
课题
1.1.1
生物的特征
单元
一
学科
生物
年级
七
学习
目标
1.观察生物和非生物,比较它们的区别。
2.举例说明生物的基本特征。
3.了解认识观察法。
重点
生物的基本特征
难点
生物的基本特征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视频:多彩的生物世界
在生活中,你一定认识不少的生物,像参天的大树、纤细的小草、天空中的飞鸟、水中的游鱼以及我们人类自己等。生物种类繁多,形态结构多种多样,生活环境也不尽相同。但作为生命体,它们所表现出的生命现象是否会有一些共同之处?如何区分我们周围的生物和非生物呢?
观视频,了解即将学习的生物学
引入新课
讲授新课
3页:想一想,议一议
【因为机器人不像其他生物一样是由细胞构成的(除病毒以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也不存在构成细胞的有机物,同时,机器人不具有需要营养、呼吸、排泄、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长和繁殖、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因此机器人不是生物。】
一、科学方法——观察
1.观察概述
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是研究者依据一定的目的、计划,靠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观察被研究的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方法。认识生物、研究生物离不开科学的观察。
2.观察的类型
(1)直接观察:直接用肉眼观察。如观察种子的形状、颜色。
(2)间接观察:借助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摄像机、录音机等工具进行观察,有时还需要测量。如用放大镜观察蚂蚁的形态、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等。
3.科学观察的要求
(1)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
(2)观察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
(3)对于需要较长时间的观察,要有计划和耐心。
(4)观察时要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
(5)在观察的基础上,还需要与别人交流看法,进行讨论。
规律
科学观察要仔细,借助工具和仪器;显微放大摄像机,测量完毕记录细。
视频:生物的共同特征
二、生物的共同特征
1.教材第3页“观察与思考”
认真、细致地观察老师提供的一些生物和非生物的实物或图片,积极地思考,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判断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尝试总结生物的共同特征,并和同学们讨论怎样区分生物和非生物。
3页:讨论
1.生石花的肉质叶看起来像石头,为什么说它是生物?
【尽管生石花的肉质叶看起来像石头,但生石花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
例如,从观察中可以看出,生石花的肉质叶与仙人球的肉质茎类似;生石花能从小长大;生石花能开出黄色的花,还能结出种子,表明它能进行繁殖;生石花长有根,可以从土壤中获取水和无机盐,等等。查阅生石花的资料可知,生石花是一种植物,因此,它是生物。】
2.岩洞里的钟乳石能慢慢长大,为什么说它不是生物?
【岩洞里的钟乳石尽管能慢慢长大,但这种长大与生物的生长是不同的,它是一些无机物慢慢堆积的结果。同时钟乳石没有生物所共有的特征(如需要营养、呼吸、排泄、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繁殖、遗传和变异等),因此,钟乳石不是生物。】
3.怎样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有生命?生物有哪些特征?
【要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有生命,可以看它是不是“活”的,看它是不是具有生命现象,即看它是否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
生物具有的基本特征: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由细胞构成(除病毒以外),等等。】
2.生物的共同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生物是有生命的个体,体内时时刻刻进行着生命活动,因此,它们一生需要不断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维持生存。
①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绿色植物需要不断地从外界吸收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自身所需要的葡萄糖、淀粉等有机物,这些有机物一部分被植物利用,进行各项生命活动,一部分在体内储藏。
②动物的生活需要营养:动物和植物不同,一般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以植物或别的动物为食,从中获得营养物质,维持自身的生存。动物从外界摄取的有机物,一部分满足身体生长发育的需要,另部分被各项生命活动所消耗。
拓展
其他生物如细菌、真菌也需要不断从外界环境中获取营养物质才能生存,如有些细菌能分解水果、蔬菜中的有机物使之腐烂变质,有些真菌能分解馒头中的有机物使之发霉长毛。
(2)生物能进行呼吸
生物不停地进行各项生命活动,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这些能量是通过分解生物体内的有机物获得的。在分解有机物的过程中,一般需要氧气的参与,同时产生二氧化碳等废物。因此,绝大多数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这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呼吸。
注意
不是所有生物的生活都需要氧气,如乳酸菌(一种细菌)能够在无氧的环境中生存。
4页:旁栏思考题
植物需要从外界吸收氧气吗?
【植物需要从外界吸收氧气,以维持自身的生存。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植物也需要通过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为植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生物在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时,体内会不断产生多种废物,并且能将这些废物及时排出体外。排出废物是生物体进行正常代谢的基础。
注意
动物和人的粪便是摄取的食物中没有被消化和吸收的食物残渣,不属于体内产生的废物。
①动物和人通过多种方式排出体内废物。例如,人可以通过排尿、出汗和呼出气体将废物排出体外。
②植物也能产生废物。如落叶能带走一部分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生物能够对来自环境中的各种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这种反应叫作应激性。例如,羚羊发现猎豹会逃跑;含羞草的叶受到碰触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人的手不小心被针扎了一下,会立刻缩回。无论是植物还是动物,无论是单细胞生物还是多细胞生物,都具有应激性。
自然界中的环境复杂多变,应激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一般来说,生物越高等,其对刺激的反应越灵敏。
注意
一切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的一定反应叫应激性,高等动物和人(具有神经系统)对外界和内部刺激作出的应答性反应叫反射。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生物体发育到一定阶段,就开始繁殖下一代。例如,将一粒种子种下去只要条件适宜,种子就会萌发成幼苗,幼苗不断生长,到一定阶段后就会开花、结果,果实内含有种子,种子种下去又可以继续生长发育;破壳而出的幼鳄能长成大鳄,交配后雌鳄能够产卵,卵可孵化出幼鳄。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生物体的子代与亲代之间,在很多方面表现出相同的特征,但总有一部分特征并不相同,这就是生物表现出来的遗传和变异的现象。例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说明生物具有遗传现象;“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说明生物具有变异现象。
(7)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
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注意
病毒无细胞结构也属于生物的典型依据是能通过自我复制的方式进行繁殖。
3.教材第7页“技能训练”全解(通过观察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
通过观察,我们可以认识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观察时应注意一定的方式、方法。
(1)对看上去相似的生物,要注意观察它们的不同之处。
【通过观察教材第7页的图片可以发现,马和驴在形态上很相似,但它们也有许多不同之处:①马的耳朵小,驴的耳朵大;②马尾成束,驴尾末端分叉;③马的鬃毛长,驴的鬃毛短等。】
(2)对看上去差别明显的生物,要注意观察它们的相同之处。
【马和牛从外形上看有较明显的差别,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它们也有共同之处:①马与牛体表都被毛;②马与牛都有一条长长的尾巴;③马与牛都具有四肢等。】
值得注意的是,要和同学们积极交流观察的结果,发现自己没有观察到的地方,并总结观察的方法。
视频:珊瑚与珊瑚虫
教材8页第3题
(1)珊瑚和珊瑚虫都是生物吧吗?请说明理由。
(2)珊瑚虫一般生长在温暖的浅水区,这是为什么?
【(1)珊瑚不是生物,是珊瑚虫分泌的外壳堆积在一起慢慢形成的,不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珊瑚虫才是生物,是一种生活在海洋中的动物,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
(2)浅水区可获得较多的阳光,有适宜的温度,有利于藻类的生长,可以为珊瑚虫提供更多的氧气。因此,珊瑚虫一般生长在温暖的浅水区。】
完成想一想,议一议
了解观察法
知道观察的类型
知道观察的要求
完成观察与思考
知道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知道生物能进行呼吸
知道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知道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知道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知道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知道病毒的特殊性
完成技能训练
完成课后第3题
由想一想,议一议进行探究
概述观察法
介绍观察的类型
介绍观察的要求
引导完成观察与思考
分析介绍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分析介绍生物能进行呼吸
分析介绍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分析介绍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分析介绍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分析介绍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介绍病毒的特殊性
引导完成技能训练
启发完成课后第3题
课堂练习
1.下列说法不符合科学观察要求的是(
C
)
A.要有明确的目的
B.要有计划
C.不感兴趣时可随便看看
D.要及时、详细记录
2.“斑马发现危险后迅速奔逃”,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B
)
A.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B.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D.生物之间能相互影响
3.自然界因为有了生物而充满生机,下列不属于生物的是(
A
)
A.机器人
B.病毒
C草履虫
D.蘑菇
4.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C
)
A.大雁南飞
B.桃树结出果实
C.铁钉生锈
D.猎豹捕食羚羊
5.下表中有关生物的特征与生活实例搭配不当的是(
B
)
选项生物的特征生活实例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兔吃草、猫吃老鼠B生物能进行呼吸庄稼需要浇水、施肥C生物需要排出体内的废物人体排尿D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展开的叶片合拢
习题训练
知识应用与理解
课堂小结
生物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巧记:
生物的共同特征:要呼吸,需营养,还能繁殖与生长;代谢废物要排出,细胞单位病毒殊;遗传变异普遍性,遇到刺激能反应。
知识小结
总结概括
教学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1.1
生物的特征
学案
课题内容
1.1.1
生物的特征
学习目标
与
核心素养
1.观察生物和非生物,比较它们的区别。
2.举例说明生物的基本特征。
3.了解认识观察法。
学习重点
生物的基本特征
学习难点
生物的基本特征
【预习案】
一、科学方法——观察
1.观察概述
_________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认识生物、研究生物离不开科学的_________。
2.观察的类型
(1)
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
二、生物的共同特征
3生物的共同特征有哪些?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列出我的疑惑】
【探究案】
知识点一:
读课本2页,明确下列问题:
1.什么是观察法?
2.观察法有哪几种类型?
3.观察法的要求有哪些?
知识点二:
看课本3~6页,明确下列问题:
1.完成3页观察与思考
(1)生石花的肉质叶看起来像石头,为什么说它是生物?
(2)岩洞里的钟乳石能慢慢长大,为什么说它不是生物?
(3)怎样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有生命?生物有哪些特征?
2.如何正确理解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3.如何正确理解生物能进行呼吸
4.如何正确理解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5.如何正确理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6.如何正确理解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7.如何正确理解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8..如何正确理解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我的知识网络图】
【训练案】
1.法布尔在《昆虫记》中栩栩如生地记录了昆虫的本能及习性,他研究昆虫的方法主要是(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模拟法
2.下列哪项不符合科学观察的要求(
)
A.要有明确的目的
B.要有观察记录
C.要有计划
D.随便看一下就行
3.仔细分析下列图片中的物体,属于生物的是(
)
A.钟乳石
B.石狮子
C.蘑菇
D.合成生物
4.一头巨鲸一次可吸入15
000升空气,一次呼吸后能潜入水中20~60分钟,当潜水返回水面时,就要将体内压力很大和温度较高的废气呼出来(如图),再吸入新鲜空气。这说明的生物特征是(
)
A.需要进行运动
B.能进行呼吸
C.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需要获得水分
5.读清代诗人袁枚的优美诗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体会到其中包含的生物特征是(
)
A.生物能进行呼吸
B.生物有变异的特性
C.生物都能繁殖
D.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6.在我国北方,梧桐树一到冬天就落叶,说明生物体(
)
A.能够生长和发育
B.成熟个体能够繁殖后代
C.具有遗传和变异现象
D.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7.下面古诗中,描写生物生长的是(
)
A.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B.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C.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D.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8.下列不属于科学观察的是(
)
A.夜间偶然发现流星划过天空
B.观察玉米种子的萌发过程,并做记录
C.用摄像机拍摄昙花开放的过程
D.用录音机记录各种鸟的叫声,并对其叫声加以分析
9.观察是学习生物的基本方法之一,仔细观察下图马和驴的图片,下列关于其不同点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马耳朵短,驴耳朵长
B.马有角,驴一般无角
C.马体型大,驴一般体型比马小
D.马腿长而细,驴腿短而粗
10.在显微镜下观察一滴河水,发现有一些绿色颗粒。这些颗粒具有的下列特征不能作为它们是生物的依据的是(
)
A.身体呈绿色
B.有细胞结构
C.能在水中游动
D.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11.如图所示,表明生物具有什么样的共同特征(
)
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生物能进行呼吸
C.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12.小昆虫跌入猪笼草堆里,猪笼草的叶会马上关闭,不一会儿小昆虫就成了肉汁,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
①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
②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③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④生长和繁殖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3.“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是宋朝词人辛弃疾的著名诗句,请从生物学角度分析这一现象:
(1)蛙鸣是一种求偶行为,但当有人走近时,蛙就不再鸣叫,这说明蛙能够______________作出一定的反应。
(2)“蛙鸣求偶”是蛙世代相传的一种性状,这反映了生物具有________的特征。
(3)蛙求偶后产卵,卵经过蝌蚪、幼蛙发育成成蛙,说明生物__________________。长大后并不是所有的蛙都是一个样子的,这说明生物后代之间存在一定的__________。
参考答案
【预习案】
1.观察
观察
2.(1)直接观察
(2)间接观察
3.(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探究案】
知识点一:
1.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是研究者依据一定的目的、计划,靠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观察被研究的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方法
2.观察的类型
(1)直接观察:直接用肉眼观察。如观察种子的形状、颜色。
(2)间接观察:借助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摄像机、录音机等工具进行观察,有时还需要测量。
3.科学观察的要求
(1)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
(2)观察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
(3)对于需要较长时间的观察,要有计划和耐心。
(4)观察时要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
(5)在观察的基础上,还需要与别人交流看法,进行讨论。
知识点二:
1.(1)尽管生石花的肉质叶看起来像石头,但生石花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
例如,从观察中可以看出,生石花的肉质叶与仙人球的肉质茎类似;生石花能从小长大;生石花能开出黄色的花,还能结出种子,表明它能进行繁殖;生石花长有根,可以从土壤中获取水和无机盐,等等。查阅生石花的资料可知,生石花是一种植物,因此,它是生物。
(2)岩洞里的钟乳石尽管能慢慢长大,但这种长大与生物的生长是不同的,它是一些无机物慢慢堆积的结果。同时钟乳石没有生物所共有的特征(如需要营养、呼吸、排泄、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繁殖、遗传和变异等),因此,钟乳石不是生物。
(3)要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有生命,可以看它是不是“活”的,看它是不是具有生命现象,即看它是否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
2.
生物是有生命的个体,体内时时刻刻进行着生命活动,因此,它们一生需要不断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维持生存。
①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绿色植物需要不断地从外界吸收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自身所需要的葡萄糖、淀粉等有机物,这些有机物一部分被植物利用,进行各项生命活动,一部分在体内储藏。
②动物的生活需要营养:动物和植物不同,一般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以植物或别的动物为食,从中获得营养物质,维持自身的生存。动物从外界摄取的有机物,一部分满足身体生长发育的需要,另部分被各项生命活动所消耗。
3.
生物不停地进行各项生命活动,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这些能量是通过分解生物体内的有机物获得的。在分解有机物的过程中,一般需要氧气的参与,同时产生二氧化碳等废物。因此,绝大多数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这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呼吸。
4.
生物在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时,体内会不断产生多种废物,并且能将这些废物及时排出体外。排出废物是生物体进行正常代谢的基础。
5.
生物能够对来自环境中的各种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这种反应叫作应激性。例如,羚羊发现猎豹会逃跑;含羞草的叶受到碰触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人的手不小心被针扎了一下,会立刻缩回。无论是植物还是动物,无论是单细胞生物还是多细胞生物,都具有应激性。
自然界中的环境复杂多变,应激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一般来说,生物越高等,其对刺激的反应越灵敏
6.
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生物体发育到一定阶段,就开始繁殖下一代。例如,将一粒种子种下去只要条件适宜,种子就会萌发成幼苗,幼苗不断生长,到一定阶段后就会开花、结果,果实内含有种子,种子种下去又可以继续生长发育;破壳而出的幼鳄能长成大鳄,交配后雌鳄能够产卵,卵可孵化出幼鳄。
7.
生物体的子代与亲代之间,在很多方面表现出相同的特征,但总有一部分特征并不相同,这就是生物表现出来的遗传和变异的现象。例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说明生物具有遗传现象;“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说明生物具有变异现象。
8.
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
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注意
病毒无细胞结构也属于生物的典型依据是能通过自我复制的方式进行繁殖。
【训练案】
1.A
2.D
3.C
4.B
5.C
6.D
7.A
8.A
9.B
10.A
11.C
12.B
13.(1)对外界刺激
(2)遗传
(3)能生长和繁殖
变异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