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上海版科学七年级下册 13.3.1 金属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牛津上海版科学七年级下册 13.3.1 金属 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牛津上海版(试用本)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6-30 17:25: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金属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了解金属的4个特性(物理性质):金属有光泽、易传热、易导电及延展性。
2、理解金属用途与其性质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2、设计实验,探究金属的特性,归纳得出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建立以实验为依据的科学研究态度。
2、增强对科学的热爱和研究的兴趣和意向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金属的特性
难点:设计实验探究金属的导电性
三、教学准备
各种材质的薄片(金属和非金属);镊子、锤子、铅粒、垫物、铜丝
四、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的教学指导活动 学生的学习活动
引入
日常生活中我们会使用各式各样的材料制造物品,观察图片,你能说一说下列这些物品的主要材料是什么?
回答,归纳金属。
辨别金属
观察提问:你能找出金属么?
提供给同学各种不同材质的物品
同学观察老师给出的物品后找出金属,派代表回答
金属的性质
设问:既然它们属于同一类物质,他们有哪些相同的性质呢?
活动1:将选出的金属片对照光仔细观 察,说出这三种金属有什么共同特征。
提问思考:铁是金属么,观察生锈的铁钉后回答,为什么会出现矛盾的说法?
教师演示:磨生锈的铁钉。再来观察。
视频:打铁。
提问:他们在做什么?通过捶打,铁发生了什么变化。
体验活动:用锤子砸铅粒,观察变化
体验活动:用钳子拉铜丝,观察变化
说明:压扁而面积增大,称为金属的展性;拉长,称为金属的延性。
观察图片,进一步感受金属的延展性。
出示图片:这些物品为什么使用金属作为主要材料,他有什么特点么?
说一说:你还能举例说明利用金属良好的导热性的物品和事例么?
观察图片:?导线通常用铜作为内芯,你能推测它具有什么特性么?
提问:是不是所有的金属都能导电么?如何验证你的猜测?
利用学习单,思考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交流设计的实验,修正后进行实验,得出结论。
根据以上实验,你知道金属还有什么性质?
总结一下金属的特性 学生可能有的说法“闪 光”、“发亮”、“像镜子”,最后统一到“有金属光泽”。
说出:表面生锈了,用 砂纸磨,观察变化
得出结论:金属特性一:有光泽
观察、回答
学生活动
得出结论:金属特性二:有延展性
同学观察、归纳、表达。
得出结论:金属特性三:导热性好
举例回答
回答:导电
小组讨论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得出结论:
金属特性四:导电性
金属的 性质与用途
分析:说出前面我们判断的金属制品 利用了金属的什么特性。
练习:根据给出的某种金属的特性,选择对应的用途。
提问:你的选择依据是什么?
小结:性质决定用途
思考讨论:1.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为什么不选择银制作导线?
2.铁龙头外都镀了一层铬,为什么呢?
材料的选择优先考虑材质,除此之外还要考虑那些因素呢? 分析资料得出:金属应用的范围非常广泛,电子、医药、包装、建材、日常生活用品等很多都是应用金属的。
讨论分析
同学发言
小结
金属的发现和使用,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青铜器时代到铁器时代到新材料时代,我们在不断的进步。在利用传统金属制品的同时,我们也在不断开发利用合成新型材料来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
拓展思考:航天飞机金属外壳材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