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上海版科学七年级下册 12.3.3 太空生活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牛津上海版科学七年级下册 12.3.3 太空生活 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牛津上海版(试用本)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6-30 17:47: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太空生活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航天员在飞船绕地球运行时所处的失重状态。
2、了解航天员在外层空间生活所需面对的一些困难。
3、体会太空探索和宇航服的发明。
4、了解宇航服的各种装备。
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航天员在太空时所处的失重状态
难点:从人体生命活动必要条件出发,了解宇航服的构造
教学方法:讨论法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视频
教学课时:1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我们知道了通过火箭发射把载人飞船送到太空去并可以安全地重返地球,那么载人飞船里的航天员是如何在太空生活的?这节课我们将了解太空生活。
人类能够生存离不开地球为人类所创造的条件。
设问1、地球上哪些条件有利于人类的生存?
答:有大气层的保护,有空气(氧气供人类呼吸),温度变化小(零下50度到50度的环境中都有人类生存)、有阳光、有淡水……
设问2、为什么在大气层外就不利于人类的生存?
答:没有地球引力,处于真空环境(没有压力),温度变化大,太阳辐射等。
由此,人类进入太空必须要闯的难关:
克服地球引力、克服真空环境、适应变化的温度、暴露在有害辐射中……
设问3、人类在某种程度上遨游太空,是如何克服难关的?
《讨论》与回答:
克服地球引力需要航天器的帮助;宇航员需要穿宇航服进入开放空间
二、难关一:失重状态
1、观看视频:登月
《观察》:走出宇宙飞船的宇航员有哪些特别的地方?
答:a、走路姿势:跳跃式
b、穿着宇航服:非常厚重、复杂
2、失重
问:为什么宇航员在月球上的行走是跳跃式的?
答:因为在太空中,宇航员处于失重状态。
问:什么是失重?
答:在船舱里的宇航员漂浮而不掉下来,看上去好像不受重力似的,这种状态称为失重。
问:像这样的失重状态,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会碰到吗?请大家交流并分享。
《讨论与举例》
a、人站在磅秤上开始下蹲时磅秤示数减少,即失重
b、弹簧秤下挂重物,当它们一起下落时,示数为0?
c、电梯向下加速或向上减速时
d、过山车在最高处时
3、失重带来的问题
讨论:航天员在太空中处于失重的状态,宇宙飞船中宇航员怎样坐稳在椅子上?
如何行走的?如何进食的?
填写:把书翻到29页进行活动12.19,在四个同学为一组讨论后填写表格。
小结:宇航员在太空中失重带来的问题主要是宇航员的衣食住行。
三、难关二:太空环境
1、太空环境的了解
太空自宇宙大爆炸以后,随着宇宙的膨胀,温度不断降低,现在,太空已成为高寒的环境,平均温度为零下270.3℃。在太空中,各种天体也向外辐射电磁波,许多天体还向外辐射高能粒子,形成宇宙射线。如太阳有太阳电磁辐射,太阳宇宙线辐射和太阳风,太阳宇宙线辐射是太阳在发生耀斑爆发时向外发射的高能粒子,而太阳风则是由日冕吹出的高能等离子体流。许多天体都有磁场,磁场俘获上述高能带电粒子,形成辐射很强的辐射带,如在地球的上空,就有内外两个辐射带。由此可见,太空还是一个强辐射环境。
2、宇航服
通过什么方法来保护我们的宇航员呢?前面我们讨论的失重带来的问题涉及的是食方面和住方面的,在太空环境中宇航员的衣和行是如何解决的?
前面在《登月》视频中我们观察到航天员走出太空舱时穿着厚厚的宇航服。通过宇航服的保护,让我们宇航员能更好地在太空生活。
设问:宇航服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讨论》宇航服的主要功能
答:防热保温、防辐射、供氧、压力问题等
《拓展》航天服
阅读书第31、32页
《观看视频》中国宇航服的介绍
设问:你还知道哪些新式宇航服的研究吗?
A、带有喷气推进器的宇航服
B、人造肌肉做成的宇航服
小结:通过不同的宇航服,让我们能在太空中行动自由。
总结:在克服了失重问题和太空环境后,我们就能到太空遨游了。
四、太空体验(1课时)
《观看视频》天宫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