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古诗三首 题西林壁 课件(18张)

文档属性

名称 9古诗三首 题西林壁 课件(18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7-01 06:06: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古诗三首
9
1、学会本课的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
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说出诗句的意思,想象并说出这首诗
描绘的景象。
3、通过古诗的学习,感悟古诗选词炼句
的精妙和丰富的内涵,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目标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目
做题题材


侧面
反侧
侧身

fēng
山峰峰峦顶峰


茅庐庐山
穹庐

yuán
缘故化缘
原因

庐山西林寺,坐落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西麓,公元377年,由开山祖师慧永法师创建,迄今已有一千七百余年历史,为“庐山北山第一寺”。
西林寺与东林寺均依庐山而立,相距不过百丈,景观各有千秋。东林寺规模宏大,气势雄伟;西林寺则小巧紧凑,秀丽严谨。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题西林壁
[宋]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
[宋]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学古诗
诗句: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
横看:从正面看。
各不同:各不相同。
注释:
诗句: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释义: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都呈现不同的样子。
诗句: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缘:因为;由于。
注释:
诗句: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文:
之所以辨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横”“侧”“远”“近”“高”“低”,说明作者在庐山的每一个地方都在仔细观察,由于观察的地点角度不同,所见到的景象也不相同,为下文说理做铺垫。
蕴含哲理的诗句: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唐]罗隐《蜂》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宋]陆游《游山西村》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宋]朱熹《观书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