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10
爬山虎的脚
谜面:
是虎不是虎,
有脚只会爬。
紧贴墙上绿,
离墙便枯死。
(打一植物)
我们一起来猜谜。
谜底:爬山虎
学习目标:
1.认识“均、柄、蜗、曲、萎”五个生字,
会写“虎、操、占”等13个生字。
2.读懂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继续练
习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抓住主要内容。
3.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培养细致、有序的观察习惯。
爬山虎是多种植物的别称。捆石龙、枫藤、小虫儿卧草、红丝草、红葛、趴山虎、红葡萄藤、巴山虎,葡萄科植物。夏季开花,花小,呈黄绿色,浆果紫黑色。
常见攀缘在墙壁岩石上。爬山虎的根茎可入药,破瘀血、消肿毒;果可酿酒,但它的根会分泌酸性物质腐蚀石灰岩,它的根会沿着墙的缝隙钻入其中,使缝隙过大,严重可至墙体碎裂倒塌。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hǔ
虎
老虎
虎牙白虎
我会写
cāo
操
操场
做操
操劳
zhàn
占
占领
抢占
占据
nèn
嫩
嫩叶稚嫩
嫩芽
shùn
顺
顺路不顺
顺利
jūn
均
均匀平均
均分
dié
叠
叠纸
重叠
叠韵
xì
隙
空隙空隙
缝隙
jīng
茎
茎叶
豆茎
bǐng
柄
把柄
柄权笑柄
wěi
搭
搭桥
白搭
搭车
qiáo
搭
搭桥
白搭
搭车
gù
搭
搭桥
白搭
搭车
学校操场北边墙上满是爬山虎。我家也有爬山虎,从小院的西墙爬上去,在房顶上占了一大片地方。
“满”“占了一大片地方”充分体现了了爬山虎的多而茂盛,正因为如此,才会引起“我”的注意。
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嫩红色
嫩绿色
这一段描写了爬山虎叶子的哪些方面的美?
写出了叶子的颜色美。
写出了爬山虎叶子的形状美
写出了爬山虎叶子的动态美。
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比喻
爬山虎的脚
位置: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
叶柄的地方。
形状: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
像蜗牛的触角。
颜色: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
茎上伸出六七根细丝→
(
)→
(
)→
一步一步往上爬
细丝的头上变成小圆片,巴住墙
细丝由直变弯曲,使嫩茎紧贴在墙上
比喻
联想
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1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脚,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
1.运用对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爬山虎的脚触着墙和没触着墙得变化。
2.“牢固”“休想”两个词语进一步强调了爬山虎脚的有力。
爬山虎的脚
触到墙
没触到墙
思考探究
课文的题目是《爬山虎的脚》,为什么花费大量篇幅叙述爬山虎的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