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21
古诗三首
王昌龄
(王江宁,698年—757年),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其诗绪密而思清,与高适、王之涣齐名,代表作有《从军行七首》《出塞》《闺怨》等。
其早年贫苦,30岁左右进士及第,初任秘书省校书郎,而后又担任博学宏辞、汜水尉,因事被贬岭南,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被刺史闾丘晓所杀。
王翰,字子羽,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市)人,唐代著名边塞诗人。
王翰其诗题材大多吟咏沙场少年、玲珑女子以及欢歌饮宴等,表达对人生短暂的感叹和及时行乐的旷达情怀。辞藻华丽,音律规整,妙不可言。《全唐诗》录其诗一卷,共十四首。代表作有《凉州词二首》、《饮马长城窟行》、《春女行》、《古蛾眉怨》等,其中以《凉州词二首》(一)最负盛名。闻一多先生《唐诗大系》定王翰生卒年为公元687至726年,并未提出确切的材料依据。
李清照(1084日-约1156年),号易安居士,出生于齐州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其词作独步一时,被誉为“词家一大宗”。
李清照生于书香门第,其家藏书甚富。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其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掌握多
音字“还”。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
《出塞》《夏日绝句》。
3、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人
豪放诙谐、视死如归的旷达和厌恶战争
的情怀,品味古诗引用典故的写作手法。
教学目标
sài
塞
出塞
塞外
我会写
qín
秦
秦朝
zhēng
征
出征
征服
cí
词
词语
词汇
词组
cuī
催
催促
催熟
zuì
醉
喝醉
陶醉
jié
杰
杰出
杰作
人杰地灵
yì
亦
人云亦云
xióng
雄
英雄
雄伟
雄心勃勃
xiàng
项
项羽
各项
还
hái
(
)
huán
(
)
还有
归还
多音字
出塞
[唐]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塞
[唐]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塞
[唐]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注释:
1.但使:只要。
2.教:令,使。
3.胡马:指侵扰中
原的北方游牧民
族骑兵。
4.阴山:位于今内
蒙古中部及河北
北部。
诗句前两句以明月和边关衬托了将士们的思乡之情。
万里外出征战的将士,还没能回来。这
两句诗的时间和空间的跨度极大,反映了边境烽火不断,边塞将士不堪其苦,有家不得归的状况。
诗中运用了典故,“龙城飞将”说的是汉代名将李广,英勇善战,称他为“飞将军”,运用此典故一方面是诗人希望朝廷启用良将,使得边患消除,黎民安居乐业;另一方面也委婉的讽刺了戍边将帅的骄惰无能,朝中良将匮乏的现实。
凉州词
[唐]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注释:
1.凉州词:唐代曲名,起源于凉州(今甘
肃武威)一带。
2.夜光杯:用美玉制成的杯子,夜间能够
发光。这里指精致的酒杯。
3.欲饮琵琶马上催:正要举杯痛饮,却听
到马上弹起琵琶的声音,在催人出发了。
4.沙场:战场。
诗的开头有引人入胜的魅力。俗话说“美食必先美器”。面对如此晶莹透亮、闪闪发光的杯子,眼前是斟满的葡萄美酒,战士们热热闹闹准备开怀痛饮,一个“欲饮”,一个“催”帽徽了出征前军营中饯别的盛况,也形象地揭示了出征人与践行人的心情状态。
“古来征战几人回”夸张地展示了战争的残酷、惨烈,实际上潜藏着对生的依恋,对连年战争的不满,深化了诗歌的主题。
夏日绝句
[宋]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注释:
1.项羽:秦朝末年的起义军领袖,后
来和刘邦争夺天下,兵败自杀。
2.不肯过江东:项羽在与刘邦的斗争
中失败,有人劝他东渡长江,再作
打算。但他觉得无颜见江东父老,
不肯渡江,自杀身死。江东,长江
在安徽芜湖、江苏南京间作西南、
东北走向,古人习惯称自此以下
的长江南岸地区为江东。
第一、二句言理,讨论人生哲理。从生作“人杰”,死为“鬼雄”两方面具体说明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即不论是生是死,都应该有浩然正气,铮铮铁骨。这两句诗襟怀高远,极富英豪丈夫之气。
后两句用一个“思”字转写项羽,通过项羽不肯过江东的故事,描绘了一幅生动、悲壮的历史画卷,高度赞扬了项羽败而不屈的气概。
关于爱国的诗句:
1.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
2.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花。
——杜牧《泊秦淮》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4.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
5.黄金白带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