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变色花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3.3 变色花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7-01 08:00: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课
《变色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自制紫甘蓝指示剂。
  2、能够用自制的指示剂辨别身边常见物质的酸碱性。
 科学知识与技能
  1、知道日常生活中的物质分为酸性、碱性和中性。
  2、了解指示剂的作用是能够分辨物质的酸碱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愿意探究变色花的秘密,意识到事物变化是有规律的。
  2、领悟到化学世界的奇妙,产生进一步探究奥秘的愿望。
  3、体会到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教学重点:认识常见的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
教学难点:用自制的指示剂检测身边的物质。
教具准备:会变色的白色纸花(花朵用醋浸过,叶子用碱水浸过)、喷壶、紫甘蓝、紫甘蓝汁、碱水、白醋、检测物质用的烧杯、滴管、盐水、雪碧、洗衣粉水、苏打水、矿泉水、洁厕剂溶液、厚塑料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谈话:(出示纸花)同学们,这是老师亲手制作的纸花。你觉得这朵花还差点什么?
2、表演魔术。
3、提问:你有什么发现?有什么疑问吗?
4、学生猜想、交流。
5、引入课题,板书:变色花
二.实验解密
1、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看看老师准备了什么?
2、教师实验。(把紫甘蓝汁分别滴入白醋和碱水的烧杯中。)
师:强调两点,①滴管不要碰到检测的物品,否则会污染了滴管影响对其他物品检测,②仔细观察。观察交流实验现象。
3、讲述:像白醋一样,使紫甘蓝汁变红的物质,叫做酸性物质;像碱水一样,使紫甘蓝汁变绿的物质,叫做碱性物质;类似紫甘蓝汁这样的物质,由于能够分辨物质的酸性和碱性,人们称它为酸碱指示剂。(白板出示)
4、分析:那么根据实验所看到的现象,你能够解释纸花变色的秘密吗?
提问:想想你们家里炒菜、做汤用的盐属于哪一类物质呢?(教师将紫包心菜汁滴入盐水中五六滴,看看盐水是否变红或变绿)
5、教师接着告诉学生:像盐水一样,不能使紫甘蓝汁变色的物质,叫做中性物质。
6、查看准备检测的物品。猜测各个溶液的酸碱性,小组内完成记录单的第一栏。
7、交流猜测结果
三、自制指示剂
1、引导:今天,我们就自己制作紫甘蓝汁,它来鉴别大家带来的液体的酸碱性,好不好?
2、指导学生看:紫甘蓝指示剂的制作方法及注意事项(白板出示)
第一步
将紫甘蓝的薄叶撕碎装入透明塑料袋中,尽量选择紫包心菜的薄叶,少用梗,紫包心菜撕的块要小一点,
然后加入一杯温水(50°C--60°C),放空塑料袋内的空气。
第二步
一只手握住袋口,另一只手反复挤压菜叶,用手反复挤压菜叶时,不要把塑料袋弄破了挤压菜叶的时间3-5分钟直到水变为紫色。
第三步
用牙签在塑料底部扎一个孔,将紫甘蓝汁倒入小烧杯中。
3、出示实验要求
(1.)小组内分工明确
(2.)玻璃用品要轻拿轻放。
(3.)检测时,用滴管吸满紫甘蓝汁滴入各个溶液中,以免一下子滴入太多,影响实验效果,一般滴入10管左右较为适宜。
(4.)滴管只能用来吸紫甘蓝汁,不能再放入其它溶液中吸水。认真观察并记录。
(5.)实验完毕请将桌子收拾干净。准备汇报交流
5.检测记录,师巡视指导,留意颜色变化明显的小组
6、总结汇报。
四、总结——学以致用
1.给酸碱性物质分类(白版出示身边的酸碱性物质)学生分类
2、杜鹃花喜好酸性土壤,如果发现它的叶瓣发黄发枯,就说明可能土壤偏碱性,竹子喜欢碱性土壤。
3、你的收获?
五、拓展。
请用自制的指示剂检测周围环境中水的酸碱性,活动时注意安全,不明物质不要随便检测。
?
变色花
酸碱指示剂?
紫甘蓝汁?
酸性物质??
碱性物质??
中性物质
??
?
(变红)??
(变绿)??
(不变)
??????????????????????????
??????????
实验要求:
1.小组内分工明确
2.玻璃用品要轻拿轻放。
3.检测时,用滴管吸满紫甘蓝汁滴入各个溶液中,以免一下子滴入太多,影响实验效果,一般滴入3管左右较为适宜。
4.滴管只能用来吸紫甘蓝汁,不能再放入其它溶液中吸水。认真观察并记录。
5.实验完毕请将桌子收拾干净。
组名:
物质
雪碧
自来水
小苏打
矿泉水
洁厕剂
洗衣粉水
猜测酸碱性


















试验后的颜色
是酸性还是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