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地球的表面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2 地球的表面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7-01 07:59: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地球的表面》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学生在生活中对地球的相关有了一定的认识,虽然也经常游历各地,爬山涉水。但对于地球表面具体有哪些地形,这些地形又有什么特点还不是很清楚。为了让学生发现并认识地球表面的地形,本课使用平板电脑、多媒体资料、谷歌地球软件让学生形象的感知地球表面地形。接着通过自制教具,让学生由对地形的初步感受引向精确制作,加深对地形的认识。
本课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第二课,主要内容有四部分:1.认识地球上几种基本地形。2.了解扬州地区地形。3.学会使用平板电脑、谷歌地球软件观察地表的地形4.制作地形模型。本课主要让学生认知、体会地表地形的特点,知道地形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并能学会制作简单的地形模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地球表面有各种各样的地形,认识一些典型的地形;
2会根据地形特点,绘制地形简图;
3学会使用平板电脑、谷歌地球软件探究地形特点;
4学会制作地形模型。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不同多媒体资料,简单描述高山、平原、盆地等典型地形的特点;
通过使用平板电脑、谷歌地球软件了解家乡扬州地形;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对学习地球表面的地形的知识充满兴趣,能主动关注和了解家乡的地形。
对使用新技术进行科学探究感兴趣。
教学重点:知道典型地形的特点;总结归纳地球表面地形的大致情况。
教学难点:使用谷歌地球软件观察家乡的地形。
学习者特征分析
六年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对事物及现象也会作出一定的解释。地形的特点是大多数学生比较陌生的知识,学生认识往往比较模糊。因此本课从学生关心的问题出发,将对地球表面地形的探究活动做实、做优,从而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模型,形成完整的认识。
四、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橡皮泥,中国地图、自制地形模板,多媒体资料、因特网、平板电脑、GoogleEarth软件。
五、本课创新之处
创新使用平板电脑和谷歌地球软件,提升学生利用新技术探究问题的能力。
本课在原教材的基础上,给学生提供了平板电脑和谷歌地球软件进行探究。1、用平板电脑和事先准备好的多媒体资料,在学习了两种地形特点后,让学生自已认识几种地形的特点2、利用新技术对家乡扬州的地形进行探究,通过使用谷歌地球软件,学生可以很清晰的看到家乡的地形,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探究活动更加具体,更加形象。
利用自制地形图教具,让学生轻松地制作地形,突破本课难点。
自制平原、盆地、高原等地形模块,学生利用橡皮泥,涂在自制的平原、盆地、高原的版块上并制成一幅完整的中国地图。使学生对于各地形的概念更加清晰。同时学生可以直观的了解地形的特点,突破了本课的难点。
探究活动组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谈话导入。
1.?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朋友。(出示地球仪)
师:关于地球表面,你们知道哪些知识?
2.师:地球仪的表面好像是很光滑的。那地球表面是不是也是光滑的呢?
3.师:好的,说的不少,那我们来通过卫星拍摄的画面,是不是像大家说的那样凹凸不平。
4.师:看来大家说的真不错。像这样,地球面上的凹凸不平的状态,就组成了地球表面的地形。
5.揭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地球表面的地形。(出示课题

学生交流想法
学生思考,活动,交流
学生观看平板电脑上卫星图片
学生交流想法
通过师生交谈和图片导入,让学生对地表地形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步认识地形。
1.师:我们先通过一个短片来了解一下。大家仔细看,然后想一想,你看到了哪些地形。
2.师:下面,我们就来重点了解一下常见的五种典型地形。
3.师:出示PPT
(山地),根据这张图出示的这个地形,大家想想看,有什么特点?
4.师板书:山地:
起伏很大,坡度陡峻
5.师:我们现在根据同学们讲的这些特点,给山地这种地形画一幅简图。(介绍画法:先画一条起平线。比较高度从起平线开始。山地的地形地势比较高,很陡峭。)
6.
师介绍:我们认识了其中的一种地形叫山地。这种地形,起伏很大,坡度陡峻,沟谷幽深,
中国的山地大多分布在西部,喜马拉雅山、昆仑山、唐古拉山、天山、阿尔泰山都是著名的大山。
7.师:这种地形有什么特点?(出示PPT平原)
8.师:地势比较低,比较平整,面积非常的广阔。
9.师板书:平原:宽广平坦,起伏很小。
10.师:你能根据刚才大家的描述,像老师一样给平原画一幅简图吗?
11.学生上台展示绘制结果。
学生观看,并交流
生:落差很大、高耸陡峭、直入云霄
学生根据特点绘制山地地形的简图
学生倾听
生观看,并回答
生:一望无际、很广阔、比较平整。
小组讨论。并在纸上绘制平原地形的简图
通过出示地形图片,让学生充分感知地形的特点,并能通过小组讨论绘制出地形简图,为下一环节学生自学地形特点做好准备。
三、利用平板自学了解其它地形特点。
1.师:我们再来认识几种地形,盆地,高原和丘陵。这三种地形,分别有什么特点呢?
2.师:请观看平板里的资料,并填写好实验记录单,绘制好地形简图。
3.小组讨论。
4.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发现。
学生观看平板电脑里的资料,并开始完成实验记录单,并绘制三种地形的简图。
学生回答,与教师交流
 
利用新技术,学生自学了解另外三种地形的特点,让学生对如何使用新技术有了初步的了解,并在与同学交流中完善自己的绘制简图。
利用平板电脑、谷歌地球软件了解扬州地形。
1.过渡:知道了这么多地形的特点,我们家乡是什么地形?
2.小组交流。
3.汇报自己的想法。
4.师:请大家打开平板电脑,利用谷歌地球的软件进行观察家乡地形。
5.师生交流。
学生分小组交流自己的观点,并形成小组意见
小组汇报
学生观看,并交流发现
学生体会科技在科学观察中的重要性
使用新技术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更直观地呈现出家乡的地形特点,学生乐在其中。
五、利用自制教具制作地形图。
1.师:这节课我们就来用橡皮泥和模板制作高原、平原、盆地。
(出示橡皮泥和模板)
师:请大家先看清楚模板背面的要求,按要求制作地形,是平原的就制作平原,是高原的就制作高原。
2.介绍教具,提醒学生涂抹橡皮泥均匀一点。
3.学生分小组制作地形图。
4.小组上台展示制作成果。
5.师将各小组的作品拼接成中国地图进行展示。
学生利用自制教具制作地形图
学生交流,汇报。
利用自制绘制地形图教具,让学生更轻松地了解地形特点,突破本课难点
六、拓展延伸。
1.师小结:今天我们通过合作学习、自学了解了地球上的基本地形和家乡的地形,并能自己根据地形特点绘制简图和制作简单地形。
2.提问:除了以上几种简单地形,还有没有其它地形呢?
3.学生思考
4.师:我们要想获取更多的知识,那就要开动我们的思维。利用我们今天的自学方式回去自学。好!今天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
学生观看
学生思考
通过拓展活动,让学生产生继续探究下去的欲望。
附表1
地球的表面


我们观察到的地形的特点
我们绘制的简图
我们给这个地形起的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