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4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7-01 07:57: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题: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名称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执教者
课时
1
所属教材目录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第四课
教材分析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是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第四课的内容。本课由3部分组成:一是观察小苏打和白醋;二是观察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变化;三是探究两种物质混合后产生了什么气体。这三部分的内容安排的环环相扣,让学生们在观察中发现问题,并不断地进行新的探究活动。
学情分析
学生对醋的认识多一点,对小苏打的认识可能不多,对这两种物质混合后产生什么现象,知道的更少。因此,对小苏打和白醋的反应,学生是没有经验的。通过让学生观察小苏打和白醋的剧烈反应过程,阐述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发生的变化,分析小苏打和白醋发生变化后产生的物质,经历观察现象、作出假设、寻找证据、得出结论的过程,体会化学变化的奇妙和有趣。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小苏打与白醋能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2、二氧化碳是一种具有特殊性质的气体。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和阅读资料得出正确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懂得只有足够的证据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得出科
学的结论需要严密的逻辑推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观察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变化。
难点
判断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是什么气体。
教学策略与
设计说明
针对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强的年龄特点和思维,充分发挥科学这门课的实验探究特色,以实验探究为主、启发诱导相结合的教学思想,引导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注重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兴趣。
教学准备
学生
小苏打、白醋、火柴、玻璃片、集气瓶、烧杯、钥匙、蒸发皿(放置燃烧后的火柴)、实验记录表。
教师
小苏打、白醋、火柴、烧杯、气球、板书用磁力卡片、蒸发皿(放置燃烧后的火柴)。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实验引入
演示瓶子吹气球实验。板书课题。
观察现象,提出问题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引出课题。
活动一:观察小苏打和白醋
1、调查学生对小苏打和白醋的了解情况。2、落实活动要求和提示。3、学生观察并记录,教师巡视指导。
1、细心观察,与小组同学交流,小组长作好观察记录。2、小组汇报记录结果。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运用多种感觉器官从不同角度,全方位的去观察小苏打和白醋这两种物质。既培养了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表达能力。
活动二:观察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变化
教师依次出示实验材料及用途。出示实验要求。强调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实验。
1、学生实验操作。(学生有计划地进行实验,小组分工明确,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实验。)2、观察现象,填写实验记录单。3、小组汇报实验现象。
在实验中,学生运用多种感觉器官如: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耳朵听、用手摸等多种观察方法,多角度的去观察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实验现象,这样观察才会具体,才会深入,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活动三:猜测两种材料混合后产生了什么气体
提问:两种物质混合后产生的气体有可能是什么?引导学生大胆猜测。通过课本资料,揭示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学生大胆猜测可能是什么气体。学生汇报,交流反馈。
“猜想”是科学家应具有的一个重要品质,让学生通过猜想这个环节,培养学生的科学习惯。
活动四:检测气体的性质
进行气体性质的检测实验(火柴的熄灭)。检测实验相关要求与提示(温馨提示)。教师提示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教师巡视指导,参与学生的实验过程。教师启发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还知道二氧化碳有什么性质(比空气重的性质。如:嘴吹气球,气球会落地面上,买的氢气球飞上天空)。
学生按小组进行实验。小组讨论,组长做好实验记录表的填写。小组汇报交流反馈。
学生通过检测实验对二氧化碳的性质做了探究,但这个实验并不能证明产生的气体就是二氧化碳气体。要求学生尊重证据,尊重事实,从而也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对待科学的态度。懂得只有足够的证据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得出科学的结论需要严密的逻辑推理。
活动五:教师演示实验
教师演示两种物质混合的实验。演示对比产生的气体与空气的区别实验。提出问题。
学生观察演示现象。汇报交流。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对比加深印象,明白科学的逻辑性与严谨性。
活动六:拓展延伸
生活中哪些地方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用途。二氧化碳的危害。让学生对“瓶子吹气球”实验现象进行揭秘。
学生汇报。感知低碳环保的重要性。学生自主思考、进行揭秘。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以及答疑解惑的能力。
课堂小结
要做出一个准确的判断,必须要有足够的证据,要想得出科学的结论,需要严密的逻辑推理。
课后思考
小苏打和白醋反应,除了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还留下了一些物质,它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让学生课外阅读本单元的资料和相关资料,继续进行不断的科学研究。
板书设计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新物质
化学变化
小苏打
气体(二氧化碳)


教学评价
新课程的教学评价理念认为,教学评价的重心将由注重结果转向注重过程。所以我特别关注学生参与的态度,关注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关注动手实践。鼓励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到科学探究过程中来。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看他们是否改善了自己的学习方式,靠自己努力解决了哪些主要问题?这是我们执教者在教学中应特别注意的问题。
教学反思
1.这节课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我很满意。?2.从课后与学生的交流情况来看,学生们都掌握的很好,在作业中没有遇到什么困难。?3.课堂上应更注重学习的过程,注重开发学生的智力,而不是仅仅学习知识。4.如果科学实验室里有多媒体,就能更好的展示一些资源,进行更多的知识拓展。5.小苏打和白醋反应后产生了什么气体?可以和第二个实验同时做,这样实验效果会更明显,否则会影响实验效果。6.实验的步骤一定要清楚,尤其实验过程的安全一定要提醒学生,因为火柴伸入装有实验产生气体的玻璃杯中,反应会很明显的,要防止烫伤。7.二氧化碳比空气重的性质,考虑到实验的客观因素,与学生操作的成功率,课堂上没有进行演示,而是让学生通过生活经验描述出来的。这个教师可以通过演示实验展示给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学生实验记录表设计
小苏打和白醋的观察记录表1
物质
状态
颜色
透明度
气味
小苏打
白醋
小苏打和白醋混合的实验记录表?2
实验方法
将三匙小苏打小心倒入装有白醋的玻璃杯,稍后在玻璃杯上盖上玻璃片。(注意不要再打开玻璃片)
实验现象
用肉眼观察,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用手触摸杯壁,感觉________________。
初步结论
把白醋和小苏打混合后,它们_________(填“有”或“没有”)明显的变化,说明_________(填“有”或“没有”)新物质产生。
小苏打和白醋混合的实验记录表3
新物质检测实验
当我们把盖在杯子口的玻璃片移开时,迅速用点燃的火柴伸进杯子口,发现__________________。
这种新物质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混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