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带上她的眼睛》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3《带上她的眼睛》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7-02 18:36: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带上她的眼睛》练习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迟钝(dùn) 
屏幕(píng)  闲暇(xiá)
B.蔚蓝(wèi)
炽热(zhì)
吟唱(yín)
C.凸现(tū)
合拢(lǒng)
孤零零(gū)
D.点缀(zhuì)
漫步(màn)
吐鲁番(fān)
2.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那时正是深夜,吐鲁番盆地的中央出现了一个如小太阳般的火球,当火球暗下来时,“落日一号”已潜入地层。只在潜入点留下了一个岩浆的小湖泊(
),发出耀眼的红光,那一夜,在几百公里外都能感到飞船穿过地层时传到大地上的微微振动。
(1)给加点的字注音。
湖泊(

岩浆(

(2)选段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改为
(3)“潜”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节
,应查音节

3.根据释义写出相应的词语。
(1)(感官、思想、行动等)反应慢,不灵敏。(

(2)没有预料地到来。(

(3)彼此心意相通。


(4)天的边缘,海的尽头。形容非常偏僻遥远的地方。也指彼此相隔极远。(

4.从括号内选择合适的词填入句中横线处。
(1)“落日六号”立刻紧急转向,
(企图
妄图)冲出这个危险区域
(2)这是高山与草原的交接处,大草原从我面前一直
(延长
延伸)到天边。
(3)它还能通过
(搜集
采集)戴着它的人的脑电波,把触觉和味觉一同发射出去。
5.下面这段文字中的三个画线句都有语病,请按要求修改。
为什么人类对火星始终充满向往?因为就目前的观测情况看,①火星是最有可能成为人类第二家园。尽管火星上的温度是零下200℃。②但从所有太阳系的行星中,火星的环境是与地球最相像的。火星的直径大约是地球的一半,那里还有相当于地球上三分之一的重力和百分之一的大气浓度。③有人估算,人类登上火星需要600亿美元的资金,甚至更多。最主要的是,探测器已经发现了在火星冰冻的极点和地表下有水存在。
(1)用词不当的一处是(填序号):____;修改建议:________________。
(2)意思表达不完整的一处是(填序号):____;修改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这段文字说明的中心不一致的一处是(填序号):____;修改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学常识填空。
(1)刘慈欣是中国科幻小说代表作家之一,是首位获得世界科幻奖“__________”的亚洲作家。他的“《______》三部曲”被认为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
(2)科幻小说是“科学幻想小说”的简称,一般认为英国诗人雪莱之妻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是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科幻小说,法国作家________被誉为“科幻小说之父”。
7.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应该好好珍惜。七年级(1)班开展了“强化安全意识,提高避险能力”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请从下面的表格中提取一条主要信息,说明开展这次活动的必要性,不超过20个字。
对七年级(1)班学生的问卷调查
调查内容
完全
知道
部分
知道
完全
不知道
地震安全逃生知识
10.3%
40.2%
49.5%
消防安全知识
15.4%
36.7%
47.9%
食品安全常识
5%
65%
30%
(2)为了使本次活动既丰富多彩,又达到预期的效果,你会向学校建议开展哪些活动项目?
项目一:开展安全知识竞赛;
项目二:观看安全教育片;
项目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项目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上述内容将下列宣传语补充完整,表明你对本次活动意义的理解。要求:内容相关、句式一致、字数相等。
学一点安全知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课文《带上她的眼睛》,回答下面的问题。
1.文章的线索是什么?
2.文中有许多伏笔,你能找出后文中与下面句子照应的句子吗?
(1)伏笔:她面前有一支失重中的铅笔飘在空中。
(2)伏笔:热,热得像……地狱。
3.结合全文,说说你认为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比确立理想还重要的是什么。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地球上有生命吗?
【美】阿特·布奇沃德
①最近一周以来,金星上都快要沸腾了,巨大的兴奋散发在空气里,四处都可以嗅到激动的气味。这一切都只是因为金星上那帮科学家成功地在那颗名叫地球的行星上安置了一枚卫星。这毕竟是第一次,更重要的,这枚卫星已经从地球上送回了信号和照片。这枚卫星降落在地球上一个被冠名为“曼哈顿”的地区。这名字是为了纪念伟大的金星天文学家曼哈顿教授。正是他于两万年前首次用望远镜发现了这个地方。
②这几天来,研究工作一直在紧张地进行着,由于良好的天气状况和非常强烈的信号,科学家们已通过获取的信息对地球上着陆载人飞行物的可行性做出了合理的分析。为了向公众通报这些研究结果,科学家们决定在金星技术中心召开新闻发布会。
③会议当天,会场气氛异常热烈,到处人头攒动。记者们为争夺有利的位置都快打架了。正在此时,研究小组负责人佐格教授突然出现在主席台上。顿时,台下的注意力全被他吸引住了,安静了不少。佐格教授将视力辅助器上的旋钮调动了一下。这是他说话前的习惯动作,就像有的人说话前先要清清嗓子一样。他又将旋钮调动了一下,开口说道:“女士们,先生们,在你们提问前,我要先告知你们一件事。那就是,通过我们的研究发现,地球上丝毫没有生命的迹象。”
④这句话刚出口,台下立刻骚动了起来。一名《金星晚报》的自然专栏记者激动地站起来,向佐格教授发问道:“教授先生,您是怎样得出这个结论的呢?”
⑤“首先,”佐格教授又调动了一下视力辅助器上的旋钮,似乎他是用眼睛说话,“地球的表面——至少在曼哈顿地区——是由坚固的水泥构成,这种土质是无法生长植物的。其次,我们发现,地球的大气中充满了诸如一氧化碳之类的致命气体,我想没有生命能在这种空气里幸存吧。”
⑥“那么这对我们的飞碟计划意味着什么呢?”另一名记者问道。
⑦“我们将不得不携带氧气,这将令飞碟重量比计划中增加不少。”
⑧他话音未落,又一名记者迫不及待地向他发问:“除了你刚才所说的外,你们在研究中还发现了什么危险吗?”
⑨佐格教授微微一笑,按下显示钮,一幅激光全息影像展现在大家眼前:“请看这里,你看到这片环绕地球上空的黑云了吗?我们称呼它‘爱迪生联合带’①,我们不清楚它的构成,但它很可能给我们带来许多麻烦。所以在我们把第一个金星生物送到那里之前,我们将会作进一步的研究。”
⑩“请注意这看起来像河的区域,卫星发回的资料显示,它已经被严重污染了,而且里面的水完全不适宜饮用。这意味我们须携带饮用水,这又大大增加了飞行器重量。”
?这时,一位记者打断他,问道:“对不起,教授,请问照片上这些黑色微粒是些什么东西?”
?“关于这点我们还不能确定,它们看起来像是一些沿着固定路线移动的金属微粒,它们放出气体,发出噪音并且不断地互相冲撞。鉴于如此多的路线和金属微粒,简直不可能避免在飞船降落时撞上一个两个。”
?“那么这些石笋般挺立着的又是什么东西呢?”
?“这些是某种夜晚能发光的花岗岩形成物,格拉姆教授管它们叫‘摩天者’,因为它们看起来像要触到天空似的。”
?“佐格教授,如果这些都是事实,那么飞碟计划不是会被迫延迟吗?”
?“是的,不过一旦‘格拉布贷款基金会’追加投资,我们将立刻继续研究。”
?“可是,教授,难道我们要花费数以亿计的货币只是为了在一个没有人的地球上降落飞船吗?”
?“因为只要我们金星人能够学会在地球上存活,那我们就能在任何地方生存了!”
【注释】①爱迪生联合带:爱迪生联合公司是美国一家大型电力公司,它制造了大量烟尘污染。
1.金星人是从哪几个方面来研究地球的?请用简短的语言概括。
2.第④段中的加点词“这个结论”是指什么?佐格教授得出“这个结论”的依据是什么?
3.根据佐格教授描述的黑色金属微粒的样子,说说那是什么。为什么用微粒来形容它?
4.怎样理解“因为只要我们金星人能够学会在地球上存活,那我们就能在任何地方生存了”这句话?
5.如将本文题目换成“金星上的新闻发布会”,你觉得好不好?为什么?
参考答案
一、1.【解析】B “炽”应读“chì”。
2.(1)jiāng

(2)振

(3)Q
qian
3.(1)迟钝
(2)不期而至
(3)心有灵犀
(4)天涯海角
4.(1)企图
(2)延伸
(3)采集
5.(1)② “从”改为“在”
(2)① 句末加上“的星球”(或“的地方”“的行星”)或去掉“是”
(3)③ 删去这个句子
6.(1)雨果奖 三体
(2)凡尔纳
7.(1)示例:大多数学生缺乏安全方面的知识。
(2)(示例)项目三:举办安全主题班会 项目四:开展安全疏散演练(项目合理,与前面不重复即可)
(3)示例一:添三分幸福保障 示例二:长几分逃生本领(符合要求即可)
二、(一)1.小说以“我”的经历见闻(所见、所闻、所感)为线索。
2.(1)“除了太空,还有一个地方会失重!!”
(2)“飞船被裹在6000多公里厚的物质中”“周围是温度高达5000摄氏度,压力可以把碳在一秒钟内变成金刚石的液态铁镍!”
3.学会珍惜眼前所能看到的美好的一切。
(二)1.生物灭绝,大气被污染,水体遭破坏,废气乱排放。
2.指地球上丝毫没有生命的迹象。依据:①地球的表面由坚固的水泥构成,这种土质无法生长植物。②地球的大气中充满了致命气体。
3.汽车。微粒用来形容又小又多的东西,说明汽车已经泛滥成灾,严重破坏了地球的环境。
4.地球上的环境恶化已达到令人恐怖的程度。看似俏皮的一句话,却把地球环境被破坏的程度表现得淋漓尽致。
5.不好。因为原题以疑问句的形式,既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又能引起读者的深思,给人以警醒,警示人们须保护环境,否则就会面临灭亡的厄运。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