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长江之歌 欣赏《伏尔加船夫曲》《多瑙河之波》小纸船的梦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 长江之歌 欣赏《伏尔加船夫曲》《多瑙河之波》小纸船的梦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1-05-26 13:27: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 周星期 第 (课)单元第 课时 年 月 日 总节数:1节第三单元 长江之歌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长江之歌》的学习,从音乐的角度联系地理上祖国的山川地貌;历史上的荣辱兴衰;文学史诗人咏长江的名言佳句,结合先进的现代教育媒体,把视与听、音乐的与非音乐的,直接的与间接的知识点融汇贯通,激发同学们的爱国之情。
2、《长江之歌》采用了什么样的典型的创作方法。(重复与对比)它们的运用在音乐作品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重点:学唱《长江之歌》。
难点:学唱《长江之歌》。
教法:听唱法。
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课前音乐: 播放录像专题电视连续节目《话说长江》插曲《江河万古流》。
二、导入新课。
1、导入:长江与黄河是炎黄子孙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她们哺育了江河沿岸的亿万华夏人民。
2、提问:哪些同学去过长江边 结合学生对亲历长江边的感受,穿插两首唐代诗人漫步长江边时吟诵的诗句。
其一:“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唐·杜甫《登高》
其二:“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唐·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3、点题并板书:长江之歌。
4、集体朗读歌词。
5、在歌词的第一句中唱到:“你从雪山走来”是哪一座山 你向东海奔去,那入海口又在什么地方 (学生回答。教师给予评价并加以必要的补充)。(打开投影仪,放下银幕,打出“万里长江图”投影片)。
备知识点:
源头:青海省 青藏高原 唐古拉山脉的格拉丹东雪山河流全长6340Km是世界第三大河,我国第一大河附:世界河流的排名第一,尼罗河 (非洲埃及);第二,亚马逊河(南美洲巴西);第三,长江 (亚洲,中国)流域面积达180万平方公里,居全国之首。
流经九省二市分别是:(指着地图) 青海→四川→西藏→云南→重庆→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苏→上海入海口,经上海吴淞口入东海南宋时,长江以北被金人占领,当时政治改革家、文学家王安石在忧愤、抑郁之情下写下诗一首“京口瓜洲一水间,中间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注解:京口:镇江。一水:长江。数重山:金山,樵山等。
6、完整的欣赏《长江之歌》(录音、磁带) 听完之后,凭记忆唱一唱,哪一句印象最深刻 看谱视唱,在书上标记出有几处出现这一句
三、小结:激发爱国情感。
四、作业:背唱歌曲。
板书设计:
长江之歌
教学后记:
第 周星期 第 (课)单元第 课时 年 月 日 总节数:8节
第三单元 欣赏《伏尔加船夫曲》
教学目标:
1、学会聆听音乐,能够辨别男高音、男中音和男低音。
2、能够对欧洲民族民间音乐感兴趣,喜欢不同民族的艺术风格,并主动探索与其相关的音乐文化内涵。
重点:音乐所表达的情感、主题思想。
难点:音乐所表达的情感、主题思想。
教法:讲授法、讨论法、欣赏法。
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播放由古筝演奏的乐曲,让学生愉快地走进教室。
课件播放歌曲片段:《伏尔加船夫曲》
师:请同学们辨别它们分别属于那种音色?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二、新课教学 。
师:今天我们大家一起学习以男低音演唱的《伏尔加船夫曲》。课件出示课题:音乐欣赏《伏尔加船夫曲》。
1、 聆听音乐(第1遍)。
师:请同学们听音乐《伏尔加船夫曲》,并思考:你从音乐中听到了些什么?歌曲属于哪个国家?体裁是怎样的?歌曲的力度是怎样的?
生:画面描绘出一些不同表情贫穷的人们在拉一条货船,反映了沙皇的统治下人们承受着 痛苦。
2、分析、理解、聆听音乐第2遍分部(汉语演唱)。
师:请问欧洲最长的河是?
生:伏尔加河。(全体学生齐声回答)
播放音乐开始部分(1-20小节)A
师: 1=D 4/4 5 3 6 3 0 | 5 3 6 3 0 | 力度很弱,你从音乐中想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了纤夫在远方拉纤劳动动作和沉重的步伐,渐渐向我们走来,同时表达了他们内心的不平和痛苦,呻吟和叹息。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听到那些号子?它们起什么作用?
生:打夯号子,抬石头号子等。在劳动中起着协作、一起用力的作用。
师:尾声你想到了什么?
完整聆听全曲(第3遍)结合前边的分析、领会音乐所表达的情感。
3、表现音乐、创造音乐
师:歌曲的主题思想是什么?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各组请代表分别说说讨论的结果。
师:结合大家聆听的歌曲,以你在生活中所看到或听到的,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表现方式即兴表演。(以唱歌、跳舞、绘画、戏剧、小品等艺术形式)
三、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男低音演唱的歌曲。特别是男低音浑厚凝重的音色,表达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追求。同学们下去后自己学会从哪些方面聆听音乐,辨别男高音、男中音和男低音,理解音乐所表达的情感。由此可见,我要珍惜现在大好时光,努力学习,将来为祖国的建设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四、作业:继续欣赏。
五、板书设计:
伏尔加船夫曲
教学后记:
第 周星期 第 (课)单元第 课时 年 月 日 总节数:9节
第三单元 欣赏《多瑙河之波》
教学目标:
1、通过音乐各要素的分析,体会乐曲的情感,感受作者的思乡之情。
2、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作品的情感,传递对音乐的理解。
3、了解多瑙河的相关知识。
重点:区分这两首乐曲的音乐特点。
难点:表现乐曲的不同情绪。
教法:欣赏法。
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听音乐《蓝色多瑙河》。(闭眼欣赏)
2、师:同学们,请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在你面前出现了什么?它蜿蜒曲折游历9个国家,它奔腾不息,全长2850千米。它是一位美丽的少女,用她蓝色的锻带给大地装点亮丽;它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哺育着两岸人民繁衍生息。它是一条古老的河流,它的名字叫——多瑙河。
3、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感受这美丽的河流吧!(欣赏图片)
二、听赏。
1、听赏第一圆舞曲。
美丽的多瑙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谈感受)
师总结:第一主题是小调,旋律徐缓而委婉,如同缓缓流淌的河水,请我们班的女同学一起随老师来表现一下吧!
2、师:美丽的多瑙河不断向前流淌,现在她到哪里了?(听赏第二圆舞曲)
3、不管前面的道路多么坎坷,都无所谓惧;不管前面的道路多么艰辛,都奋勇前进。这是快乐者的歌唱,这是勇敢者的舞蹈。让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这种快乐吧!(随主题音乐用手模仿浪花飞溅的场面。)
3.师:历经一番艰辛与困苦,多瑙河更显得宽广、稳重。此时的她正在思考着怎样的问题呢?
(听第三圆舞曲,学生交流、总结、发言)
4.师:只有不断努力奋斗,才会有梦想实现的那一天,正是有着这一份坚韧和勇敢,才会有今天呈现在世人面前的这条美丽的河流。今天的人们离不开她,因为她给我们带来了生命与富饶。今天的人们更要热爱她,因为她是我们生命的延续,是万物的滋养。今天,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方式来赞美她呢?
(听第四圆舞曲,小组讨论用怎样的方式来表现。)
三、总结:从涓涓细流,到波涛澎湃,从一位端庄秀丽的少女成长为一位伟大的母亲,在此过程中,历经了多少的磨难。今天的多瑙河如此的美丽,如此的富饶,是她不断努力地结果,这也正是我们大家要向她所学习的。让我们一起再来感受一下吧。(听结尾)
四、作业:课后搜集相关知识,进行交流。
板书设计:
多瑙河之波
教学后记:
第 周星期 第 (课)单元第 课时 年 月 日 总节数:10节
第三单元 小纸船的梦
教学目标:
1、在学唱《小纸船的梦》中,顺带学习变音记号——降记号。
2、并在唱结尾句“ ”曲调实践中把它唱准,以加强音乐的色彩变化,营造梦境的氛围。
重点:深情的演唱歌曲。
难点:深情的演唱歌曲。
教法:听唱法
教具:电子琴 音乐课本。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表演《小纸船的梦》。
1、以上两条练习均用慢速或中速,要求二声部和谐、均衡。注意 XX X0 0X 节奏。
2、理想谈话导入:长大后当一名船长,走遍全世界,这也许是很多人的理想;我们班上有那么一位小朋友,为了长大当上一名船长,他折小纸船,希望小纸船变成大船……请听范唱《小纸船的梦》。
设问: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由几部分组成 是几拍子的歌曲 速度怎样 三、先学合唱部分:
1、教师分别范唱二个声部的曲调。
2、学生分声部自学。用3/4拍指挥图比划拍视唱。
3、分声部交流自学成果,教师点评、指导。
4、二声部合成,并填上歌词。注意声音的和谐。
5、再学唱第一乐段。教师重点指导第四乐句的曲调:这四句的节奏与音准都较难,尤其是七度 大跳音程,教师可适当用琴带一下,帮助学生唱准,其他三乐句可让学生自学。
6、讲解变化音降记号:
(1)复习升记号:复习音名与变音记号(详见第七册第六课)。
(2)出示降记号:听辨《小纸船的梦》前奏。
(3)完成课本上的听辨练习。
(4)唱好歌曲中的结束句,感受和声音程的变化效果。
7、完整地唱全歌,要充满向往的神情演唱。
8、表演歌曲:
(1)伴奏练习。重点是在教师指导下,根据班级实际情况,使用有固定音高的旋律乐器按谱练习。
(2)演出形式上可采用领唱与合唱。要注意伴奏声部的音量不能太大,要突出歌唱的声部,处理好唱与伴奏的关系。
(3)完整地、有感情地表演歌曲,抒发第一人称“我”的理想。
四、小结:同学们能深情的演唱歌曲。
五、作业:背唱歌曲。
板书设计:
小纸船的梦
教学后记: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