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1.1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0-07-01 15:47: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音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师逐步引导、聆听、感受,让学生掌握歌曲的独唱、领唱、齐唱、合唱等演唱形式。并引导学生体会各种演唱形式对于塑造不同题材和内容的歌曲形象所起到的不同作用。
2、通过感受歌曲旋律,引导学生建立起旋律线和旋律之间的联系,并初步会画旋律线。
教学重难点:几种演唱形式的掌握以及对塑造歌曲形象所起的作用。
教学过程:
1、初听歌曲,分析主要内容。
师:同学们,每年的十月都有一个重要的节日,你们猜是什么日子?
生:国庆节。
师:那关于国庆节谁能说一说你都了解哪些?
生:……
师:国庆节是每年的十月一日,是我们伟大祖国的生日,这一天举国上下用各种方式来进行庆祝,表达我们对祖国母亲的热爱。今天就让我们共同来欣赏一首和国庆有关的歌曲《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首先请同学们先来欣赏一遍,然后回答老师的问题:
●歌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师:抒发了爱国主义情怀,表达了少年儿童对祖国的真切感情。
二、学习演唱形式。
1、新授“演唱形式”概念。
师:接下来让我们换一种方式聆听歌曲,当你听到一个人演唱的时候,请你做出这个手势(伸出食指),当你听到多人演唱的时候,请你做出这个手势(手掌)。
(播放歌曲第一部分:0--0’36’’)III
师:大家做得准确无误。那么像这样的一个人演唱或两个人演唱,或多人演唱等组合表演的形式,叫做歌曲的“演唱形式”。
2、新授“领唱”概念。
师:在一个演唱集体中,由一个人演唱一些乐句或一个乐段的演唱形式,叫做“领唱”。那么就是说,刚才歌曲中一个人演唱的部分叫做什么演唱形式啊?
生:领唱。
3、新授“齐唱”与“合唱”演唱形式。
师:歌曲的演唱形式还有很多,比如:一个人演唱的独唱,多人演唱的重唱、齐唱、合唱等等。(出示各种演唱形式幻灯片)
刚才歌曲中除了领唱部分,还有多人演唱的部分,这部分属于什么演唱形式呢?要看是这个演唱集体共同演唱同一个旋律,还是分别演唱几个不同的旋律。大家共同演唱同一个旋律的叫做“齐唱”,分别演唱几个不同旋律的叫做“合唱”。(幻灯片:齐唱与合唱的概念。)
①师生合作演唱,示范“齐唱”演唱形式。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上的两组旋律,几几拍的?
生:四四拍。
师:两个小节共几拍?
生:8拍。
师:现在老师请同学跟老师一起用“啊”来模唱,老师代表一个演唱集体,你也代表一个演唱集体,老师唱下面的音,你来唱上面的音,看到这个手势就结束,谁愿意试一试?(……)
同学们,刚才我们两个合作演唱的音是不是同一个音?
生:是。
师:一模一样,就像一个人唱的一样是不是?
生:是。
师:声音非常干净统一。那么像我们的这种演唱形式就应该叫做什么呀?
生:“齐唱”。
②师生合作示范“合唱”演唱形式。
师:接下里老师想再邀请一位同学和老师合作演唱第二组旋律,还是老师代表一个演唱集体,你也代表一个演唱集体,老师唱下面的音,你来唱上面的音,共几拍啊?
生:8拍。
师:用“啊”模唱,看到这个手势就结束,谁愿意跟老师合作?(……)
师:这次我们合作演唱的是不是同一个音?
生:不是。
师:对了,和上一组情况不同,是完全不同的两个音,但是合在一起很有层次感,有种立体的感觉,音响效果很丰满,不像齐唱效果那样整齐、单一,那么像这样的演唱形式叫做“合唱”。
③片段欣赏,区分“齐唱”与“合唱”。
师:接下来请听下面的片段,当你听到“齐唱”的时候,请做这个手势(“手掌”),当你听到合唱的演唱形式的时候,请你做这个手势“握拳”。注意:最主要的是要看演唱的是不是同一个旋律。
(播放I旋律片段)I
师:同学们听得仔细,听辨得完全正确。
④复听歌曲第一段,分辨领唱、齐唱与合唱演唱形式。
师:现在请同学们完整欣赏歌曲第一段,当你听到领唱的演唱形式时,请做这个手势(伸出食指),当你听到齐唱演唱形式的时候请你做这个手势(手掌),当你听到合唱的演唱形式的时候,请你做这个手势(握拳)。
(播放歌曲第一段)II
⑤讨论歌曲《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演唱形式。
师:大家现在能够区分个各种演唱形式了,那谁能说一说歌曲《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的演唱形式是什么了吗?
(学生很可能会回答:领唱、齐唱、合唱)
师:正确答案是“领唱
合唱”,有的同学问我,老师这首歌里也有齐唱的部分,那为什么演唱形式没有提到呢?老师告诉大家,因为合唱的演唱形式
里也可以包含一部分齐唱,但是齐唱的演唱形式里是不可以包含合唱的。因此歌曲《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的演唱形式是“领唱
合唱”,明白了吗?
三、分段深入赏析。
1、赏析歌曲第一部分。
师:同学们,歌曲《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一共有两段,那么现在以第一段为例,大家看一看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生:三个部分。
师:好,现在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三页,书上出示了歌曲的三个部分,右边是相对应的每部分的图像谱,现在请大家边看第一部分的图形谱,边轻声用“la”跟着哼唱,并结合图形谱的起伏特点,说一说你对这一部分情绪的感受。
(播放歌曲第一段的第一部分)III
生:……
师:第一部分图形谱起伏跳跃比较频繁,这部分的情绪轻快活泼、富有生气。
2、赏析歌曲第二部分。
①分析情绪:
师:现在请同学们看第二部分的图形谱,用“la”轻声哼唱,并且说一说这一部分的情绪特点。
(播放第二部分)IV
生:……
师:第二部分音的跨度比较大,因此旋律跌宕起伏。由于长音比较多,因此听起来气息宽广,感情激荡欢畅。
②怎样理解“风”和“雨”的含义。
师:这部分中有两句话“风也过去了,雨也过去了”中的“风”和“雨”怎样理解?
生:……
师:“风”和“雨”代表我们的祖国在过去的岁月里经历的种种坎坷和磨难。新中国成立前,我们的主权没有统一,国力衰弱,在帝国主义铁蹄践踏下受尽欺辱。(播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抗日战争等有关重大历史事件幻灯片)建国初期,生产力低下,经济落后,人民生活极度拮据艰难。但是“风也过去了,雨也过去了”,今天,我们的祖国经济飞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很多领域的发展都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我们的祖国强大了,我们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3、分析第三部分。
①师:第三部中的“阳光”、“金秋”、“洪流”又怎样理解呢?
生:……
师:“阳光”和“金秋”代表着收获,意思是说我们的祖国强大了、经济腾飞了。“洪流”意思是说虽然我们的祖国现在发展的很好,但是在瞬息万变的信息化社会里,还会面临很多新的考验和挑战,因此我们一刻都不能懈怠,还需要继续努力。
②赏析第三部分情绪,引导学生画图形谱。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边跟着歌曲用“la”轻声模唱,边体会第三部分的情绪特点,并且试着自己画出图形谱。
(播放歌曲第三部分)V
生:……
师:第三部分节奏明快有力,具有进行曲的风格,揭示了本首歌曲的主题:在歌声中我们仿佛听到了亿万人民在十月的阳光下,坚定豪迈、胜利前进的脚步声。
四、完整跟唱全曲
师:好了同学们,现在请大家跟着歌曲完整轻声哼唱,注意每一段情绪的表达。
五、课后作业:引导学生给歌曲重新设计演唱形式。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歌曲了的几种演唱形式,课后请各个小组根据你对歌曲《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的理解,重新给歌曲各个部分设计新的演唱形式。并说出设计的理由,下节课我们各个小组汇报讨论并表演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