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温度
温标
一、教学任务和教学思路
本设计的基本思路是:课前,学生观看微课与文字介绍,自主学习并完成网上答题。课堂上,由学生实验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找茬”活动,进行微课学习情况的总结反馈,完善本节课的知识体系;然后,在给简易温度计定标的过程中,感受定标的意义和具体方法;接着,通过讨论标准温度计不用水作工作液体的原因,分析不同工作液体的优缺点。最后,通过简易温度计与实验室标准温度计测量结果的对比,发现问题,从而提出改进简易温度计的措施的讨论,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本设计要突出的重点是:摄氏温标的定标。方法是:通过微课学习知道常用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以及摄氏温标的定标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对简易温度计进行定标,进一步体验、学会摄氏温标的定标方法。
本设计要突破的难点是:简易温度计的定标方法。方法一、教师制作简易温度计,为学生体验摄氏温标的定标方法提供实验基础;方法二、在实验室条件下,标记沸水的温度为高温点比较危险,因此,本节课采取把简易温度计浸在某温水中,借助标准温度计标记高温点,降低实验的操作难度。方法三、基于标记的高温点和低温点,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温度计中的液柱长度与高、低温度点差值之间的关系”,为精确标画刻度做好方法指导。通过这样模拟摄氏温标定标方法的过程,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的同时,也突破了难点。
完成本设计的内容约需1课时。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温度和温标,知道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知道医用温度计的构造、测量范围。
(3)会正确使用温度计。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观察温度计的构造、测量范围、最小分度值的过程。
(2)通过比较医用温度计与常用温度计的异同,感受对比的研究方法。
(3)通过学习活动,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活动,增强科学测量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2)通过阅读温度阶梯表,了解不同温度值的实际意义,感受温度与工农业生产、生命活动等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温度计的使用
难点:摄氏温标的定标方式
四、教学资源
1.学生实验器材:实验用温度计、体温计、烧杯(盛水)等
2.演示实验器材:烧杯(3只,分别盛冷水、温水、开水)、玻璃棒
3.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流程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播放:一年四季穿衣服的美丽图片,提出穿衣服的厚薄有关与天气的冷热或气温的高低
2.学生实验
(1)两只烧杯分别盛有热水和冷水,引导学生进行“冷”“热”的体验。
总结:温度的高低与物体的冷热程度有关。
引入课题“温度”:物理学中,我们用温度来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
继续体验:另有一只烧杯盛有温水。
A.把手放入冷水中,再放到温水中,说出自己的感受
B.把手放入足够热的水中,再放到温水中,说出自己的感受
提问:为什么同一杯水在差不多相同的时间内有两种差异很大的冷热感觉呢?感觉可靠吗?我们怎样才能知道这杯水的可靠温度?
(二)新课讲授
1.演示温度计,了解温度计的使用原理
(1)把温度计先放入热水中,让学生观察温度计中的液柱的变化情况。
(2)把温度计再放入冷水中观察温度计中的液柱的变化情况。?
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热胀冷缩的性质)从中,你能找出温度计的测量原理是什么?
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里面可以用酒精、煤油还有用水银的。
2.摄氏温标的定标方式
a.介绍:(1)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沸水的温度为100℃。(2)在0℃和100℃之间100等分,每一等分表示1摄氏度。(3)分度还可以扩展到100℃以上和0℃以下。
b.先观察与阅读:了解实验室常用温度计的基本构造。然后出示图片请学生回答。
c.阅读“温度的阶梯”
d.读数练习:人的正常体温为37℃,读作37摄氏度;冰冻的食物-20℃,读作负20摄氏度或零下20摄氏度。
3.拓展:温度与工农业生产、生命活动等的关系。
4.正确使用温度计
(1)自学: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2)学生交流: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3)学生分组实验:(先估计再测量)
a.使用温度计测量今天的气温.
b.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5.医用温度计(体温计)
观察并比较:医用温度计与常用温度计的区别
项目
医用温度计
常用温度计
原理
液体的热胀冷缩
内部结构
有一段弯曲的细管
内径均匀
测量范围
35℃~42℃
0℃~100℃
最小分度值
0.1℃
1℃
使用方法
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6.介绍其他常用温度计
7.学习收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解决问题的方法?感觉自己还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
(三)作业布置
:
能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