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键
教学目标:
1、掌握离子键的概念,理解离子键的本质及形成条件。
2、能熟练地用电子式表示简单的离子化合物及形成过程。
3、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综合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离子键、离子化合物的概念,电子式的书写。
教学难点:离子键的概念,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及形成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引入]结合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点完成表一。[演示]实验1-2,提示学生注意观察现象并得出结论。[点拨]现象:钠在氯气中燃烧,火焰呈黄色且有白烟, 反应停止后,瓶壁可观察到附着的白色固体。[质疑] 氯化钠为什么能够稳定存在?或者说钠离子与氯离子是怎样稳定结合在一起的?[学生活动] 通过阅读课本19页了解并回答[质疑] 静电作用是否就是相反电荷的吸引作用?离子之间是否还存在其他作用?[点拨] 原子核与原子核之间的排斥作用,核外电子与核外电子的排斥作用等,当这些作用达到平衡时,阴阳离子之间能稳定结合在一起。同时,这些作用称为静电作用。[讲述] 所以Na+与Cl-是通过静电作用结合在一起而形成NaCl,我们就把这种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为离子键。[点拨] 离子键概念。强调成键的粒子、成键的性质、成键元素。[学生活动]完成表二[跟踪训练][过渡] 通过练习我们能够基本掌握离子键的含义,那么像NaCl这样由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叫做离子化合物。[举例] KCl、MgCl2等[思考] 什么元素能形成离子化合物?[点拨] 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跟踪训练][过渡] 从上面内容可以看出原子成键是与其最外层电子有关,那么如何形象地表示原子最外层电子呢?[学生活动] 阅读课本20页“资料卡片”并完成填空、写出原子电子式 。[点拨] 离子、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写法[练习] F- 、Ca2+、MgO、CaCl2[过渡] 学习了电子式,我们就可形象的表示出化合物的形成过程,例如:NaCl、MgCl2[练习] KCl、MgF2的形成过程。[跟踪训练] [学生活动] 通过练习归纳电子式及化合物形成过程的书写规则。[小结] 从原子结构入手,激发学生求知欲。宏观展示,引入微观思考为引出离子键的概念做铺垫。加深对静电作用的理解,突破难点分析离子键的形成过程及本质,同时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原子及简单离子的电子式的书写方法,为下一环节做准备。初步学会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同时培养学生认真仔细,一丝不苟的学习精神。训练学生归纳总结概括能力
板书
一、复习回顾
二、离子键
1、成键微粒:阴、阳离子
2、成键本质:阴、阳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
3、成键元素: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
三、离子化合物
定义:
四、电子式
1、原子电子式:
2、离子电子式:
3、离子化合物:
4、用电子式表示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