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下7.4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课件(4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下7.4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课件(4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7-01 19:55: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2张PPT)
第七章
南方地区
第四节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余光中《乡愁》
请问:诗中的“我”是指谁?
新课导入
宝岛
台湾
台湾省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屿,面积36000平方千米,人口2200多万(2010年)。
台湾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它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相望。
台湾岛位于120°E~122°E之间,北回归线横穿台湾岛南部。
课文梳理
一、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1.位置:_______线穿过______部,属于____带和_______带。
北回归
中南

北温
2.范围:包括________和附近的__________、_______等许多小岛。
3.面积:共______平方千米。是我国面积_____的岛屿。
4.台湾与祖国大陆隔海相望的省份是________。
5.______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
台湾岛
澎湖列岛
钓鱼岛
36000
最大
福建省
台湾
交通枢纽
海防屏障
北回归线
台湾的范围
台湾岛
澎湖列岛
钓鱼岛
赤尾屿
中国第一大岛
共80多个岛屿
面积约3.6万平方千米
台湾是祖国领土的一部分
课外阅读
台湾省在政治、军事、经济和交通等方面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台湾省位于我国东南的海面上,东临太平洋,与福建隔海相望;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是中国沿海和东太平洋上的军事前沿阵地;台湾位于中国沿海南北航线咽喉,东亚通往东南亚,亚洲通往美洲、大洋洲、欧洲、非洲的交通十字路口;台湾热带、亚热带农业发达,农产品丰富,被称为祖国的宝岛;台湾出口加工工业发达,经济增长快速。




活动探究
读图认识台湾省的位置、范围与人口分布
阅读图7.41,完成下列要求。
(1)找出台湾岛周围的海洋、海峡和澎湖列岛、
钓鱼岛。
台湾岛周围的海洋有东海、南海和太平洋,海峡是台湾海峡。
(2)利用比例尺量算基隆到福州、高雄到厦门之
间的实地距离。
基隆到福州之间的实地距离约为265千米,
高雄到厦门之间的实地距离约为295千米。
北回归线通过台湾岛的中南部。
(3)看一看北回归线通过台湾岛的哪个部位。
2.阅读图7.42,说出台湾岛人口的分布特征。
台湾岛人口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平原地区。
多山的海岛
全岛2/3为山地
多火山地震
平原分布西部
山脉纵贯南北
二、美丽富饶的宝岛
台湾地势特点?
地势东高西低
地势最高地区在哪?海拔大体为多少?
玉山山脉:
台湾海拔最高地区海拔3952米。
思考:在这种地形条件下,台湾的河流有何特点?
河流短急
水能丰富
资源宝库
森林宝库、绿岛
樟脑产量世界首位
粮仓
甜岛
水果之乡
矿产丰富
水产丰富
东南盐仓
大陆架蕴藏
石油、天然气
台湾的美称
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
亚洲天然植物园
海上米仓
东方甜岛
水果之乡
森林之海
东南盐库
台湾的气候
1、台湾处于什么温度带?
处于热带和亚热带
2、属于什么样的气候类型?
属于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3、有什么特点?
高温多雨
台湾岛所在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根据其地理位置与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台湾的地形、气候、河流、和植被的特征与联系如下所示:
自然条件
地形特征:以山地为主,平原面积狭小,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河流特征:水系发达、河流短急、水量丰富、含沙量少
气候特征:属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暖热湿润
植被特征:树种丰富,数量多,垂直分布明显
活动探究
分析台湾物产丰富、景色优美的原因
台湾因物产丰富而享有盛誉。下表列出了台湾的一些美称,请你解释它们的含义,并填写在下表中。
台湾盛产甘蔗
台湾盛产大米,其中最著名的是“蓬莱米”
台湾盛产热带、亚热带水果,四季鲜果不断,香蕉、菠萝驰名中外
台湾盛产兰花
森林面积广阔,植物种类多
,制糖业发达
美称


东方甜岛
海上米仓
水果之乡
兰花之乡
植物王国
2.收集相关资料,说说这些美称与当地自然条件的关系。
东方甜岛——高温多雨的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海上米仓——水热资源充沛,土壤肥沃,水稻产量高,品质优;
水果之乡——气候多样,水果种类多,产量大;
兰花之乡——台湾多兰花,主要是气候适宜;
植物王国——气候终年湿热且植物数量多,山地垂直分异明显,使得台湾岛拥有自热带到寒带的多种多样的植物。
三、外向型经济
20世纪60年代前
以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为主
20世纪60年代后
以“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为主
进口:原料,半成品
出口:工业制成品为主
纺织、电器、电子、食品加工、石油化工
工业区
桃园为中心的北部工业区
高雄为中心的南部工业区
1996年台湾出口贸易构成中,工业区产品占57%,农产品占21.5%,农产加工品占21%。
【思考】台湾发展出口加工业的优势在哪?
台湾经济在60年代以后飞速发展,得益于以下几个有利因素:
台湾地肥水美,物产丰富,从基础产业到工业原料都为经济的腾飞创造了条件;
台湾是个海岛,有许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
60年代后,台湾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大幅度提高了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同时台湾人口稠密,这为台湾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廉价而又素质很高的劳动力;
60年代后,台湾扩大了开放力度,吸纳了大量外国资本,为经济的腾飞提供了资金保障;
90年代开始台湾重点发展了以电子工业为主导的经济命脉,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
台北
台中
高雄
基隆
1.台湾的工业城市

2.工业城市分布特点:
多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
【活动】
地形条件、交通条件、
人口分布、开发历史悠久
3.影响工业分布的条件:
【第一产业】农业(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
【第二产业】工业(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在再生产过程中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包括除第一和第二产业外的其他各行业。中国第三产业包括流通和服务两大部门,具体分为四个层次:
知识补充
【第三产业】
一是流通部门: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
二是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金融业、保险业、地质普查业、房地产管理业、公用事业、居民服务业、旅游业、信息咨询服务业和各类技术服务业。
三是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教育、文化、广播、电视、科学研究、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
四是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警察、军队等。
台湾的经济特点:进口—加工—出口型【外向型经济】
台湾工业分布:台北、台中、基隆、高雄
【台湾西部平原的沿海城市】
“台湾硅谷”——新竹科学园
高雄是台湾最大的港口
近年来台湾第三产业升幅较大,目前,第三产业是三类产业中所占比例最高的
随着经济的发展,台湾的产业结构也在不断变化。
活动探究
读图认识台湾经济发展历程和特点
20世纪60—90年代
出口加工工业
主要出口纺织服饰、玩具和日用电子消费品
20世纪50年代
农业和农产品加工
主要出口蔗糖、水果、稻米和樟脑
20世纪50年代
高新技术产业
主要出口软件、晶圆、集成电路板
1.看上图,概括台湾经济发展的历程。
20世纪50年代,台湾经济以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为主,主要出口蔗糖、水果、稻米、樟脑等。
20世纪60年代开始,台湾利用其自身的一些优势和条件,重点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形成“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重点发展以电子工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
思考台湾经济发展各阶段的特点,将括号内备选答案的代号填写在表7.3的适当空格中。
(主要出口产品特征:A—初级;B—高附加值;C—普通工业。
主导产业类型:①—劳动;②—技术;③—原料。)
A

C

B

时间
主要出口产品特征
主导产业类型
20世纪50年代
产品
密集型产业
20世纪60—90年代
产品
密集型产业
20世纪90年代以来
产品
密集型产业
3.按提示归纳台湾经济发展的特点。
20世纪50年代以来,台湾出口产品的经济技术水平,越来越高。
20世纪50年代以来,台湾出口产品的附加值,

20世纪50年代以来,台湾出口产品的劳动力投入,

越来越高
越来越少
知识归纳
台湾省
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位置: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组成:台湾岛,以及澎湖列岛等许多小岛
美丽富饶的宝岛
自然环境
地形:以山地为主
气候: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河流:短急、水能丰富
名胜古迹:日月潭、野柳地质公园
物产丰富:森林、矿产和水产资源丰富
美称:东方甜岛、海上米仓、水果之乡……
外向型经济
经济特点:出口贸易是台湾重要的经济命脉
发展历程
20世纪50年代:以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为主
20世纪60年代:“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
20世纪90年代:重点发展以电子工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
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
随堂练习
台湾岛上河流短急,水能丰富,与这一特点无关的是(

A.岛屿面积狭小
B.地形以山地为主
C.降水丰富
D.森林覆盖率高
D
关于台湾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西部平原地区水稻种植普遍
②森林
面积广阔
③四季鲜果不断,盛产热带、
亚热带水果
④矿产、水产等资源丰富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C
台湾发展外向型经济有利的自然条件是(

A.大量受过教育和培训的劳动力
B.大力建设出口加工区
C.吸收外国资本
D.海岛拥有多处优良港湾
D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