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寿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中物理鲁科版选修3-2:5.1揭开传感器的面纱 跟踪训练(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寿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中物理鲁科版选修3-2:5.1揭开传感器的面纱 跟踪训练(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7-01 16:4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1揭开传感器的面纱
课时作业(含解析)
1.下列关于说明书使用的做法,正确的是(  )
A.选购和安装家电,不需要参照说明书进行
B.应该自己先摸索家电的使用方法,再通过说明书求证、拾遗
C.应该先阅读说明书,再学习实践家电的使用方法
D.知道如何使用家电后,说明书就可以不再保留了
2.美国科学家willard
S.Boyle与George
E.Smith因电荷耦合器件(CCD)的重要发明荣获2009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CCD是将光学量转变成电学量的传感器.下列器件可作为传感器的有(  )
A.发光二极管
B.热敏电阻
C.霍尔元件
D.干电池
3.物理传感器是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和物理效应感知并检测出相关信息的,化学传感器是利用化学反应识别和检测信息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凡将非电学量转化为电学量的传感器都是物理传感器
B.气敏传感器只能是物理传感器
C.物理传感器只能将采集到的信息转换为电压输出
D.物理传感器利用的是物质的物理性质和物理效应
4.以下敏感元件中不是通过测量电阻的变化来确定外界非电学量的变化的是
A.光敏电阻
B.干簧管
C.热敏电阻
D.电阻应变片
5.关于传感器工作的一般流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非电学量→敏感元件→转换电路→电学量→转换元件
B.电学量→敏感元件→转换电路→转换元件→非电学量
C.非电学量→敏感元件→转换元件→转换电路→电学量
D.非电学量→转换电路→转换元件→敏感元件→电学量
6.许多牛奶制品中被检测出化学原料三聚氰胺.在多种检测三聚氰胺的方法中有一种“酶标法检测”,这种检测方法使用的传感器,应为传感器中的哪一类(  )
A.物理传感器
B.化学传感器
C.生物传感器
D.温度传感器
7.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法国科学家阿尔贝?费尔和德国科学家彼得?格林贝格尔,以表彰他们发现“巨磁电阻(GMR)效应”.基于巨磁电阻效应开发的用于读取硬盘数据的磁电技术,被认为是纳米技术的第一次真正应用.下图是研究巨磁电阻特性的原理示意图,实验发现,当闭合S1、S2后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滑动的过程中,指示灯明显变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滑片P向左滑动的过程中,电磁铁的磁性减弱
B.巨磁电阻的阻值随磁场的增强而明显增大
C.巨磁电阻的阻值随磁场的增强而明显减小
D.巨磁电阻不可用来制作磁电传感器
8.传感器担负着信息采集的任务,通常是把被测的非电信息,按照一定的规律转化成与之对应的电信息的器件或装置。下列不属于传感器任务的是:
A.将力学量(如形变量)转变成电学量
B.将热学量转变成电学量
C.将光学量转变成电学量
D.将电学量转变成力学量
9.如图所示,电吉他的弦是磁性物质,当弦振动时,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输送到放大器、喇叭,把声音播放出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吉他是光电传感器
B.电吉他是温度传感器
C.电吉他是声音传感器
D.弦改用尼龙材料原理不变
10.如图所示为小型电磁继电器的构造示意图,其中L为含铁芯的线圈,P为可绕O点转动的铁片,K为弹簧,S为一对触头,A、B、C、D为四个接线柱.继电器与传感器配合,可完成自动控制的要求,其工作方式是(

A.A、B间接控制电路,C、D间接被控电路
B.A、B间接被控电路,C、D间接控制电路
C.流过L的电流减小时,C、D间电路断开
D.流过L的电流增大时,C、D间电路断开
11.据统计交通事故逐年增加,造成交通事故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酒后驾驶,“严查酒驾”成为全国交通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酒精测试仪是用于现场检测机动车驾驶人员是否酗酒的一种仪器,它的主要元件是由二氧化锡半导体制成的酒精气体传感器,该传感器的电阻随酒精气体浓度的变化而变化.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不同的酒精气体浓度对应着传感器的不同电阻,这样,显示仪表的指针就与酒精气体浓度有了对应关系.如果二氧化锡半导体型酒精气体传感器电阻r′的倒数与酒精气体的浓度c成正比,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U越大,表示c越小
B.U越大,表示c越大
C.检测到驾驶员喝了酒时,U的示数变小
D.U越大,表示检测到驾驶员喝酒越多
12.关于干簧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干簧管接入电路中相当于电阻的作用
B.干簧管是根据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C.干簧管接入电路中相当于开关的作用
D.干簧管是作为电控元件以实现自动控制的
13.关于传感器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常的传感器可以直接用来进行自动控制
B.传感器可以用来采集信息
C.传感器可以将感受到的一些信号转换为电学量
D.传感器可以将所有感受到的信号都转换为电学量
参考答案
1.C
【解析】选购和安装家电,需要参照说明书进行,明确基本需要,同时在使用电器之前,先看说明书,了解注意事项和正确的使用方法,以防止错误使用,导致触电等事故;并且说明书要妥善保管,以备需要时查看,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安全用电的生活常识,体现了物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特点,要学会正确使用说明书.
2.BC
【解析】试题分析:传感器是将非电学量转变成电学量,如力传感器是将力学量转变成电学量.
解:A选项:发光二极管两极达到一定电压时就会正向导通,所以不是传感器.故A不正确;
B选项、C选项:热敏电阻可以把温度转化为电学量,而霍尔元件可以把磁场的磁感应强度转化为电学量,故BC均正确
D选项:干电池是电源,能给两极提供电势差的设备.故不正确;
故选为:BC
【点评】本题考查传感器的概念判断.
3.D
【解析】
A.各种传感器虽然工作原理不同,但基本功能相似,多数是将非电学量转换为电学量,故选项A错误;
B.气敏传感器的核心部件是气敏电阻,其表面吸收了某种自身敏感的气体之后会发生反应,使自身阻值改变,属于化学传感器,故选项B错误;
C.物理传感器既可将信息转换为电压输出,也可将信息转换为电流、电阻等输出,故选项C错误;
D.由物理传感器的定义知,物理传感器利用的是物质的物理性质和物理效应,选项D正确.
故选D。
4.B
【解析】
A.光敏电阻是根据光照强度不同而电阻不同的性质,通过测量电阻的变化来确定光强的变化,故A错误;
B.干簧管能将磁场的信息转化为电学量,是一种磁性传感器,故B正确;
C.热敏电阻是根据温度升高而电阻减小的性质,通过测电阻的变化来确定温度的变化,故C错误;
D.电阻应变片是根据应变片在力的作用下形状变化而电阻变化的性质,通过测电阻的变化来确定力变化,故D错误。
故选B。
5.C
【解析】
传感器工作的一般流程为:非电学量被敏感元件感知,然后通过转换元件转换成电信号,再通过转换电路将此信号转换成易于传输或测量的电学量,故ABD错误,C正确.
6.C
【解析】
检测三聚氰胺的方法为酶标法,所以其原理应该是利用了生物酶,故应为生物传感器;
A.物理传感器,与结论不相符,选项A错误;
B.化学传感器,与结论不相符,选项B错误;
C.生物传感器,与结论相符,选项C正确;
D.温度传感器,与结论不相符,选项D错误;
故选C.
7.C
【解析】
由滑动变阻器滑片的移动得知电路中电流的变化情况,通过电路中电流的变化结合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决定因素可以确定滑片移动时,其磁性强弱的变化;根据灯泡的亮度变化,能够确定电路中电流的变化,进而知道巨磁电阻的阻值与磁场强度的关系.
【详解】
A.当滑片P向左滑动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则电路中的电流变大,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增强.A错误.
BC.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增强时,右边电路中的指示灯明显变亮,则说明右边电路的电流变大了,巨磁电阻的电阻变小了,即巨磁电阻的阻值随磁场的增强而变小.故B错误,C正确.
D.由C分析可知巨磁电阻可用来制作磁电传感器,D错误;
故选C.
【点睛】
在控制电路中,滑片的移动是分析的入手点;在工作电路中,灯泡的亮度是确定电路中电流变化的一个隐含条件.
8.D
【解析】传感器一定是通过非电学量转换成电学量来传递信号的,D正确;
9.C
【解析】
物理传感器应用的是物理效应,比如光电效应、磁电效应等,能将被测信号量的微小变化转换成电信号,当弦振动时,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属于声音传感器,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0.AC
【解析】
AB.当A、B间导通时,通电螺线管把衔铁P吸引,此时CD间电路接通,所以A、B间接控制电路,C、D间接被控电路,A正确;B错误;
CD.流过L的电流减小时,通电螺线管减弱,把衔铁P弹开,CD间电路断开,C正确;D错误。
故选AC。
11.BD
【解析】
AB.图中酒精传感器与R、R0串联,电压表测R0两端的电压,U越大,说明电路中电流越大,酒精传感器的电阻减小,由题:酒精气体传感器电阻r?的倒数与酒精气体的浓度c成正比,可知,c越大,故A错误,B正确;
C.检测到驾驶员喝了酒时,c增大,r?减小,电路中总电阻减小,电路中电流增大,则U的示数增大,故C错误;
D.由上分析可知,U越大,c越大,表示检测到驾驶员喝酒越多,故D正确.
故选:BD
12.CD
【解析】
当干簧管处在磁场中,弹性舌簧闭合,电路接通,以实现自动控制.所以干簧管接入电路中相当于开关的作用,故A错误,C正确.将一对磁性材料制成的弹性舌簧片密封于玻璃管中,舌簧端面互叠,但留有空隙,当干簧管处在磁场中,舌簧由于磁化而吸引,利用磁化及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故B错误.干簧管能将磁场的变化转化为电路的通断,实现自动控制,故D正确.故选CD.
13.BC
【解析】
A.传感器一定是通过非电学量转换成电学量来传递信号的,不能实现自动控制,所以A错误;
B.由于传感器可将非电学量转换成电学量,因此传感器也可以用来采集信息,所以B正确;
CD.传感器可以将感受到的一些信号转换为电学量,比如:光敏电阻在有光照射时,电阻会变小,所以C正确,D错误;
故选BC.
【点睛】
传感器作为一种将其它形式的信号与电信号之间的转换装置,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不同传感器所转换的信号对象不同,我们应就它的具体原理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