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寿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中物理鲁科版选修3-3:1.1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跟踪训练(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寿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中物理鲁科版选修3-3:1.1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跟踪训练(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7-01 16:49: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1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课时作业(含解析)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间的引力总是大于斥力
B.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
C.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D.液体中悬浮微粒越大,布朗运动越显著
2.在用“油膜法测量油酸分子大小”的实验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油膜法可以精确测量分子的大小
B.油酸分子直径等于纯油酸体积除以相应油膜面积
C.计算油膜面积时,应舍去所有不足一格的方格
D.实验时应先将一滴油酸酒精溶液滴入水面,再把痱子粉洒在水面上
3.某气体的摩尔质量是M,标准状态下的摩尔体积为V,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A,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该气体每个分子的质量为
B.该气体在标准状态下的密度为
C.每个气体分子在标准状态下的体积为
D.该气体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为
4.若以表示在标准状态下水蒸气的摩尔体积,表示在标准状态下水蒸气的密度,表示水的摩尔质量,表示一个水分子的质量,表示一个水分子的体积,
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则下列关系式不正确的是______
A.
B.
C.
D.
5.已知地球的半径为6.4×103km,水的摩尔质量为1.8×10-2kg/mol,阿伏加德罗常数为6.02×1023个/mol,设想将1g水均匀地分布在地球表面,估算1m2的地球表面上分布的水分数目约为(

A.7×107个
B.3×108个
C.3×1011个
D.7×1010个
6.已知水的摩尔质量为M,密度为ρ,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若用m0表示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用V0表示一个水分子的体积,下列表达式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7.下列关于扩散和布朗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都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布朗运动反映了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C.布朗运动说明了液体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D.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剧烈,扩散现象发生越快
8.钻石是首饰和高强度钻头、刻刀等工具中的主要材料,设钻石的密度为ρ(单位为kg/m3),摩尔质量为mmol(单位为g/mol),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已知1克拉=0.2
g,则(  )
A.a克拉钻石所含有的分子数为
B.a克拉钻石所含有的分子数为
C.每个钻石分子直径的表达式为
(单位为m)
D.每个钻石分子直径的表达式为
(单位为m)
9.若以表示水的摩尔质量,表示在标准状态下水蒸气的摩尔体积,表示在标准状态下水蒸气的密度,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分别表示每个水分子的质量和体积,下面四个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
B.
C.
D.
10.关于分子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间存在着空隙
B.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越大,在某一瞬间撞击它的液体分子数越多,布朗运动越不明显
C.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微粒的布朗运动是固体颗粒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
D.布朗运动的剧烈程度跟温度有关,因此也可以叫做热运动
11.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中,用移液管量取0.25mL油酸倒入标注250mL的容量瓶中,再加入酒精后得到250mL的溶液。然后用滴管吸取这种溶液,向小量筒中滴入50滴溶液,溶液的液面达到量筒中1mL的刻度,再用滴管取配好的油酸酒精溶液,向撒有痱子粉的盛水浅盘中滴下1滴溶液,在液面上形成油酸薄膜,待油膜稳定后,放在带有正方形坐标格的玻璃板下观察油膜,如图所示,坐标格中每个小正方形方格的大小为2cm×2cm。
(1)由图可以估算出油膜的面积是_______cm2;
(2)由此估算出油酸分子的直径是_______m(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2.浙江大学制备出了一种超轻气凝胶——它刷新了目前世界上最轻固态材料的纪录。设该种气凝胶的密度为ρ(单位为g/m3),摩尔质量为M(单位为g/mol),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则a克气凝胶所含有的分子数为______,每个气凝胶分子的体积是______。
13.用显微镜观察悬浮在水中的花粉,追踪几粒花粉,每隔30s记下它们的位置,用折线分别依次连接这些点,如图所示。则:
①从图中可看出花粉颗粒的运动是_____(填“规则的”或“不规则的”)
②关于花粉颗粒所做的布朗运动,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图中的折线就是花粉颗粒的运动轨迹
B.布朗运动反映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C.液体温度越低,花粉颗粒越大,布朗运动越明显
D.布朗运动是由于液体分子从各个方向对花粉颗粒撞击作用的不平衡引起的
参考答案
1.B
【解析】
A.分子间的引力与斥力的大小关系与分子间的距离有关,引力可以大于斥力也可以小于斥力,A错误;
B.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B正确;
C.悬浮在液体中的小微粒的无规则运动叫做布朗运动,布朗运动间接反映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C错误;
D.液体中悬浮的微粒越小,受到的液体分子的撞击力越不均匀,布朗运动越明显,D错误。
故选B。
2.B
【解析】
A.
用油膜法只能粗略测量分子的大小,故A错误;
B.油膜为单分子紧密排列的,因此单分子油膜的厚度被认为是油酸分子的直径,所以油酸分子直径等于纯油酸体积除以相应油膜面积,故B正确。
C.在计算面积时,超过半个的按一个,不足半格的才能舍去,故C错误;
D.实验时要先洒痱子粉,再滴油酸酒精溶液,故D错误;
3.A
【解析】
A.每个气体分子的质量为摩尔质量与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比值,即为
故A正确;
B.摩尔质量除以摩尔体积等于密度,则该气体在标准状态下的密度为
故B错误;
C.每个气体分子占据的空间大小为
由于分子间距较大,所以每个气体分子的体积远小于,故C错误;
D.气体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等于物质的量乘以阿伏伽德罗常数再除以标准状态的体积,即为
故D错误。
故选A。
4.B
【解析】
A.由水蒸气的摩尔体积等于摩尔质量除以密度,有;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因水蒸气分子间有较大的空隙,故指一个气体分子的平均占有空间而不是分子本身的体积;B错误,符合题意.
C.阿伏伽德罗常数NA个原子的质量之和等于摩尔质量,有;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为摩尔质量,摩尔数等于质量除以摩尔质量;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5.A
【解析】
1g水所含分子数为
1cm2所含分子数为
个/m2
A.
7×107个与上述计算结果个相符,故A正确;
B.
3×108个与上述计算结果个不相符,故B错误;
C.
3×1011个与上述计算结果个不相符,故C错误;
D.
7×1010个与上述计算结果个不相符,故D错误;
6.A
【解析】
AB.一个分子的质量等于摩尔质量除以阿伏加德罗常数,则有
故A正确,B错误。
CD.由于水分子间隙小,所以水分子的体积等于摩尔体积除以阿伏加德罗常数,则有
故CD错误。
故选A。
7.D
【解析】
A.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都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的反映,选项A错误;
B.布朗运动反映了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颗粒的无规则运动,不是固体分子的运动,选项B错误;
C.布朗运动说明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的热运动,而不能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选项C错误;
D.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剧烈,扩散现象发生越快,选项D正确;
故选D.
8.C
【解析】
AB.?a克拉钻石的摩尔数为:n=0.2a/mmol,所含的分子数为:N=nNA=0.2aNA/mmol,故A错误,B错误;
CD.
钻石的摩尔体积为:V=m3/mol
每个钻石分子体积为:V0=
该钻石分子直径为d,则:V0=
由上述公式可求得:d=(单位为m)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点睛】
通过求解出a克拉钻石的摩尔数,求解出所含分子数;利用摩尔体积求解出每个分子的体积,再根据球的体积公式计算出分子直径.
9.AC
【解析】
A.,故选项A正确;
B.对水蒸气,由于分子间距的存在,并不等于摩尔体积,故选项B错误;
C.单个分子的质量=摩尔质量÷阿伏伽德罗常数,故选项C正确;
D.对水蒸气,由于分子间距的存在,摩尔体积处于阿伏加德罗常数等于每个分子占据的空间体积,但并不等于分子体积,故选项D错误;
故选AC。
10.AB
【解析】
A.不同物质分子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是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间存在着空隙,A正确;
B.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受到液体分子的各个方向的撞击而产生的不规则的运动,微粒越大,在某一瞬间撞击它的液体分子数越多,各个方向的撞击越趋向均衡,布朗运动越不明显,B正确;
CD.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固体微粒的无规则运动,是由大量液体分子撞击形成的,是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布朗运动是固体微粒的无规则运动,不是热运动,CD错误。
故选AB。
11.220cm2—260cm2
7.7×10-10m—9.1×10-10m
【解析】
考查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
【详解】
(1)[1]由图示油膜可知,油膜的面积为
(2)[2]1滴溶液中含有油酸分子的体积
油酸分子的直径为
12.
【解析】
[1]克气凝胶所含有的物质的量为
则所含有的分子数为
[2]气凝胶的摩尔体积为
则每个气凝胶分子的体积是
13.不规则
BD
【解析】
布朗运动图象的杂乱无章反映了固体小颗粒运动的杂乱无章,进一步反映了液体分子热运动的杂乱无章。
【详解】
第一空.由图线的杂乱无章得到固体小颗粒运动的杂乱无章,它说明花粉颗粒做不规则运动;
第二空.A.根据题意,有:每隔10s把观察到的炭粒的位置记录下来,然后用直线把这些位置依次连接成折线;故此图像是每隔10s固体微粒的位置,而不是小炭粒的运动轨迹,故A错误。
B.布朗运动反映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故B正确;
C.液体温度越高,花粉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故C错误;
D.布朗运动是由于液体分子从各个方向对花粉颗粒撞击作用的不平衡引起的,故D正确。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对布朗运动的理解,属于简单题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