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7-02 10:32: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学习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说出宋元时期都市生活繁华的主要表现,知道宋代就有了春节等传统节日;能说出宋词、元曲的主要代表人物及作品。
2、通过赏析《清明上河图》和分析材料,知道宋朝都市的繁华和市民生活的丰富多彩及其丰富多彩的原因;通过欣赏宋词元曲,体会其风格特色。
3、通过学习繁华的都市生活,认识到城市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通过诗词欣赏,加深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繁华的都市生活;宋词、元曲。
【教学重点】
都市生活繁华的原因
【教学过程】
导入:观看欣赏视频歌曲《清明上河图》,伴随着优美的歌曲,《清明上河图》所展现的宋代的繁华扑面而来,一起穿越回到繁华的宋代。
一、繁华的都市生活
1、繁华的都市
比一比:看谁找得快?宋元时期有哪些著名的都市?
学生回答:北宋的东京(今开封)、南宋的临安(今杭州)、元朝的大都(今北京)。
出示两个材料学习宋元时期城市的发展
材料一:
材料二:两宋时期,汴京和临安都是世界上最大的都市,汴京城里住着20万户人家100多万人口,那个时候的伦敦只有只有四万人,纽约还是一片荒地。
城市规模也较前代有所扩大,北宋10万户以上州、府达53个,唐仅10余个。
——陈华胜《一起去看宋朝的活色生香》
结论:北宋的东京、南宋的临安、元朝的大都,都是著名的大都市。
北宋东京最繁华的是大相国寺,学生介绍大相国寺。
学生回答:在北宋开封,最为繁华的是大相国寺,场地开阔,可容万人,每月举办多次庙会。寺庙内外进行着各种商品交易,还有傀儡戏、舞剑、杂技等各种表演
2、都市生活丰富多彩
仔细观察图片:开封丰富多彩的都市生活体现在哪?学生看图,回答问题
(1)市场上有什么店铺、卖什么商品?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王家罗匹帛铺、杨家应症、正店、小吃摊、酒店、刘家上色沉檀楝香、久住王员外家、香饮子等。
体现了商业的繁华。
(2)宋代有哪些交通运输工具?
学生回答:车、马、驴、牛
出示材料:
“当时,车、轿、马以至婚嫁服饰、宴会器具都可租赁,这实际上是社会化的服务业,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现象。”
——陈诏著《解读<清明上河图>》第73页
结合图片材料总结商品经济的发展与繁荣。
(3)图中体现了北宋哪些娱乐休闲活动?
学生回答“瓦子”“勾栏”的含义
“瓦子”是宋代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
“勾栏”内有许多娱乐项目,出示图片,学生回答名称
斗蟋蟀
卜卦
说书
木偶戏
吹口哨、舞蹈
请你说一说:杂剧
学生回答:宋元时期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是杂剧,包含了说唱,杂技,歌舞,傀儡等技艺,在大城市和地方郡邑的集市、繁华市区、勾栏瓦舍等场所进行演出。杂剧形成于宋代,元代建立后,元杂剧在以大都为中心的北方地区兴盛起来,元朝南北统一后,元杂剧传入南方,演出活动遍及城乡各地,为广大民众喜爱。
3、传统节日习俗流传至今
请你说一说:
宋朝的传统节日有哪些?有什么习俗?
学生回答问题:今天的传统节日在宋代便已经有了,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春节放鞭炮,元宵节挂彩灯,端午节赛龙舟,中秋节团员吃月饼。
宋朝时称春节为:元旦
总结出示:
行业
内容
批发、零售业
百货:沉香、匹帛、酒
服务业
餐饮、住宿、娱乐、休闲
交通运输业
车、马、驴、牛
金融业
匹帛铺
医药业
赵太丞家、杨家应症
传统节日习俗流传至今
“中国之所以成为今日之现象者,为宋人所造十之八九”——严复
“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英国史学家汤因比
总结:生活在今天的我们,不必羡慕宋代的繁华,今天的生活更加美好,今天的我们依旧可以体验宋代的繁华生活。
出示图片:
清明上河园
清明上河园以宋代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河图》为蓝本,以北宋开封的市井生活和古代娱乐为题材的仿古文化主题公园,园内再现了繁华的汴京城,是活生生的《清明上河图》。
4、根据材料回答:都市生活丰富多彩的原因?
材料一:宋朝GDP(国内生产总值)占到当时全世界的一半以上,一年的货币发行量最高达500万贯,而明朝276年的历史中总货币发行量也只有1000万贯。
——陈华胜《一起去看宋朝的活色生香》
材料二: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城市人口比例最高的时代,北宋为20.1%,南宋为22.4%,清代中叶的城市化率仅为7%,而1957年,中国的城市化率也不过是15.4%。
——吴钩《
生活在宋朝》
学生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经济的繁荣、城市的发展、市民阶层队伍的壮大。
二、宋词、元曲里的人生
物质生活的富足,精神追求变的越发迫切,宋朝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有了强烈的文化需要,市民的富足闲暇生活及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趣,都促成了宋朝的文化高度繁荣。
1、宋词
你能给大家说说什么是词和词牌吗?
学生回答:
词成为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
思考: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脉络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诗经(春秋)→楚辞(战国)→汉乐府(汉)→诗(唐)→词(宋)→曲(元朝)→小说(明清)
王国维说:“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宋词与楚骚、汉赋、唐诗、元曲一样,都是后世难以企及的一代文学之胜。”
联系《中国诗词大会》,出示图片:
文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文学反映现实,反映人生。
宋词由于其形式教唐诗灵活,内容反映生活和社会,宋词成为当时的流行歌曲。
读教材,完成下列表格。
人物
时代
贡献
代表作
(1)苏轼:
豪放派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的大文学家、书画家.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都是北宋有名的文学家.并称“三苏”。苏轼是北宋词坛独树一帜的大家,他拓展了词体的领域,开创了豪放的风格.
观看视频朗诵《念奴娇?赤壁怀古》感受其豪迈奔放的风格和他反映的人生
(2)辛弃疾:
豪放派
爱国志士,他的词,充满了恢复中原的壮志和倾吐对山河分裂的悲痛。代表作:《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观看视频朗诵代表作:《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感受其豪迈奔放的风格和爱国之情
(3)李清照
千古第一才
婉约派
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经历亡国丧夫之痛,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还有对北宋灭亡河山破碎的感慨

欣赏视频朗诵《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感受其婉约之风和她热爱生活之情。
出示后期代表作: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体会其中年丧夫后内心深处的苦闷和忧愁。
2、元曲
(1)元曲
学生简单介绍一下一下元曲
元朝戏剧空前发达,出现了元曲。元曲包括散曲、杂剧和南戏等。元曲把音乐、舞蹈、动作、念白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
教师补充元曲产生的背景:
元朝,蒙古人建立的政权,实行民族分化政策,汉人地位最低。同时又按职业把全国人分为十等,知识分子的地位只比乞丐高,称“九儒十丐”。元政府对知识分子的打击使一
大批知识分子不再去求功名,专于与市井艺术相结合,便有了元杂剧的兴起。他们把自己的不满诉诸笔端。
元曲就像电视剧的剧本,演出来大家都能看。
(2)代表人物和作品
教师提问:代表人物和作品
学生回答:关汉卿
悲剧《窦娥冤》。
教师补充资料:
关汉卿(1219-1301年),汉族,今山西运城人,元代最优秀的戏剧家,“元曲四大家”之首。关汉卿

“中国的莎士比亚”之称,“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
学生回答“元曲四大家”指
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
代表作:悲剧《窦娥冤》。
关汉卿

“中国的莎士比亚”之称,“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
出示图片欣赏其作品《窦娥冤》,体会其写作特点
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
关汉卿用浪漫的艺术手法,愤怒鞭挞黑暗的恶势力。
作品内容批判了元朝腐朽的民族统治,揭露了官场的黑暗,再现了农民水深火热的生存环境。
出示材料:
“我最向往的朝代就是宋朝!”
——余秋雨
或许是向往宋代都市的繁华生活,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今天城市面临的问题?
学生回答:堵车、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犯罪、冲突等不和谐的因素。
我们该怎么做?
学生回答:不乱扔垃圾,低碳出行,多种树……
教师总结:创和谐城市,愿我们的城市越来越美好。
【小结】
本节课,我们穿越时空,感受了宋元时期都市生活的繁华,出现了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市民生活丰富多彩,传统节日习俗流传至今;宋代都市的繁华推动了文学的繁荣,出现了宋词和元曲。城市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生活在今天的我们,应该珍惜我们的幸福生活,让我们的城市越来越美好,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
【板书设计】:
宋元时期都市文化
一、都市生活
1.大都市:开封、临安、大都
2.市民生活:瓦子、勾栏
3.传统节日:春节、中秋节等
二、文化
1.宋词:苏轼、李清照、辛弃疾
【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丰富,既有优美的歌曲,丰富的图片,宋词视频朗诵,还有大量的史料,引经据典。内容设置符合学情,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既调动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热情,又培养了学生读图识图、分析材料、总结归纳问题的能力。重点突出,难点得当,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不知不觉既学会了知识,又发展了能力,达到了教学目的。虽然如此,本节课也有许多不足之处,如语速较慢,节奏可以稍微快点,学习清明上河图体现丰富多彩的生活时,可以鼓励学生到前面指着图片给大家说一说,字体不够优美等等。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努力,扬长避短,大胆创新,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己,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