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和澳门的回归》说课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说课课件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5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05-26 12:26:54

文档简介

(共45张PPT)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说课设计
衡水市第九中学 高秀超
一、教材、学情、课标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介绍的是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具体问题有:“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背景及其含义、香港和澳门回归的经过及其历史意义等。相对来说,本课的教学内容较少,这就要求老师要在教材的基础深入挖掘教材。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大事。顺利回归说明,中国开始强大起来,能够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同时也为台湾问题的解决、最终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学习本课能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激励学生为振兴中华而努力读书。本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素材。
本课重点: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
本课难点: “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含义。
2、学情分析:
初中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成长阶段,好奇心强,但缺乏自主学习的习惯,尤其对文字性、理论性的东西不感兴趣。因此,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精心制作了一个多媒体课件,集声、色、图、像于一体,尤其是一些视频、歌曲,学生一定会非常感兴趣,从而会主动的投入到学习当中来。
3、课程标准
①简述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
②说明“一国两制”的构想是推进祖国和 平 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了解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
②理解“一国两制”的含义;
③知道香港、澳门回归的时间,并会分析回归的意义和 原因。
④了解香港、澳门的区旗区徽及含义
2、能力目标
①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内容,总结出港澳问题的由来,培养学生的历史归纳能力。
②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一国两制”的构想及其历史意义和港澳回归的历史意义和原因,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③通过问题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香港、澳门被割占的历史,让学生认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通过香港和澳门的回归,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人民才能真正走上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才能最终实现台湾的回归,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本课是进行爱国、爱党、爱人民等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素材。
三、教法、学法
教法:1、多媒体展示法 2、问题导学法
3、讲授法、归纳法等。
学法:1、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
2、问题讨论法
3、课前预习、搜集资料
课前的准备工作:
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推选一名组长
课堂形式:模拟知识竞赛的形式进行。有必答题和抢答题两种形式。每答对1题得1分,答错题不扣分。看哪一组能成为本节课的学习冠军。
歌曲《公元一九九七》
四、教学过程:
导入设计:
学习目标:
1、知道:港澳问题的由来。
2、会说出:“一国两制”的含义,并会分析其历史意义
3、记住:中国政府对港澳回复行使主权的时间。
4、会探讨出:港澳回归祖国的历史意义及原因。
5、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课标要求:
1、简述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
2、说明“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 大业的基本方针。
一、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
环节设计:
1、指导学生回忆学过的知识,小组内讨论,归纳出港 澳问题的由来。
2、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的结果
3、老师多媒体演示英国侵占香港、葡萄牙侵占澳门的 过程 (归纳法)
4、出示《七子之歌》中的香港篇和澳门篇。前者由学 朗诵,后者由学生演唱或老师播放歌曲。
1842年,英国通过中英《南京条约》
1860年,英国通过
中英《北京条约》
1898年,英国通过《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租新界
香港问题由来
1553年,葡萄牙人借口晾晒水浸货物,强行进入澳门;
1557年,葡萄牙通过贿赂明朝官员,取得在澳门的定居权。
1851年,占氹仔岛.
1864年,占路环岛。
1887年,又强占了澳门半岛。
七子之歌·香港
我好比凤阙阶前守夜的黄豹,
母亲呀,我身份虽微,地位险要。
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
啖着我的骨肉,咽着我的脂膏;
母亲呀,我哭泣号啕,呼你不应。
母亲呀,快让我躲入你的怀抱!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七子之歌·澳门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七子之歌》是诗人闻一多的代表作,发表于1925年。
“七子”指祖国母亲被帝国主义强盗抢走的七个孩子:香港、澳门、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顺和大连。
估计问题的处理:
二、“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环节设计:
1、多媒体展示问题,指导学生自学(问题导学法)
2、以知识竞赛抢答的方式,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
3、针对学生的不足,老师进行重点讲解(讲授法)
4、创设问题:解决港澳问题为什么要实行“一国两制” 政策?
二、“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自学提示:(抢答)
1、提出背景___________________
2、最初针对的问题:____________
3、提出的时间:________________
4、提出者:________
5、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
6、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为什么要实行“一国两制”政策 __________
国家主权是统一的
不可分割的。
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
和国内,大陆实行社
会主义制度,港澳台
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
度。
一个国家
两种制度
一国两制
有利于实现祖国的统一 。
有利于港澳台地区的稳定、繁荣和发展。
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前景,赢得了海内外人士的好评
关于估计问题5的处理设计:
多媒体补充一段文字材料: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告台湾同胞书》中,宣布了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1981年9月30日,叶剑英在关于台湾问题的九条建议中,明确指出台湾在祖国统一后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8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针对台湾问题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后来,他又在多次谈话中,对“一国两制”的构想进行了全面阐述。”
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为什么要实行“一国两制”政策?
香港和澳门长期被英国和葡萄牙控制,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当地人民在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等方面与大陆有不少差异,强行在香港和澳门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会影响香港和澳门的顺利回归。实行“一国两制”,充分照顾到香港和澳门的历史和实际情况,是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的最佳方案。
三、香港、澳门的回归
环节设计:
1、指导学生自学,找出四个时间
2、出示关于中英、中葡谈判签约的图片资料
3、播放《香港回归》、《澳门回归》的视频片段,
4、指导学生自读课后资料,由学生讲解港澳区徽区 旗的含义
5、组织学生探讨港澳回归的意义和原因(启发法)
6、老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加以补充、归纳、总结 (归纳法)
1982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问中国,邓小平就香港前途问题与她进行了会谈
三个条约有效
中国收回的是新界
主权不是一个可以讨论
的问题.中国将收回的是整
个香港!
从1983年7月12日到1984年9月,中英双方的会谈共进行了22轮,谈判相当激烈。
1984年12月19日,中英两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在北京签署 。宣布:中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香港回归经典时刻
1987年4月,中国政府和葡萄牙政府在北京签署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宣布:中国政府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区徽
董建华
曾荫权
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区徽
何厚铧




港澳回归具有什么样的历史意义?
讨论
启发法
提示学生考虑问题的角度:
角度1、历史意义、现实意义
角度2、国内意义、国际意义




港澳回归具有什么样的历史意义?
讨论
1、洗刷了中国人民的百年国耻,
2、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3、成功实践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必将使祖国对台湾实现和平统一起到积极的作用。
4、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5、为国际社会解决国家间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归纳法:
1、香港和澳门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领土,收回港澳得到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的支持。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3、“一国两制”构想的正确性,为各方所接受。
香港和澳门为什么能顺利回归?
你以为最主要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从中我们可得到什么重要的启示?
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
原因:
启示:
香港中环
回归后的香港
【板书设计】
第12课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祖国的日益强大
邓小平
“一国两制”构想
香港回归
1997.7.10
澳门回归
1999.12.20
洗雪百年国耻
开创港澳新纪元
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创造了条件
为解决国际争端提供了新思路
前提:一个中国
大陆:
社会主义
港澳台:
资本主义
统一是必然趋势
课堂小结
香港回归10年,经济不断发展,持续被评为“国际上经济自由度最高”“最廉洁”的地区之一。
新闻晚报5月10日报道 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发布《2007年度世界竞争力报告》,香港的竞争力居世界第三。
香港大学
回归后的澳门
少了这一点,就不是完整的中国!
China
盼……
一、单项选择题
1、提出“一国两制”构想的是( )
A、毛泽东 B、周恩来 C、邓小平 D、江泽民
2、根据中英联合声明的规定,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是在( )
A、1971年 B、1978年 C、1997年 D、1999年
3、根据中葡联合声明的规定,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是在( )
A、1995年 B、1997年 C、1998年 D、1999年
4、“一国两制”是针对下列哪些问题提出的构想( )
(1)西藏问题 (2)台湾问题 (3)香港问题 (4)澳门问题
A、(3)(4) B、(1)(3)(4)
C、(1)(2)(3)(4) D、(2)(3)(4)
自我检测
5、对于“一国两制”的理解,正确的是()
(1)是一种和平统一的方式 (2)是一种非和平统一的方式
(3)具有特定的针对性 (4)具有普遍性
A(1)(2) B(3)(4) C(1)(3) D(2)(4)
6、香港媒体在评论中国收回香港时说:“收回香港这篇文章,是邓小平的天才创造”这里
的“天才创造”是指()
A 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B 尊重历史与现实
C “一国两制”的构想 D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7、中国政府收回香港的主权充分说明了()
A 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B 英国租借香港到期
C 英国主动放弃香港主权 D 联合国的干涉作用
8、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以后,分别设立了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这个“特别‘
的意思是()
A 政治上不属于中央政府管辖 B 与原宗主国(即英国、葡萄牙)还有政治经济联系
C原有的经济地位不变 D 享有高度自治权,原有的社会制度不变
读下列材料及图片:
材料一:“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应该明确肯定:1997年中
国将收回香港,就是说,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 ,
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
材料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的“时机已经成熟了”指的是什么?
(2)材料二是两面什么旗帜?它们何时开始飘扬在香港
和澳门上空?
(3)这两面旗帜能够在香港和澳门上空飘扬,是通过什
么途径实现的?这个途径的含义是什么?
(4)你从香港和澳门两地被割占和顺利回归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二、历史探究
【课外活动】
1、收看《香港回归》、《澳门回归》的专题片
2、组织学生出一期关于香港和澳门的专题板报
哪组是学习冠军?
结束本课的设计:
祝愿:
台湾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