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案”的论题的本意、体会苏洵明达而深湛的政治见解。
2.理清作者的思路,学习作者始终围绕中心论点不蔓不枝地展开论述的方法。(例证、对比、分层、引用等论证方法)。
3.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及特殊语法现象,正确译文。
教学重点
理清作者的思路,学习作者始终围绕中心论点不蔓不枝地展开论述的方法。(例证、对比、分层、引用等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案”的论题的本意、体会苏洵明达而深湛的政治见解。
课时安排
2个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
继续研习课文。
2.
掌握词类活用。
教学过程
一、检查一、二自然段的背诵情况
1.指名背诵(3——5名)
2.分小组背诵一或二自然段
3.学生齐背一、二自然段
二、继续研习课文内容
(一)研习第三自然段
1.学生齐读第三段,注意读准字音。
2.学生参照注解自译第三段,随时质疑,教师解疑。
3.理清思路,引导学生背诵
问:本段从哪个方面论证六国灭亡的原因?分几层意思,怎样论证的?
学生自由讨论,各抒己见。
明确:本段紧承第二个分论点“不贿者以贿者丧”来论证六国灭亡的原因。分三层,从正反两方面展开论述,全面深入的论证。
板书:
(1)
齐国:与赢不助五国
反面
(2)
燕国:用荆卿为计速祸
正面
赵国:牧以谗侏用武不终
(3)
齐人勿附
燕客不行
胜负或未易量
反面假设
赵将犹在
学生顺思路背诵第三段
(二)研习四、五自然段
1.学生反复诵读四、五自然段
2.请两名同学试析这两个自然段
注意下列加点字词的的意义和用法
(1)
礼天下之奇才:名词活用作动词,“礼遇”“以厘相待”。
(2)
并力西向:名词做状语,“向西”
(3)
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所,表被动的一种句式
(4)
日削月割:名做状,“日日”“月月”
(5)
苟以天下之大:假若,如果,连词
3.
问:第四段的中心是什么?作者是如何论述的?第五段是否多余?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明确
明确:第四段的中心是论史评古。作者先承上文之末的设想抒发感慨,如六国不贿秦而抗秦,必将大有作为,行文摇曳多姿,兴味无穷;然后承上启下,又回到史实,揭开病根,重申赂秦之弊,最后借题发挥,大声疾呼,告戒为国者,对敌要以此为训,敢于斗争。
第五段并非多余,是对现实抒发感慨,指出北宋“以天下之大”而重复六国赂秦破灭之“弊”的不当,这是中心论点的引申,亦是写作的本意所在——借古讽今。
提问:第五段或明或暗地做了多方面的对比,请同学说出几个来。
明确:第五段虽没有直接展开对比,但通过文字信息可知对比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六国与秦的爵位比较(“皆诸侯”)、实力比较(“其势若于秦”);当然,暗中说了宋与契丹西夏的爵位比较、实力比较,以及契丹、西夏与秦的比较。
4.学生背诵第四、五自然段
三、浅析本文的写作特色
1.学生讨论,自由发言
2.教师点拨
本文是史论,但不是进行史学分析,也不是就史写史,而是就史立论,以古鉴今。
对中心论点的论证,运用例证、引证、假设论证,突出的运用了对比论证。
运用了多种语言表达方式。
3.明确:
(1)借古讽今,切中时弊
(2)论点鲜明,论据严密
(3)语言生动,气势充沛
四、难点、重点分析
1.讨论:如果将第4段末句改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可有慎哉”,并删去第5段,文章也是完整的。这样做好不好?
提示:可以从作者意图、文章布局和思路、重要的论断等方面进行考虑。
方式:四人一小组。讨论后选发言。
小结:六国灭亡原因各不相同,而以地赂秦者不过三国,作者巧妙地提出“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一论断,这样就把灭亡的原因集中到“弊在赂秦”这一中心论点上来了。至于为什么要“赂秦”,作者则直到最后才说出了最要紧的一句:“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这叫做“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注意:苏辙同题文章中最紧要的一句是“不知天下之势”。)作者这样来论述问题是有极强的针对性,因为北宋正是为辽、西夏“积威之所劫”而年年纳币。如果删去“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之故事”,就看不出这一点了,这是违背作者的意图的。其次,从布局上看,本文是从论史逐步转向论策的。因此从第3段开始,先肯定燕、赵的“远略”,接着又批评了他们的错策。循此继进,作者又为六国设想出总体的战略:第一步,不赔秦,不附于秦,不派刺客,不杀良将;第二步,“以
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这样的设想是为下文“不赂而胜之”一语作铺垫的。这个总体的战略设想也是针对北宋朝廷说的。如果删去第5段话,上面这些话就变成无的放矢了。这种写法就叫做“借古讽今”。
2.本文的论证语言有什么特色?
分析:本文的语言除气势俊伟、古劲简练外,表现在论说语言的分寸感上。如“向使三国各爱共地,齐人匆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败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交,或未易量”,提出与上文所论史实相反的情况以及可能出现的不同结果,虽为假设,但又不妄下断语,表现了作者论述语言的准确性与分寸感,恰到好处。
五、拓展延伸
本文的论证虽然周密,但有些说理却欠妥当,你能找出来并加以分析吗?这样会不会影响中心论点的成立?为什么?
分析:本文中的某些论述欠妥,正好可以用来启发、教育学生不要盲目相信书本,而要敢于质疑,善于独立思考、动脑分析。
例如,课文第3段中论证燕国的灭亡是“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就是欠妥的。作者并没有抓住根本问题,而是撷取了一个偶然情况作为论据,把问题简单化了,难以令人置信。要知道,当时强秦灭燕,是历史的必然。只不过“以荆卿为计”加速了燕的灭亡罢了。从逻辑上说,作者是将必然的趋势当作或然的情况来论述,这在逻辑上讲不通,是违反客观实际的。所以说,这个论断是不妥的。再者,作者论六国灭亡,只论及赂秦的弊端及用武不终等等,却没有论及统治者的腐败无能这一根本问题,这是不全面不深刻的。当然,这是作者受其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的结果。但正如本课“思考与练习一”中提示所说:“前人论史实,看法不一定正确,论述也不一定全面。但是本文能够抓住关键性的问题来论证,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这就是说,作者能根据其写作意图,提出论点,进行自圆其说的论证。况且,作者撰写此文的本意是对宋王朝屈辱妥协的政策进行讽诫,同时也是对统治者的委婉进说。因此,本文虽有不确之处,但论证说理纵横恣肆,严密紧凑,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与战斗性,仍不失为一篇胜炙人口的政论佳作。
六、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共35张PPT)
六
国
论
第2课时
弊在赂秦
六国破灭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
中心论点
分论点一
分论点二
第一段
内容回顾
第二段是从哪个方面采用什么样的论证方法来论述六国破灭的原因?
1.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2.论证方法——事实论证、道理论证
、对比论证、引证法、比喻论证等论证方法。
内容回顾
第二段
对
比
小邑
大城
得百倍
失百倍
大欲
大患
数量上
得难
献易
有限
无厌
奉繁
侵急
程度上
不尽
不灭
道理上
赂秦者力亏,破灭之道也
文意小结
第二段
道理论证
文意理解
第二段
地有限,欲无厌
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至于颠覆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终:最后。
迁:改变。
迁灭:灭亡。
与:亲附、亲近。
译:齐国不曾贿赂秦国,最后也随着五国灭亡,为什么呢?这是因为齐国亲附秦国而不帮助五国。
继:随着、跟随
判断句
文意疏通
第三段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既:已经。
免:幸免。
始:开始,起初。
义:坚持正义。名词作动词。
译:五国已经灭亡,齐国也不能幸免了。燕国与赵国的君主,起初有远大的谋略,能够守住他们的国土,坚持正义而不贿赂秦国。
文意疏通
第三段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斯:这。
效:效果,结果。
始:才。
译:所以燕国虽然是个小国却后灭亡,这就是用武力对抗的结果。等到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策略,才招致了祸患。
速:招致。
以:用
以…为:把…作为
文意疏通
第三段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于:跟、与。
而:连词,表并列关系。
再:两次。
却:使……退却,译为击退,使动用法。
译: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败了两次,胜了三次。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李牧连续击退了它。
状语后置句,
“赵尝于秦五战”
文意疏通
第三段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洎:等到。
以:因为。
谗:小人的坏话。
而:却,连词,表转折关系。
译:等到李牧因为受诬陷而被杀害,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抵抗却不能坚持到底。
为:成为。
被动句
文意疏通
第三段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译:况且,燕赵两国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几乎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是智慧穷竭,国力孤单,战败而灭亡,实在是不得已。
且:况且。
处:处在。
革灭:消灭。
殆:几乎,差不多。
智力:智慧和国力。
诚:实在。
文意疏通
第三段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向使:以前假如。
附:亲附,依附。
犹:还。
译:当初假使韩、魏、楚三国各自爱惜他们的国土,齐人不亲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赵国的良将还活着,那么胜败存亡的命运,假如能够与秦国相较量,或许不能轻易判定。
数、理:天数,命运。
当:假如。
或:或许。
易:轻易。
量:判断。
互文
文意疏通
第三段
第三段:齐、燕、赵灭亡的原因是什么?论证了什么道理?
不赂者
齐
与嬴不助五国
燕
以荆卿为计
赵
洎牧以谗诛
不赂者以赂者丧。
盖失强援,
不能独完
分观点(二)
文意理解
第三段
前人论史,往往取诸一端,所论不一定全面,但求持之有故而不及其余,以使言之成理。这种论证,无非是自圆其说。如六国中,齐、燕距秦最远,故秦用兵灭其国稍迟。灭六国及燕,都是统一大势之必然。“以荆卿为计”只是作为导火索,加速了燕的被灭。
作者论述齐燕赵三国灭亡原因是否正确?
讨论探究
第三段
试比较燕赵两国的异同点
相同点
1.始有远虑,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2.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不同点
(对抗秦国的方式)
2.(燕)以荆卿为计
3.(赵)牧以谗诛,用武而不终。
文意理解
第三段
(形势环境)
处秦革灭殆尽之际,智力孤危。所以,燕、赵灭亡“诚不得已”。
1.齐燕赵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本段最后一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提出假设,总结六国情况,使论证更加深入全面,
中心论点更加鲜明有力,同时为下文进一步假设作铺垫,从反面将论证推进一层。
3.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事实论证、假设论证
文意理解
第三段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以:用。
封:封赏。
事:侍奉。
礼:礼遇。名词为动词。
并力:合力。
恐:恐怕。
下:吞下。名词作动词。
咽:咽喉。
译:唉!如果六国用贿赂秦国的土地封赏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意礼遇天下的奇才,(六国)合力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连吃饭也不能咽下咽喉去。
文意疏通
第四段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译文:可悲啊!有这样的形势,却被秦国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土地一天天地削减,一月月地割让,而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不要使自己被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啊!
势:形势。
为:被。
而:连词,表转折关系。
积威:积久而成的威势
劫:胁迫,挟持
日:一天天,名作状。
月:一月月,名作状
以:而。
为1:治理。
为2:被。
无:通“勿”,不要
被动句
文意疏通
第四段
译:六国与秦国都是诸侯,他们的势力比秦国弱,却还有可以凭借不贿赂秦国而战胜它的优势。如果凭借偌大的天下,却追随六国灭亡的前例,这就又在六国之下了。
夫:句首发语词。
势:势力,力量。
于:比。
而1:却。而2:表顺承
犹:还。
可以:可以凭借。
苟:如果。
以:凭借。
从:追随。
故事:旧例。
是:这。
胜:战胜,形→动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文意疏通
第五段
第四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第五段得出了什么结论?
第四段——
第五段——
引古(六国破亡)
——讽今(在六国下)
结论:
勿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承上启下
文意理解
弊
在
赂
秦
赂
秦
力
亏
不赂者以赂者丧
数量上
程度上
道理上
齐亡之事实
燕亡之教训
赵亡之悲剧
(总
分)
(第一段)
(总分)
(第二段)
(总分)
(第三段)
(过渡)
(分总)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第四段)(引古)
(递
进)
毋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第五段)(讽今)
(并
列)
思路总结
紧凑而富于变化,错综而有条理;
正确、清晰、整齐、均衡、对称、美观。
整齐而不呆板,错落而不零乱,音调铿锵,简洁明快,比喻恰当,态度鲜明,读来急缓有节,抑扬顿挫,如行云流水,风行水上,令人感慨淋漓,一唱三叹,可收到余音绕梁之效果。
文章特色
结构
语言
“古人云:…”
引证法
加强论证说服力
六国灭亡史实
例证法
证明观点正确性
秦与六国之间的对比
对比法
证明破灭必然性
因果道理论证(第一段)
比喻论证(第二段)
假设论证(第四段)
写法归纳
论证方法归纳
1.借古讽今,切中时弊;
2.论点鲜明,论据严密;
3.语言生动,气势充沛。
写法归纳
通假字
(1)暴霜露,斩荆棘
(2)暴秦之欲无厌
“暴”同“曝”。读pù,晒,引申为“暴露”,意为“冒着”。
“厌”同“餍”。读yàn,满足。
语言学习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觉今是而昨非
非有仲尼、墨翟之贤
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或曰:六国互丧……
一食或尽粟一石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不是
不能
有人
有时,偶或
有的……有的……
或许,也许
非
或
一词多义
错误
没有
语言学习
大则得城
此言得之
诚不得已
吾得兄事之
当与秦相较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会不相从许
动词,得到,获得。
适宜,得当,引申为正确。
能够,可以。
读děi,必须,应当。
得
相
互相。
表动作只涉及一方,他。
读xiànɡ,宰相。
表动作只涉及一方,你。
语言学习
一词多义
诸侯之所亡……而亡者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广故数言欲亡
河曲智叟亡以应
以荆卿为计
邯郸为郡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哉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
动词,丧失,丢失。
动词,灭亡。
动词,作为。
动词,成为。
介词,被。
动词,治理。
动词,逃亡。
通“无”,没有。
亡
为
语言学习
一词多义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
始速祸焉
终继五国迁灭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故曰“弊在赂秦也”
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强弱胜负已判矣
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起初,副词
才,副词
终于,副词
坚持到底,名→动
所以,因此,连词
旧,形容词
胜利,形容词
战胜,形→动
始
终
故
胜
语言学习
一词多义
⑴
其实百倍
⑵
思厥先祖父
⑶
始速祸焉
⑷
可谓智力孤危
⑸
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
⑹
至于颠覆
⑺
后秦击赵者再
那实际情况/实际上
祖辈和父辈/指父亲的父亲
招致/指速度快
智谋和力量/理解事物的能力
前例、旧事/今指真实的或虚构的有人物有情节的事情
古今异义
终究,到…结局/表示另提一事
两次/表示又一次
语言学习
1.不能独完。
2.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3.以地事秦。
4.义不赂秦。
名词作动词,侍奉。
名词作动词,坚持正义。
形容词作动词,保全。
名词作动词,作战,打仗。
词类活用
语言学习
5.始速祸焉
6.李牧连却之
7.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8.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9.日削月割
名词作状语,每日,每月。
使动用法,使……退却。
名词作动词,礼遇,礼待。
名词作动词,坚持到底。
形容词作动词,招致。
语言学习
词类活用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2)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3)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4)洎牧以谗诛,
(5)举以予人。
(6)赵尝五战于秦。
被动句
被动句
省略句,省略宾语。
介词结构后置
判断句
特殊句式
判断句
语言学习
布置作业
1.完成配套资源中的两篇拓展阅读。
2.背诵全文。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