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8
时
12
6
9
3
11
10
8
7
4
5
2
1
我们的时刻
13时
下午1时
12
6
9
3
11
10
8
7
4
5
2
1
我们的时刻
15时半
下午3时半
12
6
9
3
11
10
8
7
4
5
2
1
我们的时刻
时、分的认识
观察钟面
12
6
9
3
11
10
8
7
4
5
2
1
钟面上有(
)个大格
12
每个大格里有(
)个小格
5
钟面上共有(
)个小格
60
钟面上有多少个大格?
12
6
9
3
11
10
8
7
4
5
2
1
一大格有多少个小格?
12
1
1
2
3
4
5
12
6
9
3
11
10
8
7
4
5
钟面上有多少个小格?
60
30
45
15
55
50
40
35
20
25
10
5
2
1
12
6
9
3
11
10
8
7
4
5
钟面上有多少个小格?
60
30
45
15
55
50
40
35
20
25
10
5
2
1
12
6
9
3
11
10
8
7
4
5
钟面上有多少个小格?
60
30
45
15
55
50
40
35
20
25
10
5
2
1
12
6
9
3
11
10
8
7
4
5
钟面上有多少个小格?
60
30
45
15
55
50
40
35
20
25
10
5
2
1
12
6
9
3
11
10
8
7
4
5
钟面上有多少个小格?
60
30
45
15
55
50
40
35
20
25
10
5
2
1
12
6
9
3
11
10
8
7
4
5
钟面上有多少个小格?
60
30
45
15
55
50
40
35
20
25
10
5
2
1
感知时刻
动手拨一拨
分针指向(
),就是12时(
)分。
5
25
12
6
9
11
8
7
4
5
2
1
感知时刻
动手拨一拨
分针指向(
),就是12时(
)分。
7
35
12
6
9
11
8
7
4
5
2
1
感知时刻
动手拨一拨
分针指向(
),就是12时(
)分。
43
12
6
9
11
8
7
4
5
2
1
12时25分
12时35分
12时43分
12
6
9
11
8
7
4
5
2
1
12时59分
12
6
9
11
8
7
4
5
2
1
12
6
9
11
8
7
4
5
2
1
12
6
9
11
8
7
4
5
2
1
分针走一圈
12
6
9
3
11
10
8
7
4
5
2
1
分针走1圈,时针正好走(
)大格
一
1小时
60分钟
选一选
1、以下哪个时刻表示10时55分?(
)
12
6
9
11
8
7
4
5
2
1
12
6
9
11
8
7
4
5
2
1
A.
B.
B
2、这个钟面表示的是(
)
12
6
9
11
8
7
4
5
2
1
A
A.6时05分
B.12时30分
改一改
3时05分
9时55分
10时59分
电子表表示法
8时03分
连一连
12
6
9
3
11
10
8
7
4
5
2
1
12
6
9
3
11
10
8
7
4
5
2
1
12
6
9
3
11
10
8
7
4
5
2
1
数学书P21
2:57
8:03
22:35
9:20
12
6
9
3
11
10
8
7
4
5
2
1
22时35分
9时20分
2时57分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12
6
9
3
11
10
8
7
4
5
钟面上有多少个小格?
60
30
45
15
55
50
40
35
20
25
10
5
2
1
12
6
9
3
11
10
8
7
4
5
钟面上有多少个小格?
60
30
45
15
55
50
40
35
20
25
10
5
2
1
10:01
13:35
13:59
15:05
12
6
9
3
11
10
8
7
4
5
2
1
12
6
9
3
11
10
8
7
4
5
2
1
12
6
9
3
11
10
8
7
4
5
2
1
12
6
9
3
11
10
8
7
4
5
2
1
我会写
12
6
9
11
8
7
4
5
2
1
认识时刻
10时25分
25
12
6
9
11
8
7
4
5
2
1
20
10时24分
25时、分、秒(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认识钟面上每一大格,每一小格表示什么。
2、正确读写钟面上表示的时刻,知道某一时刻分针在钟面上的位置。
3、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养成珍惜时间的习惯。
教学重点:
1、建立时、分的概念。
2、正确认读钟面上表示的几时几分。
教学难点:
画出某一时刻分针在钟面上的位置。
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钟面模型、课前学习单、课内学习单、课堂评价表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引入
谈话:今天早晨蒋老师是6时半起床的,你们是什么时刻起床的?看来呀!时间在我们的生活中很重要,要知道时间就要学会看钟表。
2、我们的时刻
①小朋友们进校门了,这个时刻是?
②下午上课了,这个时刻是?
③社团活动时间到了,这个时刻是?
师:小朋友,刚才的这个时刻,分针都指着6,为什么时针指在3和4之间呢?谁来说说理由?
师:你讲的真好,课前我们已经做了一个小练习,老师知道大家已经掌握了几时、几时半的本领,同时其他的时间存在一些小疑问,那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有关时间的知识。(出板书:“时分的认识”,齐读课题)
【教学意图:在一年级时,我们已经学过了几时、几时半,小朋友也掌握了认识这些时刻的本领,通过复习引入唤起孩子对时间的认识,为下面即将学习的时、分做铺垫。】
二、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1、出示钟面。仔细观察,钟面上除了时针、分针、12个数以外你还看到了什么?
问:我们刚刚已经知道了1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那钟面上一共有几个小格呢?你是怎样思考的,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2、小结:通过刚刚的学习,我们进一步认识了钟面,知道了钟面上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
【教学意图:通过观察钟面,让学生自主的发现钟面上的奥秘,钟面上有12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小格,从而计算出钟面上有60个小格。】
三、认识时刻
1、认识分
师:那么今天我们先来认识分针它是怎么走的。观察一下,分钟现在走了几分钟呢?
(通过动态的1分钟、5分钟、10分钟、15分钟让小朋友体会到分针是怎么转动的。)
出示“时钟”
①抢答:3时05分(当分针不满10时,我们要用0占第一位)
②
总结方法
③
快问快答
④
小结:当分针指向几,就是几个5或5的倍数。
问:如果分钟走这样的一圈呢?是几分钟?
【教学意图:在观察钟面的同时,总结出经验规律,分针指向几就是几个5,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和归纳能力,可以运用已经学过的5的乘法来记忆钟面上的时间更快更方便。】
2、学生动手操作感知
师:学到这里,你们想不想让自己的分针走起来?
仔细听要求,我们把钟面定格在12时,让分针指向5,请你们自己来试一试。
师:现在是12时35分,请你们开动小脑筋,分针应该指向几。
师:接下来难度要增加咯,12时43分了,想一想分针应该指向几?也请你拨起来。
小结:像这样分针并没有正好指着几的时候,我们仍然可以先看分针走过了几,就是几个5,再加上多走的几小格,就能得到钟面上所表示的时刻了。
观察:
这几个时刻,它们的时针都指着10,当分针指着不同的数字时,时针的位置还一样吗?
【教学意图:《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同样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个环节,给予了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经历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过程。学生在拨一拨的操作活动中,调动了手、眼、脑等感官,自主建构几时几分与时针、分针位置关系,加深了对几时几分的认识。】
3、1小时=60分钟
师:时针和分针在不停地转动,告诉我们具体的时刻,那他们是怎么走的,又有什么关系呢?
小结:也就是说1小时=60分钟(齐读)
练习:1、选一选
2、辨一辨
【教学意图:通过学生选择、辨错的环节让学生成为实践探索、解决问题的课堂主人翁。】
4、电子表表示法:
师:小朋友们,我们已经学习了读钟面上的时刻,你们见过这样的时钟吗?它表示什么时刻?
师:我们不仅可以从钟面上读出时间,也可以从电子表上读出时刻,像这样的表示方法就叫做电子表表示法。“:”左边表示时,右边表示分。
师:这个时刻怎么读?为什么钟面上只有12个数字,这里会有16时呢?
小结:钟面上的时刻可能是上午的时刻,也可能是下午的时刻。上午的时刻,钟面上是什么,我们就读什么。下午的时刻,如果用24小时计时法,那么几时上还要加上12。
四、巩固练习:“我会写”
学校某些时刻的时间表,请你用24小时计时法写一写。
【教学意图:24小时计时法对于部分学生来说还存在疑问,需要多加练习。】
五、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时分秒的知识?你还想知道些什么?《时分的认识》教学反思
《时分的认识》是沪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一年级已经初步认识了《几时、几时半》的本领,能认读整时,对时间也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进一步认识钟面,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等。这节课是“时分的认识”第一课时,要掌握的知识很多,而时间单位具有抽象性,时间进率具有复杂性,低年级学生掌握这些知识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学中注意通过直观,帮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并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便于学生接受。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力图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反映和体现新课标。
1、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时先从学生的生活入手,谈话“今天早晨你是什么时刻起床的?”,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接着引导学生观察钟面,回忆旧知,从而进入新知的学习。本节课设置了课前学习单,从学生的学情出发,既复习了几时、几时半,又出示了一些今天的新知识,总结学生的易错点。
2、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索来获取知识。教学时,给学生充分的观察、探索、交流的时间,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知识、掌握知识。如“让学生看看钟面上有些什么,进而认识钟面;让学生观察时针、分针的转动情况,进而发现1时=60分。
3、让学生在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中发展。数学教学是师生间、生生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在学习方式多样化的前提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课教学,采用同桌学习的形式,注意师生、生生间的互动。在教学每一个大格都有5个小格时,教师先演示数,然后放手让学生数,在相互交流中发现这一特点。又如,钟面上有多少小格时,放手让学生数,在通过同桌交流、小组交流的方式感受在数的过程中方法的优化。学生通过自己的尝试、探索发现规律,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学生在参与活动的同时,沉浸在探索的乐趣中,思维得到发展。
4、注重了知识的铺垫与渗透。数学知识是前后连贯的。有的是一节课知识的联系,有的是学段之间的联系。在本课教学中注重了这一方面。例如在数从12到几有几大格或几小格,引导学生数的方法,为后面认识钟表上的时间打下基础。
在本节课中也有一些不足:
1、要更好地利用好课前学习单中的内容,整个教学环节应该围绕孩子的已知和未知去设计。在处理这些信息的能力上还需要加强,练习题更加有层次,容易混淆题要讲清楚。
2、由于本节课时间是35分钟,总是过于担心完不成教学任务,学生的动手操作多数是在教师的指令下进行的,如果在巩固阶段出现“你拨我说”或“我说你拨”的环节,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操作,教学效果可能会更好,也就更好地体现了教学的有效性。
3、本节课的情感与价值观目标体现的不是很深刻,到了最后结束的时候匆匆总结,告诉小朋友们要珍惜时间。每个环节之间的连贯性不够强,语言有些生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