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学出版社《科学》二年级
上册
第二单元第四课
《神奇的纸》教学设计
课
题
2.4神奇的纸
授课时间
授课班级
二年级六班
课标要求
材料具有一定的性能。辨别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围绕一个主题做出猜测,尝试多方位、多角度认识事物。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能按要求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在教师指导下,能依据已有的经验,对问题作出简单猜想。在教师指导下,能利用多种感官或者简单的工具观察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在教师指导下,能用语言初步描述信息。在教师指导下,有运用观察与描述、比较与分类等方法得出结论的意识在教师指导下,有运用观察与描述、比较与分类等方法得出结论的意识。10.在教师指导下,能简要讲述探究过程与结论,并同学讨论、交流。11.
利用提供的材料和工具,通过口述、图示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设计与想法,并完成任务。
学习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1.材料经过加工、改造、优化后其性能会发生改变。2.材料性能改变或优化后可以用来制作符合一定功能需要的物品。科学探究目标1.在教师指导下对普通的纸进行简单加工与改进,比较材料在改变前后的变化。2.在教师指导下,能用语言描述纸在折叠前后的变化。科学态度目标1.发展加工、改造材料的兴趣。2.在教师指导下,尝试多角度、多方式认识材料。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材料会随着人类的需要而不断改进。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二年级上册《材料》单元的第4课。本课教学以纸为载体,通过改造一张纸,比较和体验纸改造前后性能的变化,交流纸的这种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等,激发学生继续改造材料、发现材料性能的探究欲望。本课教材包括以下几部分:第一部分——聚焦,承接第3课的内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原有认知经验说说普通纸的特点,引发学生思考有什么办法让纸具有更多的本领。第二部分——探索,用“折叠”这种改造方法,引领学生用对比观察的方法研究纸被改造后性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其中比较观察又分三步,即按一按(比较弹力)、放一放(比较承载力)、摸一摸(比较隔热能力)。第三部分——研讨,纸改造后性能的变化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第四部分——拓展,引导学生在一张纸上刷食用油,然后探究这张纸具有的全新功能。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已经有一年的科学学习经验,掌握了简单的科学学习方法,他们学生对于纸非常熟悉,但却很少有学生对纸进行过更细致的观察与思考,对纸的认识较为单一。在动手能力方面,与一年级相比已有明显进步,但在折纸方面还略显不足,需要教师进行示范或观看微视频后才能折出符合实验要求的瓦楞状纸。基于低学段学生注意力保持时间较短的原因,探索环节的三个活动需要教师有效组织,提升小组探究活动的效果。
教学重点
重点:引领学生对比感受两种形状的纸的差异。
教学难点
难点:引领学生用准确的语言描述两种形状纸的特点。
教法
谈话法、微视频展示法、观察法、讨论法、实验法。
评价设计
实践探索过程及结果、活动手册的记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普通纸、瓦楞状纸、重物盒、字典、课件。
为学生准备
普通的纸、纸杯、热水、字典、重物盒、学生活动手册等。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一、聚焦
1.
猜一猜,交流纸的特点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两个神秘的纸盒,大家想不想知道里面放了什么?摸完告诉大家这里装的是什么?你怎么知道是纸,告诉大家你摸起来是什么感觉?基于纸的特点,交流纸的用途。平时你用纸都做了什么?
基于纸的用途,引发对纸的畅想。
纸的本领可真不小,有了纸,我们可以折纸、写字、绘画、做手工;有了纸,我们可以包装各种物品;纸还可以装扮我们丰富多彩的生活……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知道纸还有什么神奇的本领呢?请大家动手试一试把!板书--纸(并贴一张普通的纸)
1.摸一摸,猜一猜2.复习纸的特点3.倾听
通过猜一猜游戏引出纸,再通过摸一摸,说一说引领学生分析纸的特点、交流纸的作用,引发对纸的神奇本领的实验探究欲望。从“力大无穷”入手,调动孩子搭桥的欲望,通过多次尝试不同的搭法,锻炼学生实验中勤思考、多动手的习惯,调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折扇子的方法,引出瓦楞状纸,并学会折叠瓦楞状纸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学生通过看一看、按一按、摸一摸的实验来感受瓦楞纸的新功能,试验后活动手册的填写达到了检验本节课学生实验结果及动手能力的一个有效方法。将瓦楞纸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引出生活中不同的纸的用途不同小结相同的纸经过折叠后有了新功能,
二、实验探究
1.课件出示实验:力大无穷的纸桥实验要求:用一张纸做桥面,2个字典做桥墩搭一个能承放重物的桥。注意:重物要轻拿轻放。从学生制作的纸桥中找到搭建成功的扇子形状的纸,引出瓦楞状纸。播放瓦楞状纸折叠视频
小组合作交流实验方法,并尝试探索搭桥实验员发实验器材:纸、重物盒。3.交流汇报4.观看瓦楞状纸的折叠视频5.折纸
三、探究瓦楞状纸的新功能
1.提出实验要求:看一看:观察两种纸的侧面形状按一按:将两种纸平放桌面,用手轻轻按压,体验手心的感觉摸一摸:将白纸和瓦楞纸分别贴在盛热水的杯子上再摸一摸有什么不同呢?(提醒学生留意不要打翻水杯,小心热水烫手)学生实验,教师指导。指导学生完成活动手册。
听老师讲解实验要求。实验员发实验器材:纸杯实验。实验员收所有的实验器材。完成活动手册14页。
四、生活延伸
1.教师质疑: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地方用到了瓦楞状纸?2.课件展示生活中的瓦楞纸的用处:包装纸盒、瓦楞纸杯、瓦楞杯套等3.(发小纸盒)大家看看这个纸盒,你能找到里面的瓦楞状结构吗?知道为什么制成瓦楞状的吗?
1.汇报生活中的瓦楞状纸。2.观察包装纸盒的瓦楞状结构。3.汇报瓦楞纸的好处。
五、拓展与总结
1.出示课件:“不粘油的纸”的实验图片2.教师导语:同学们在科学探究的路上,只要我们用心观察、善于思考、勤于实践,你会发现奥秘无穷,就像今天我们只是将纸改变了形状,它就产生了这么多新的功能。如果我们再进行其他改造比如:我们在纸的表面刷上一层油做成油纸,然后分别在普通纸、油纸上不断滴水,又会有哪些新的情况呢(图文介绍)?请同学们课后做一做,将自己的发现记录在活动手册15页。
2.观看课件“不粘油的纸”的实验过程。
板书设计
神奇的纸瓦楞状纸图片
普通纸图片
课后反思
这节课我从猜一猜游戏引出,调动孩子的兴趣,学生通过摸一摸感受纸的不同,从而回顾并汇报纸的特点,通过质疑“平时你用纸都做了什么?”让学生汇报交流纸的用途,引出“力大无穷的纸桥”这一实验的探究欲望,学生通过反复实验找到瓦楞纸力大无比的特点,“纸桥”的引入引发孩子动手操作、主动探究的欲望,并通过实践操作找到最合适的搭桥方法,孩子们兴致高涨,尤其是搭桥成功的孩子兴奋得几乎要跳起来,这个实验的设计大大调动了孩子们实验探究的热情,为下面的看一看、按一按、摸一摸的实验操作奠定了基础。整节课的“力大无穷的纸桥”的实验设计非常成功,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让他们自己探究实验方法确实很难,但孩子们并没有气馁,小组交流气氛浓,孩子们互相学习、研究,“纸怎么能搭桥?试一试吧!”这样使本来不可能的事情通过反复操作居然成功了,孩子们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孩子们动手操作时教师的把控能力有所欠缺,探究实验中有一些孩子为了达到搭桥成功的目的,把纸搭在了字典上,其他同学效仿,老师看到多数孩子们错误的搭法应该及时集中强调纠正,而我只是在小组内纠正,导致费了很多功夫跟每个组交流。儿童语言使用不够好,比如“承重能力”孩子们不太理解,应该换成孩子们容易理解的词语解释课堂效果会更好。最后拓展环节的实验也可以拿到课堂做演示实验。最后总结给学生抛出“你还想对纸做什么样的改造?”这一问题,就能从多角度调动孩子生活中参与科学研究的热度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油纸”的实验探究。